2008/08/06 | 推拿实践操作指导手册
类别(网络传真) | 评论(0) | 阅读(3322) | 发表于 22:17
推拿实践操作指导手册
 
 
推拿实践操作(一)  摆动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二)  摩擦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三)  振动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四)  挤压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五)  扣击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六)  运动关节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一)  摆动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熟悉摆动类手法的概念,掌握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峰推法,滚法和揉法的动作要领。
                      一指禅推法
(一)动作要领
沉肩:肩关节放松
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使肘尖于最低点,肘尖距胸壁2厘米,约3个拳头的距离。
悬腕:腕关节自然悬曲,在保持腕关节放松下,尽量使腕关节悬曲90度。
掌虚:手掌部与其余四指放松,自然弯曲。
指实:拇指自然着力,使拇指罗纹面吸定于一点,不可摩擦。            
(二)注意事项
1.起始动作: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盖住拳眼,拇指吸定。
2.力量来源:放松的力
3.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移动:紧推慢移。
 
一指禅偏峰推法
 
(一)动作要领
医生掌指部自然伸直,拇指内收,以拇指桡侧偏锋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放松,然后,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反复摆动和拇指的掌指关节或拇指的指骨关节的屈伸活动,使用所产生的功力作用于治疗部位。
(二)注意事项
腕关节要放松,不可有向下按压的动作。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2.动作要轻快、平稳而有节奏感。
 3.着力点要吸定,不可有来回的摩擦运动。
 4.频率为每分钟160次左右。
 5.腕关节不可作主动外展摆动。
 
 
                        
(一)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略前屈外展,使肘部与胸壁相隔一虎口距离。
肘关节屈曲,约130-150度
腕关节放松,伸屈的幅度控制在120度,腕关节屈约80度,伸约40度。
(二)注意事项
起始动作:手指自然弯曲如握空杯状,置于沙袋上。
站姿:前丁后八
方向:前后左右斜45度
频率:120-160次每分钟
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
操作时手法的加力来自:1)上身前倾所增加的力。
2)伸直肘关节增加手法的压力
 
(一)动作要领
    1.所施压力要小。《厘正按摩要术》“揉以和之……是从摩法生出者”。
    2.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性。
    3.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4.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而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二)注意事项:
揉法应吸定于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能在体表上有摩擦运动。操作时向下的压力不可太大。
 
 
推拿实践操作(二)  摩擦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摩法、擦法、推法的动作技巧及三者在操作上的异同点操作注意事项。
 
 
                       摩法
(一)动作要领
      1.肩臂部放松,肘关节屈曲约40~60度左右。
      2.指摩法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法时则腕部要放松。
      3.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一般指摩法宜稍轻快,掌摩法宜稍重缓。《厘正按昆要术》:“摩法较推则从轻,较运则从重。”
      4.要根据病情的虚实来决定手法的摩动方向。临床一般以环摩应用较多,直摩还用相对较少。就环摩而言,传统以“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故虚证宜顺时针方向摩动实证宜逆时针方向摩动。
(二) 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摩动的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压力不宜过轻,也不宜过重。《圣济总录》:“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取之”。
揉法和摩法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指掌吸定一个部位,带动皮下组织运动,和体表没有摩擦动作;摩法则着力较轻,操作时指掌在体表作环旋摩擦,不带动皮下组织。不过在临床应用时,两者可以结合起来操作,揉中兼摩,摩中兼揉。揉法刺激轻柔,为加强刺激,临床上常和按法结合使用而成按揉法。
 
                           擦法
(一)动作要领
    1.肩关节宜放松,肘关节宜自然下垂并内收。
    2.操作时,着力部分要紧贴体表,压力要适度,须直线往返运行,往返的距离多数情况下应尽力拉长,而且动作要连续不断,有如拉锯状。
    3.指擦法时应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为动力源,擦动的往返距离宜小,属擦法中的特例。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及小鱼际擦法均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为动力源,擦动的往返距离宜大。
透热为度。
(二)注意事项
    1.压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擦法操作时,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易擦破皮肤;如压力过小,则不易生热。
    2.擦动时运行的线路不可歪斜。如忽左忽右,滑来滑去则不易生热。
    3.不可擦破皮肤。擦法除要掌握好手法动作要领,以免擦破皮肤肤,为保护皮肤可使用润滑油,红花油等,既可保护皮肤,防止破皮,又可使擦的热度深透,提高手法效应。
    4.擦法操作完毕,不可再于所擦之处使用其它手法,以免造成破皮。
不可隔衣操作,须暴露施术部位皮肤。
 
推法
 
(一)动作要领
1.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
2.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
3.单向直线推进,
4.拳,肘推法宜顺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5.拇指端推法与拇指平推法推动的距离宜短,属推法中特例。 其它种推法则推动的距离宜长。
 (二) 注意事项
    1.推进的速度不可过快,压力不可过重或过轻。
    2.不可推破皮肤。为防止推破皮肤,可使用冬青膏,滑石粉及红花油等润滑。
不可歪曲斜
 
 
搓法
(一)动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协调连贯,搓法含有擦、揉,摩,推等多种成分。
 2.搓动的速度应快,而上下移动的速度宜慢。
 3.夹搓法双手用力要对称。
(二)注意事项
施力不可过重。夹搓时如夹的太紧或推搓时下压力过大,会造成手法呆滞。
 
 
 
     推拿实践操作(三)  振动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抖法和振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技巧。.
 
                           抖法
(一)动作要领
  1.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并应使肌肉处于最佳松弛状态。
  2.抖动所产生的抖动波应从肢体的远端传向近端。
  3.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一般抖动幅度控制在2~3cm以内;上肢部抖动频率在每分钟250次左右,下肢部抖动频率宜稍慢,一般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
  4.抖腰法属于复合手法,要以拔伸牵引和较大幅度的短阵性抖动相结合,使受术者腰部放松后再行抖动,要掌握好发力时机。
(二)注意事项
    1.操作时不可屏气。
    2.受术者肩,肘,腕有习惯性脱位者禁用。
受术者腰部疼痛较重,活动受限,肌肉不能放松者禁用。
 
                        振法
(一)动作要领
    1.前臂与手部必须静止性用力。所谓静止性用力,即是将前臂与手部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
    2.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掌指部。古有“意气相随”。“以意领气”之说,所以一般认为振法属内功流派手法,它是靠意念和静止力的结合完成的,无外在表现。
    3.要有较高的振动频率。振法由于手臂部肌肉的静止性用力,所以手部容易产生不自主的细微的运动,这种细微的运动就形成了振动波,与工厂的机器在运行时所发出的振动相类似。一般认为,振法的振频率较高,大约在每分钟600~800次左右。
    4.以掌指部自然压力为准,不要施加额外压力。
(二)注意事项  
操作时手臂部不要有主动运动,即除手臂部静止性用力外,不能故意摆动或颤动,也不要向受术部位施加压力。振法易使操作者术后感到疲乏,应注意自身保护。
 
 
     推拿实践操作(四)  挤压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重点掌握按法、压法和拿法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掌握按法和压法的区别。
 
(一)动作要领
1.指按法宜悬腕。当腕关节悬屈40~60度时,拇指易于发九余四指也容易支撑助力。
2.掌按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当肩关节成为支点后,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很容易通过上,前臂传到手掌部,使操作者不易疲劳,用力又沉稳着实。如将肘关节作为支点,则须上、前臂用力,既容易使操作者疲乏,力度又难以控制。
3.按压的用力方向多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4.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肌体组深部。
5.要有缓慢的节奏性。
(二)注意事项
1.指按法接触面积较小,刺激较强,常在按后施以揉法,有按一揉三之说,即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予揉的连续手法操作。
2.不可突施暴力。无论指按法还是掌按法,其用力原则:均是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手法操作忌突发突止,暴起暴落,同时一定要掌握好患者的骨质情况,诊断必须明确,以避免造成骨折。
 
 
压法
(一).动作要领
    1.指压法与掌压法的手法形态与准备动作同指按法与掌按法。
    2.肘压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操作时可以巧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使操作者不易疲惫。肘压的力量,以受术者能忍受为度。
    3.要持续用力。持续施力是压法区别于按法的根本点。压法与按法从手法动作来看,无严格的区分标准,故有将按法称为压法者,有的甚至将两者统称为按压法。但一般认为按法动作偏动,带有缓慢的节奏性,而压法动作偏静,压而不动。
    4.用力须由轻而重,结束时再由重而轻。肘压法因刺激较强,可间歇性施用。用力的方向一般多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二)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不可突施暴力,以免造成骨折。
  2.肘压法在结束操作时,要逐渐减力,注意不可突然终止压力。
 
 
拿法
(一)动作要领
    1.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的指面着力,不能用指端内扣。
2.捏提中宜含有揉动之力,实则拿法为一复合手法,含有捏,提,揉这三种成分。 
  3.腕部要放松,使动作柔和灵活,连绵不断,且富有节奏感。
(二)注意事项     
拿法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不可死板僵硬。初习者不可用力久拿,以防伤及腕部与手指的屈肌肌腱及腱鞘。
 
 
    推拿实践操作(五)  扣击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拍法和击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注意事项。
 
拍法
(一)动作要领
      1.拍击时动作要平稳,要使整个掌,指周边同时接触体表,声音清脆而无疼痛。
2.腕部要放松。上下挥臂时,力量通过放松了的腕关节传递到掌部,使刚劲化为柔和。
      3.直接接触皮肤拍打时,以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
(二)注意事项
  1.拍击时力量不可有所偏移,否则易拍击皮肤而疼痛。
 2.要掌握好适应症,对结核,肿瘤,冠心病禁用拍法。
 
                       击法
 
(一)动作要领
      1.击打时用力要稳,要含力蓄劲,收发自如。
      2.击打时要有反弹感,当一触及受术部位后即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拉。
      3.击打动作要连续而有节奏,快慢要适中。
      4.击打的力量要适中,应因人。因病而异。
(二)注意事项
      1.应避免暴力击打。
      2.须严格掌握各种击法的适用部位和适应症。
 
    推拿实践操作(六)  运动关节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扳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
 
扳法
(一)动作要领
      1.要顺应,符合关节的生理功能。各关节的构成要素虽然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其生理功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把握好各关节的结构特征。活动范围,活动方向及其特点,宜顺应。符合各关节的各自运动规律来实施扳法操作。   
    2.操作时要分阶段进行。扳法操作第一步是使关节放松,可使关节做小范围活动或结合摇法而使关节逐渐放松。松弛;第二步是将关节极度地伸展或屈曲,旋转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实施第三步的扳法。
    3.扳法所施之力须为“巧力寸劲”。扳法在扳动时所施之力,一为“巧力”,二为“寸劲”,故名为“巧力寸劲”。所谓“巧力”即指手法的技巧力,是与蛮力,浊力而言,须经长期的习练和临床实践才能获得;所谓“寸劲”指短促之力。即所施之力比较快速,能够充分的控制扳动幅度,作用越快,消失的也快,做到中病即止。
      4.扳动发力的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如发力时机过早,关节还有松弛的运动余地,则未尽其法;如发力时机过迟,关节在极度伸展或屈曲,旋转的状态下停留时间过长,易使松弛的关节变得紧张,而不易操作。若用力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用力过大,则易导致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1.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超越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扳动,容易使关节自身及附着于关节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对于脊柱而言,属半关节性连接,其中椎管内有脊髓,马尾及神经根组织。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于颈,胸部做扳法时,尤其应加以注意,决不可逾越其生理活动范围。
      2.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所谓粗暴用力,是指操作时手法粗糙,无准备动作,不分操作过程的阶段性,入手即扳,且扳动时所施力量不知大小,不能有效控制。所谓蛮力,是指所施扳法力量有余而灵巧不足,能发而不能收,呆板笨拙。简而言之,施用暴力和蛮力,是不得手法要领。未掌握手法的技巧力,不懂“巧力寸劲”之故。其后果轻则患者不适,重则造成损伤,而发生推拿医疗事故。
      3.不可强求关节弹响。在颈。胸及腰部施用扳法,操作过程中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是关节弹跳或因扭转摩擦所发出的声音,一般认为是关节复位,手法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未能出现这种响声,也不宜过于追求。若反复扳动,易使关节紧张度增大,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4.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5.老年人伴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患者禁用扳法。
nbsp;          旋内:90°   旋外:90°
(四)特殊检查
1、网球时试验[密耳(Mill)试验]
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挠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2、前臂屈、伸肌紧张(抗阻力)试验
    ①患者握拳、屈腕,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杭阻力伸腕,如时外侧疼痛则为阳,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
    ②患者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时内侧痛为阳性,提示肱骨内上髁的病变。
 3、肘三角肱骨内、外上踝和尺骨鹰嘴三者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时后脱位时,肘三角即失去正常关系。
三、腕掌指部
(一)望诊
    手的自然体位(休息位)是自然半握拳状态,犹如握茶杯姿势,手部各组拈抗肌张力相互平衡。腕关节背屈约10~15°,井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指远侧指间关节的挠侧缘。其它各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均呈半屈位,食指屈曲较小,越向小指屈曲越大。食指轻度向尺侧倾斜,小指轻度向挠侧倾斜。当手部受伤,由于肌力不平衡,即可出现手部功能位的异常。
    腕掌指部的望诊应强调两侧对比检查,观察骨的轮廓有无畸形、软组织有无肿胀及肌萎缩等。
    挠骨远端骨折可见到银叉状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远端尺挠关节脱位时尺骨茎突向背侧凸出。非急性损伤所引起的畸形多为神经血管损伤所致。挠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作对掌外展动作,拇指和食指不能弯曲,亦不能过伸,大鱼际萎缩,呈猿手畸形;尺神经损伤后,拇指不能内收,其余四指不能作内收和外展运动,第四、五手指指掌关节不能屈曲,远端指间关节不能伸直,骨间肌、鱼际肌萎缩,呈爪形手。此外,前臂屈肌群缺血坏死,疤痕挛缩所引起的缺血性挛缩患者也可有爪形手畸形。因骨间肌收缩,骨折端向背侧成角。近节指骨骨折或中节指骨骨折时(骨折线位于屈指浅肌腱止点远端),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未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或伸肌脏远端断裂时,手指未节呈下垂位。
    此外还应注意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和范围。鼻烟窝处饱满多为舟状骨骨折。两侧近端指间关节呈对称性梭形肿胀,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沿肌腱的肿胀多为腱鞘炎或肌腥周围炎。整个手指呈柞状指,多为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或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疾患。
    手指震颤,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震颤麻痹、慢性酒精中毒等。震颤性麻痹患者,运动时震颤减轻或消失,静止时出现。如震颤轻微,可叫病人闭眼,双手前平举,在其双手背上放一张纸,可见到纸的抖动。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疾病,望指纹(在食指掌面挠侧的浅表静脉)的颜色可作为辨别病情轻重的参考。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正常指纹,色呈浅红,隐现于风关之内。如纹色鲜红为感受外邪,色紫为热感,色青为惊风,色淡多属虚寒证。纹色见于风关为病轻,至气关为病重,透过命关则病笃。
(二)触诊
     腕掌指部的触诊应注意压痛点肿块和叩击痛,桡骨茎突处压痛,多系拇短伸肌、拇长展肌腱鞘炎;掌指关节掌侧处压痛,多见于第1、2、3、4指腱鞘炎。掌侧腕横纹中央区压痛且伴手指放射痛和麻木感,为腕管综合征,提示正中神经受压;“鼻烟窝”肿胀和压痛,表示舟状骨骨折。下尺桡关节处压痛,尺骨茎突高凸且有松弛感,为下尺挠关节分离;远侧和近侧指间关节侧方压痛或伴有侧向活动,为侧副韧带损伤。腕掌部的骨折多在骨折断端有明显肿胀、压痛、畸形和骨擦音,轴心叩击痛,临床上应仔细检查。
    腕部背侧触及局限性肿块,且肿块可顺肌腱的垂直方向轻微移动,但不能平行移动者,通常为腱鞘囊肿。
(三)活动
腕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如下:
内收:15~20 °               外展:30~40°
背伸 :30~60°               掌屈:50~60°
(四)特殊检查
1、握拳试验      
患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腕关节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2、屈腕试验   
将患者腕关节极度屈曲,即引起手指麻痛,为腕管综合征的体征。
第三节     下肢部
髋部
(一)望诊
首先要患者脱去外衣行走,前面要注意两侧骼前上棘是否在同一水平,两侧骼部是否对称。然后观察下肢有无过度内收汐卜展和短缩等畸形。
    侧面要注意大腿有无屈曲畸形,特别是有无腰椎过度前凸。如不注意腰椎过度前凸,就很容易忽视关节轻度前屈畸形。
    望后面时,可先属患者健侧下肢负重,另一侧下肢屈曲抬起,正常情况下,由于负重侧的俄外展肌群的收缩,使另一侧骨盆向上倾斜高于负重侧。臀中肌麻痹或髋关节脱位(陈旧性)时,当患侧下肢负重,健侧下肢屈曲抬起时,非但不能使健侧骨盆向上倾斜,反而低于负重恻,称站立屈髋屈膝试验阳性。
    髋部望诊还应注意肿胀和肿块。髋关节肿胀可见到腹股沟饱满;臀部的异常丰满,常反映髂骨本身病变。髋关节外上方突起,多由先天性脱位或半脱位引起;而外下方肿胀多属大转于病变或因腰骰部感染脓液流注引起。大腿内上方肿胀,除耻骨或小转子病变外,也应考虑流注脓肿。婴幼儿双侧臀皱壁不对称,常提示先天性髋脱位。
(二)触诊
    病人仰卧,检查者两拇指用同样力量触压两腹股沟韧带中点下2cm处,观察病人的反应。或用拳叩击大转子或足跟,若引起髋关节痛,说明髋关节有病变。外侧大转子浅表压痛,往往提示大转子滑囊炎。对髋关节的活动痛须仔细检查,判定其疼痛的位置。检查旋转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髋关节伸直旋转试验,以检查关节面摩擦痛;另一种为髋关节屈曲旋转试验,髋关节屈曲位时,骼腰肌松弛,如有轻微旋转即出现疼痛,则为关节面摩擦痛,可以排除骼腰肌的牵扯痛;如小幅度旋转尤疼痛,幅度增大时出现疼痛,提示髂腰肌等软组织的病变。
    如发现下肢不等长,肌肉有萎缩,须进行测量,下肢长度应测量从骼前上棘至股骨内踝或内踝的距离。
(三)活动
髋关节有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的活动功能。髋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
屈曲:130~140°    后伸:10~30°      外展:45~60°                    旋 内:40~45°            旋 外:30~45°
(四)特殊检查
1、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检查
患者侧卧,患侧向上,屈髋至90~120°。,使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在一条直线上。正常情况下,大转子的尖端应在此线以下,超过此线1cm,提示大转子向上移位。
2、掌跟试验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足跟放在医者的掌面上。正常情况下,下肢呈中立位直竖在掌面上。但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截瘫患者,则足倒向一侧呈外旋位。
3、髋关节过伸试验
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医者一手压住其骰后部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提起患侧小腿,使髋关节过伸,如髋关节或骶髂关节有病变,用力后伸时,则骨盆随之抬起,髋或骶髂关节疼痛。
4、髋关节屈曲试验(托马氏征)
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极度屈曲,置骨盆于前倾体位,患髋即表现出屈曲畸形,大腿与床面的夹角即为畸形角度。
5、足跟叩击试验
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者用一手将患肢抬起,另一手以拳击其足跟。若髋关节处疼痛为阳性,常提示髋关节病变。
6、屈膝屈髋分腿试验
患者两下肢屈曲外旋,两足底相对,两下肢外展外旋。股内收肌综合征患者,大腿不易完全分开,若被动分开即产生疼痛。
二膝部
(一)望诊
    观察膝部有无畸形。正常膝关节仅有5°的过伸,过伸超过5°为后翻畸形(或膝反张)。不能伸直则为屈曲畸形。正常情况下,大腿和小腿有5°~8°的轻度外翻,如外翻超过或者小于5°~8°,则为外翻或内翻畸形。其次应观察膝关节是否肿胀。轻度肿胀表现为两膝眼饱满,严重时上滑囊及整个膝周均隆起肿大。髌上滑囊区的肿块可能是滑囊炎、关节积液。腔骨和股骨踝部及干髋端的肿大可能是骨肿瘤。瞩窝肿块一般为胭窝囊肿。胜骨结节肿大可能是骨软骨炎。膝部棱形肿胀(鹤膝),多因膝关节结核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
    股四头肌内侧头力量最强,是完成伸膝动作最后10~15°的主要肌肉,任何膝关节疾患,只要引起膝关节运动障碍,股四头肌内侧头即很快萎缩。因此,此肌萎缩与否对判断膝关节有无病变有较大意义。
(二)触诊
    膝部常见压痛点说明如下:
   (1)髌骨连缘    髌骨软化症。
   (2)髌韧带两侧    髌下脂肪垫损伤。
   (3)关节间隙    半月板损伤。
   (4)胫骨结节    胫骨结节软骨炎。
   (5)侧副韧带附着点   侧副韧带损伤。
   (6)髌骨下极     髌下韧带病。
    此外,检查肿块也是触诊的一个重要内容,检查时应进一步鉴别其性质、压痛,有否波动感、乒乓球感,或搏动感等。骨折时局部压痛明显,还可触及断端,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三)活动
    膝关节有伸展、屈曲功能,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如下:
             屈曲:120~150°           
    膝关节被动活动受限,常提示膝关节的病变,如膝关节伸直痛多见于关节面的病变,屈曲痛是膝关节水肿或滑膜炎的表现。过伸痛和极度屈曲痛可见于半月板损伤、髌下脂肪垫肥厚等。
    此外,检查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可测知股四头肌伸膝力和腘绳肌屈膝力。
(四)特殊检查
1、浮髌试验   
患者平卧,患肢伸直放松。医者一手将髌骨上方髌上囊内液体向下挤入关节腔;另一手食指按压膑骨,一压一放,反复数次。如有波动感即表示关节腔内有积液。
2、侧向活动试验   
患者仰卧,患膝伸直,股四头肌放松,作膝关节被动内翻或外翻活动,正常时无侧方活动,亦无疼痛。如韧带完全撕裂,则出现侧方异常活动;如韧带拉伤或部分撕裂则引起疼痛。
3、抽屉试验    
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拉推。正常时无活动,如向前滑动,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4、膝关节旋转试验   
 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扶膝部,另一手握踝,将膝关节作被动屈伸活动,同时内收内旋或外展外旋,引起响声或疼痛时为阳性,为半月板损伤。
5、研磨试验     
本试验是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方法。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90°,医者将其大腿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6、膝反射    
坐位检查时,病员坐于床沿,双小腿自然悬挂,在卧位时病人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部,使稍屈曲,约20~30°,然后轻叩膝下股四头肌膊,反应为伸膝动作,其反射中心在L2,L4。
三 踝部
(一)望诊
    观察有无畸形,如足下垂(马蹄足)、跟足(仰趾足)、内翻足汐卜翻足、扁平足和高弓足,有无肿胀、皮下瘀血等,内外踝处肿胀、背屈剧痛,可能为踝骨骨折;踝下凹陷消失,跟骨增宽,跟腱止点处疼痛,可能为跟骨骨折;内外踝下方及跟腱两侧的正常凹陷消失,兼有波动感,可能为关节内积液或者血肿;肿胀局限于一侧,多见于侧副韧带损伤。足后部肿胀多属跟腱炎、滑囊炎、骨质增生等。
(二)触诊
    踝部软组织较薄,往往压痛点就是病灶的位置。踝、足部压痛点多位于关节间隙,以及骨端和肌腥附着处,如内外踝及其下方的侧韧带、舟骨内缘,跟腱附着处,第5趾骨基底部,足底跟部,第1j乃厢骨头等。而其中跟骨压痛点的诊断价值最大。
    如果压痛在跟胜上,可能是腱本身或腥旁膜的病变;在跟艘的止点处,可能是跟艘后滑囊炎勺口果8~12岁儿童,跟部后下方压痛,可能是跟骨骨髓炎(塞涅病)。压痛点在跟骨的路面正中偏后,可能是跟骨棘或脂肪垫的病症,靠前部可能是跃脾膜的疼痛。压痛点在跟骨的内外侧,可能是跟骨本身的病变。压痛点在跟骨两侧靠内外踝的直下方,则可能是距 下关节病变。
    肿胀一般都有压痛,检查时应注意有无波动感及实质感。软性肿块常属滑膜、腥鞘病变,硬性者为骨病变。此外足背和腔后动脉的触诊对了解血液循环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活动
踝关节有背屈和跖屈的功能,跖屈时尚有内翻和外翻的活动。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如下:
背屈:35°       跖屈:45°
(四)特殊检查
1、跟腱偏斜症  正常站立位,跟腥长轴应与下肢长轴平行,平足时,跟腱长轴向外偏斜。
2、足内外翻试验
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将踝关节极度内翻或外翻,如同侧疼痛,提示有内或外踝骨折可能,如对侧痛则多属副韧带损伤。
3、踝反射(跟腱反射)
患者卧位、髋关节外旋,膝关节屈曲,医者一手推足底,使踝关节略背屈,另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其反应是足跖屈。如不易引起时,可让患者跪在床边,医者一手推足底使其背屈,另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其反射中心在S1,S2。
4、踝阵挛  常与跟腱反射亢进同时存在。患者仰卧,髋、膝关节微屈,医者用手托住患者腘窝,另一手握足,骤然背屈踝关节,并持续压于足底,阳性者可见到同侧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出现节律性的持续收缩。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5、划足底试验(巴彬斯基征)
检查时用钝尖物轻划患者足底外缘。由后向前。阳性者跟趾缓缓背屈,其它各趾轻度外展,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6、弹趾试验   
轻叩足趾的基底部或用手将足趾向背面挑动,如引起足跖屈为阳性,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第五章 解剖与生理
 
n第一节 局部解剖
n第二节 脊柱解剖
n第三节 脊柱运动生理
第六章 生物力学
n第一节 基本理论
n1、力学概念 运动学、自由度、力矩、刚体、平衡、平移、旋转、笛卡尔坐标系
n2、移位
n3、载荷 重力、生理性载荷、功能性载荷
n4、阻力
n5、时间
n6、肌肉、骨骼、软骨、关节、肌腱、韧带、椎间盘。
第二节 推拿手法应用
第三节 手法作用机理
n一、手法作用层次
n1 表层作用手法
n2 浅层作用手法
n3 深层作用手法
n4 运动关节类手法
n二、手法动力学
n手法的作用和应答过程:
n1 施术者力的发动
n2 受术者力的接受
n3 受力后局部及全身的生物反应
推拿手法运动学研究
n1 生物电子技术
n2 力学工程技术
n手法力的测定 
n推拿手法测定仪
n力传感器 信号转换器 测试信号显示和记录仪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第七章 推拿功法
n第一节 基本姿势
n第二节 实用练功方法
力量训练:
1.指对捏五分钟,手心出汗。
2.马步五分钟
3.俯卧撑100次
 
第八章 手法
手法分类
n单式手法,复合式手法,复式手法
n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将手法分为六大类: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
n一维力,二维力,三维力
n第一节 基本手法
n第二节 复合手法
n第三节 关节运动关节类手法
n第四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第一节  推拿基本手法
基础手法是推拿手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单式手法,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单一动作的手法,这些手法在临床上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手法结合运用。
一、手法基本要求
1.持久:
手法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累计到临界点,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欲保持手法的持久性,首先要选择比较省力的姿势,避免弯腰和低头。其次患者也要保持比较舒适的体位,例如按揉肩井时多采用俯卧位。最后还要选择消耗力量少的手法,并通过不断变换手法来改变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手法和肌肉发力。
推拿医师操作时一定要保持不使自己太劳累的姿势,例如滚法操作时不能低头,腰部不能太弯,才能避免腰背劳损和颈项劳损,才能更好得发挥手法。首先要保护自己,其次才是推拿治病。
2.有力:
手法发挥作用的标志是使损伤部位产生酸胀感,才能促进新陈代谢。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的力。即使手法力量过大,稍微超出了损伤部位所能承受的耐受力,也是推拿临床所允许的。推拿要取得疗效必须使损伤部位产生推拿反应,只要不是过大力量造成损伤,也算良性反应。
要使手法有力量,要加强力量训练,例如三指捏法或三指捏橡皮圈。只有大幅度提高手指的力量,才能在手法操作中应用自如,避免手指的劳累和体力的消耗。还要采取恰当的姿势,例如肘按揉时多利用上身的重量,重心尽量接近患者。掌按揉时脚后跟翘起,利用全身的重量。多利用指间关节按揉,代替拇指按揉,以避免拇指损伤。操作按揉手法时可借助按摩棒,操作滚法时掌下可借助牛角棒滚动。手法的方向要得当,避免消耗无谓的力量,例如按风池时力量要朝斜上方向。手法的力量要集中在软组织的损伤部位,力量要稍重、时间要稍久。适当的施术姿势能让术者轻松自如地发挥出手法的力量,又能保护自己。不同的体位,每个部位都可以选择几个最佳手法。
3.均匀:
手法操作时,手法压力的轻重,动作的幅度,速度的快慢,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使手法操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不同的部位选择的力量有差异,例如腰部的手法力量要稍重。
推拿操作频率要恰当,掌揉法的频率和呼吸频率相近,滚法、弹拨法的频率和心跳的频率相近。
4.柔和:
手法操作时,动作稳柔灵活,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医宗金鉴》中指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手法操作时避免产生疼痛感,避免碰击骨骼,避免进一步损伤软组织。一般情况下操作面积越大越好,舒适感越强。例如拿法、捏法、拇指按揉时避免指端接触,要用螺纹面和指间关节接触。手法力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治疗部位先周围后痛点,不同部位选择恰当的力量。
推拿操作时首先要询问被操作者对力量的承受力,操作过程当中也要不断询问不同部位对力量的承受力,或通过观察被操作者的面部表情来判断手法力量是否恰当。
5.深透:
病人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各种阻力,又要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使手法的效应达到疾病的深处、经脉骨肉甚至脏腑。初学推拿者手法力量往往在表皮,使被操作者产生痛感而无有治疗作用的酸胀感。操作手法强调吸定部位,力量集中,又要保持一定治疗时间。
推拿反应是指在推拿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机体反应。推拿操作时要产生酸胀感,或略带一点“痛感”,此“痛感”是损伤部位接受推拿操作后新陈代谢加强,炎症介质加快分解、稀释和排泄,推拿后有轻松感,即先痛后快。力量也并非越大越好,要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第一次就诊患者手法不宜过重。一般情况下推拿操作后一天左右,治疗部位有一些酸胀感,属正常的推拿反应。只有使损伤部位产生推拿反应才有治疗效果。若治疗部位酸胀感明显,或酸胀感维持时间两三天以上则说明推拿反应过甚,要暂时停止推拿,等反应过后再操作。
总之,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组织的粘滞性,使手法能逐渐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更具有渗透性;力量和技巧相结合使手法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医宗金鉴》中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二、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手法在临床上运用,作为外治手段,虽然对很多疾病都有良好的医疗效果,但也可能由于施术不当等原因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在操作过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诊断要明确:手法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可用排除法或治疗性诊断;
2、精力要集中:在手法操作过程中,术者要全神贯注,眼下视、不低头,做到手随意动,功从手出,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患者对手法的反应(如手法力量的轻重,面部的表情变化,肌肉的紧张度以及对被动运动的抵抗程度等),以随时调整手法刺激量和方法。
3、体位要适当:对病人而言,宜选择感觉舒适,肌肉放松,既能维持较长时间,又能有利于医生手法操作的体位;对医者而言,宜选择一个便于手法操作,并有利于手法的运用且能最大发挥力量的体位。
4、手法要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什么手法,就好比用药处方一样,应视疾病的性质、病变得部位,辨证辨病而定。
5、力量要适宜:手法操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以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获得治疗作用。临床上要掌握适宜的刺激强度。首先要了解与刺激强度有关的因素,手法刺激动强度常与手法的压力、治疗部位、着力面积、受力的方式以及操作时间有关。
1)手法的压力
一般规律,刺激强度与手法压力成正比关系,即压力越大刺激越强。
2)治疗部位
手法力度与治疗部位的敏感性和治疗部位的肌层厚度有关。
3)着力面积
手法的历代与着力的面积有关,一般成反比关系。相同的压力,着力面积越大,则刺激强度越小,反之,着力面积小,则刺激强度大,如双掌按法,压力都较大,但刺激并不强,而掐法和点法的压力并不太大,而刺激非常强。就是因为前者着力面积大,而后者着力面积小,单位面积受力不同的原故。
4)受力方法
是指手法应用的形式以及力量的速度。冲击力量要比缓慢刺激强烈得多。如叩击类手法的拳背击法、点穴法以冲击方式作用于人体。此类手法则刚劲有力,操作时特别要注意动作的技巧性和选择适当地力度。
5)操作时间
一般来讲,操作时间短,手法刺激强度小;操作时间长,手法刺激量大。所以操作时间太短,则达不到治疗效果,但操作时间过长,也可对局部组织产生医源性损伤。所以操作时间要根据手法的性质、疾病的性质以及操作大小而定。
6、治疗要有序:手法操作应依病情制定顺序,一般可以从头面->胸腹->肩背->腰骶->上肢->下肢,自上而下,先左后右,从前到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依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局部治疗,则按手法的主次进行。手法强度由轻逐渐加重;关节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操作速度,由慢逐渐加快。对身体虚弱、气血亏损者,手法刺激不宜过强。
7、时间要灵活:操作的时间,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所应用的手法来确定。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对内妇科疾病可增加些时间。同时还要注意病变部位的大小而定。
8、操作要卫生:医师应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手上不得佩戴戒指及其他装饰品,以免擦伤患者的皮肤和影响治疗。天气寒冷时,双手要注意保暖,以免冷手触及皮肤而引起肌肉痉挛,并且治疗一个病人之后,就应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王松山前辈常对学生说:“学习推拿,起初要与师合,经后要与师离,与师合能尽得师传,与师离,则能兼收各家之长。”
 
第二节   挤压类手法
    挤压类手法包括按压与捏拿两类手法。  1、按压类手法是以按压的方式作用于机体的一类手法,操作时宜垂直用力,使刺激缓缓透达体内,其作用浅至肌表,深达脏腑。按压类手法是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推拿古称按摩,按跷即源于此。按压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点法、压法、拨法和踩跷法等,其代表手法是按法,其它手法皆由此衍化或发展而来。  2、捏拿类手法是以对称性挤捏的方式作用于体表或肢体的一类手法,操作宜对称性用力,既柔和又深透,舒适自然。捏拿类手法主要包括捏法、拿法、捻法等。因按压与捏拿两类手法操作时均能使肢体受到挤压之力,只是前者是单侧受力,而后者是两侧对称性受力,故将按压与捏拿两类手法统称为挤压类手法,予以一并论述。
一、        按法
(一)分类
根据接触面的不同按法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指间关节按法、肘按法。
(二)操作方法
1、指按法:以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屈曲约40~60度。拇指主动用力,垂直向下按压,使刺激充分达到肌体组织深层,以产生酸、胀、麻等感觉。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度后,要稍停片刻,即所谓的“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如此反复操作。
2、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叠掌掌面置于施术部位,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用力原则同指按法。
3、指间关节按法:手指屈曲,稍屈肘,以第一指间关节端着力于施术部位,垂直向下按压,用力原则同指按法。
4、肘按法:肘部屈曲,拳心向胸,使上臂与前臂呈“V”字型,以肘尖部或肘三角平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垂直向下按压,用力原则同指按法。
(三)动作要领
1.取丁字步或弓步;放松上肢各关节(指间、腕、肘、肩关节)。
2.指按法宜悬腕。当腕关节悬屈40~60度时,拇指易于发力余四指也容易支撑助力。
3.掌按法以肩关节为支点。当肩关节成为支点后,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很容易通过上肢上臂和前臂传到手掌部,使操作者不易疲劳,用力又沉稳着实。如将肘关节作为支点,则须上、前臂用力,既容易使操作者疲乏,力度又难以控制。
4.按压的用力方向多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5.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肌体组织深部。
6.要有缓慢的节奏性。
(四)临床应用
1、适用部位及作用
指按法适于全身各部,尤以经穴及阿是穴为常用;
指间关节按法除了同指按法外,还常用于足底部;
掌按法适于背部(如竖脊肌各旁开0.5寸)、腰部、下肢后侧以及胸部、腹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肘按法主要用于腰背部。
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
2、适应症
常用于头痛,腹部痛,腰背痛,下肢痛,痛经等各种痛症以及风寒感冒等病症。头痛,可指按鱼腰、头维、百会、太阳、风池等穴,以通经活脉,安神定痛,可配合拇指按揉法按揉上述穴位;治疗脘腹部疼痛手法力量不宜过大,先将掌心搓热并按压阿是穴处,其效果会更好,临床上常配合摩法、揉法、振法等方法;慢性腰腿痛或腰肌劳损,可选用刺激量较大的肘按法,在腰部操作。
(五)注意事项
1.不可突施暴力,无论指按法还是掌按法,其用力原则均是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
2.手法操作忌突发突止,暴起暴落,应逐渐施力并逐渐减轻按压的力量。
3.指按法接触面积较小,刺激较强,常在按后施以揉法,有按一揉三之说,即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予揉的连续手法操作。
4.一定要掌握好患者的骨质情况,诊断必须明确,以避免造成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
5.须选择恰当的姿势,以利于手法效果的发挥。
    6.做到“按而留之”,持续3-5秒,使患处有产生酸胀感。
7.施力过程中一定要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咐患者示手指头以说明力量的轻重,以便及时调整手法刺激量。
8.指按亦可作为一种检查手法。
9.肘按→压法:可作为替代治疗的休息方式。
二、压法
(一)分类
压法分为指压法,掌压法和肘压法,临床一般以肘压法常用。
(二)操作方法
1.指压法:以拇指罗纹面或三指并紧指尖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悬屈约40~60度,拇指主动用力,其施力方向宜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进行持续按压,其手法形态同指按法。
2.掌压法:以单手或双手叠掌掌面置于施术部位,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用力,持续按压,其手法形态同掌按法。
3.肘压法:肘关节屈曲,以肘关节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垂直用力,持续按压。
(三)动作要领
1.指压法与掌压法的手法形态与准备动作同指按法与掌按法。
2.肘压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操作时可以巧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使操作者不易疲惫,肘压的力量,以受术者能忍受为度。
3.要持续用力3-5秒,使患处有产生酸胀感。(持续施力是压法区别于按法的根本点)。压法与按法从手法动作来看,无严格的区分标准,故有将按法称为压法者,有的甚至将两者统称为按压法。但一般认为按法动作偏动,带有缓慢的节奏性,而压法动作偏静,压而不动。
4.用力须由轻而重,结束时再由重而轻,用力的方向一般多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四)临床应用
1.适用部位及作用  
指压法与掌压法适用部位同指按法与掌按法,压法适用于腰臀部、下肢后侧以及背部等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具有疏经通络、镇静安神、解痉止痛、温中散寒的功效。
2.适应症
指压法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失眠等;掌压法常用于治疗胃脘痛、胸闷、脊柱关节轻微移位等;肘法主要用于治疗腰肌强硬,顽固性腰腿痛等疾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用时压法压腰椎问盘突出节段椎旁1.5cm处以及患侧的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以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五)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不可突施暴力,以免造成骨折,尤其是老年有骨质疏松症。
2.肘压法因刺激较强,可间歇性施用,压后继以揉法。
3.肘压法在结束操作时,要逐渐减力,注意不可突然终止压力。
三、拿法
(一)分类
根据拇指与其它手指配合数量的多寡,分为三指拿法、五指拿法。
(二)操作 
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用力,夹住治疗部位进行轻重交替、连续不断的提捏并施以揉动为三指拿法;
拇指与食、中、环、小指相对用力,夹住治疗部位进行轻重交替、连续不断的提捏并施以揉动为五指拿法。
(三)动作要领
    1.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的指面夹住治疗部位,逐渐用力内收,将肌筋提起并作轻重交替而连续的一紧一松的提捏和捏揉。
    2.腕部要放松,使动作柔和灵活,连绵不断,且富有节奏感。
(四)临床应用
1.适用部位及作用 
常用于颈项部、头部、肩部、和四肢部等。具有疏筋通络、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开窍名目的功效。
2.适应症
拿法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颈椎病,四肢酸痛,头痛恶寒等症。颈椎病,可拿颈项部,肩井穴及患侧上肢,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可与颈项部捏法,按揉法等配合使用;运动性疲劳,可自四肢近端拿向远端,具有松肌舒筋,止痛除酸的作用,常与四肢部捏法,揉法,抖法等配合应用;头痛恶寒等外感表证,可拿风池,颈项部,肩井及头部,以法风散寒,多与抹头面,颞部扫散等方法配合使用;拿肚角(肚脐下2寸,旁开2寸,即为肚角)可治疗腹痛。
拿风池穴:具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的功效。
    拿颈项部: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明目的功效。
    拿 肩 井:具有祛风散寒、调和气血的功效
拿上下肢: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痉挛的功效。
(五)注意事项     
1.拿法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不可死板僵硬。
2.初习者不可用力久拿,以防伤及腕部与手指的屈肌肌腱及腱鞘。
3.操作时不可用指端、爪甲内扣,不可突然用力或使用暴力。
4.临床上拿后常配以揉法,可缓和刺激。
5.捏提中宜含有揉动之力,实则拿法为一复合手法,含有捏,提,揉这三种成分。
四、捏法
(一)分类
根据拇指与其它手指配合数量的多寡,捏法可分为两指捏法、三指捏法、五指捏法。
(二)操作方法
两指捏法:用大拇指与食指中节桡侧面相对用力,挤压肌肤或做捻转挤拿扯提;
三指捏法:用大拇指与食、中指对称用力,挤压肌肤或挤拿扯提;
五指捏法: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挤压肌肤或挤拿扯提;
(三)动作要领
手指微屈,拇指及其他手指相对着力,将治疗的肌肤以及皮下组织捏起,而后做快速的捻转前进,或将肌肉捏起做快速的一捏一放的捏挤扯提动作。如此反复进行,循序移动。
(四)临床应用
捏法用力较轻,刺激柔和,适用于浅表的肌肤,常用于背脊、四肢及颈项部。主要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小儿疳积、颈部及四肢肌肉酸痛、臂痛、头晕、牙痛等症。此外,捏法还可用于正骨,适用于骨关节错位及骨折移位的整复。
(五)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注意指间的距离(应靠近点)。
2.要持续用力3-5秒,使患处有产生酸胀感。
3.捏挤的动作灵活、均匀而有节律性。
4.不可用指甲掐压肌肤。
5.移动应顺着肌肉的外形轮廓循序而上或而下。
五、踩跷法
(一)分类
可分为单脚踩跷和双脚踩跷两种。
(二)操作方法
    1.单脚踩跷法:以单手扶住设置好的横杠,以控制自身体重和踩踏时的力量,以单脚在其腰部、臀部、下肢由轻到重操作按法、揉法、左右摇法、推法、抖法等方法。
2.双脚踩跷法:以双手扶住设置好的横杠,以控制自身体重和踩踏时的力量,以双脚在其腰背部、臀部、下肢由轻到重操作按法、左右摇法、推法、抖法等方法。
(三)动作要领
    1.术者踩跷起落动作须与患者呼吸相配合,即弹起时患者吸气,压下时患者呼气,切不可屏气,以免胸胁屏伤。
    2.踏踩的力量和次数,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适可而止,不可勉强从事,在施术过程中,患者难以忍受或不配合,应立即停止使用本法,以防意外。让患者以手指的多少来打手势代替口诉力量。
    3.踩踏的力量和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感。
 
(四)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肌肉丰厚、手法力量难以发挥的腰肌劳损、腰椎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证。
(五)注意事项
1.患者要排空二便,避免过饥过饱时操作,张大口呼吸。
2.于本法刺激强,应用时必须慎重,踩踏胸肋部时要防止肋骨骨折,踩压小腿时要防止肌肉损伤。
3.排除骨质病变,对年老体弱,患有心血管、肝肾疾病以及骨质疏松及其它骨病者禁用。
   
六、弹拨法
别名:该法又称指拨法、拨法(拨动时无离开接触面)、拨络法
(一)分类
可分为三指拨法、四指拨法、肘拨法。
(二)操作方法
三指拨法:用拇指与食指、中指三指指端着力于肌筋施治部位的一侧,先用力下压至产生一定的酸胀感,再做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或经络方向垂直的来回推动;
四指拨法:用其余四指指端着力于肌筋施治部位的一侧,动作要求同上;
肘拨法:用肘尖着力于肌筋施治部位的一侧,动作要求同上。
(三)动作要领
1.术者用拇指端和拇指罗纹面按于治疗部位(肌筋施治部位);
2.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使患者有酸胀感;
3.拨动方向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或经络方向垂直。
(四)临床应用
本法是较强刺激手法之一,临床应用常以“以痛为腧”,或在指下有“筋结”或“条索物”的部位应用。具有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疏理肌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落枕、漏肩风、腰腿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等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
(五)注意事项
1.寻找肌纤维的明确位置,操作方向可为双向或单向。
2.施力的大小,应根据部位及辨证而定。
3.拨动的方向、角度、幅度,应根据局部肌肉的走向决定。
4.拨动时,指下应有弹动感,而不能在皮肤表面有摩擦移动。
5.肘拨法时可通过前臂旋动带动弹拨。
    6.弹拨法的优势在于
(1)    定位集中,对于肌纤维刺激强度大,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间歇发力,不易疲劳。
(3)操作时腰部可直立,不易损伤腰部。
第三节   摩擦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是指以手的掌面或指面及肘臂部贴附在体表,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的一类手法。其特点是手法作用于体表后,在皮肤表面会形成摩、擦等不同形式的位置移动,运动形式有的为单向直线,有的为直线往返,有的呈环形,有的则呈孤形。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手法。
一、摩法
(一)分类
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
(二)操作方法
1.指摩法:指掌部自然伸直,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腕关节略屈,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面附着于施术部位,前臂主动运动,指面随同腕关节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
    2.掌摩法: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略背伸,将手掌平放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前臂主动运动,使手掌随同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旋或直线往返摩动。
(三)动作要领
1.肩臂部放松,肘关节屈曲约40~60度左右。
    2.指摩法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法时则腕部要放松。
    3.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一般指摩法宜稍轻快,掌摩法宜稍重缓。《厘正按昆要术》:“摩法较推则从轻,较运则从重。”
    4.要根据病情的虚实来决定手法的摩动方向。临床一般以环摩应用较多,直摩还用相对较少。就环摩而言,传统以“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故虚证宜顺时针方向摩动实证宜逆时针方向摩动。
(四)临床应用
1.运用部位全身各部,以腹部应用较多。
2.主要用于院腹胀满、消化不良,泄泻,便秘,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痢疾,阳萎,遗精,外伤肿痛等病症。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胃肠道疾患可摩中院,天枢。
(五)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摩动的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压力不宜过轻,也不宜过重。《圣济总录》:“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取之”。
    揉法和摩法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指掌吸定一个部位,带动皮下组织运动,和体表没有摩擦动作;摩法则着力较轻,操作时指掌在体表作环旋摩擦,不带动皮下组织。不过在临床应用时,两者可以结合起来操作,揉中兼摩,摩中兼揉。揉法刺激轻柔,为加强刺激,临床上常和按法结合使用而成按揉法。
二、擦法
(一)分类
分为指擦法、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和指间关节擦法。
(二)操作方法
指擦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面着力,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相平,前臂或上臂做主动运动,使手的着力部分在体表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摩擦移动,使施术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
掌擦法:用全掌面着力,前臂或上臂做主动运动,使手的着力部分在体表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摩擦移动,使施术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
大鱼际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着力,施力原则同上。
小鱼际擦法:用手掌的小鱼际着力,施力原则同上。
指间关节擦法:用指间关节面着力,施力原则同上。
(三)动作要领
1.肩关节宜放松,肘关节宜自然下垂并内收。
    2.操作时,着力部分要紧贴体表,压力要适度,须直线往返运行,往返的距离多数情况下应尽力拉长,而且动作要连续不断,有如拉锯状。
    3.指擦法时应以前臂为动力源,擦动的往返距离宜小,属擦法中的特例。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及小鱼际擦法均以上臂为动力源,擦动的往返距离宜大。
4.透热为度。
5.注意避免损伤,力量适中(前臂发力,频率较快),要涂少许润滑剂。
6.呼吸自然,不能屏气(以避免损伤胸廓)
(四)临床应用
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掌擦法接触面积大,适用于肩背部、胸腹部;大鱼际擦法适用于四肢部位,尤以上肢部为多;小鱼际擦法适用于肩背部、腰骶部以及脊柱;指擦法适用于头颈、肋肩以及锁骨上窝等。但是在临床上可根据具体病情、治疗部位而选择。
擦法治疗作用与施术部位密切相关,在较浅层组织时,可以促进机体津液的回流,以调整水液代谢,临床上多用于肿胀病人,另外,还可以促进卫气的循环;在深层组织时,使气血运行畅通,增加各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加强内脏功能的作用。
1.上胸部,上背部应用:治疗咳嗽、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尤其对慢性支气管和肺气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2.擦上腹部以及背部,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3.擦两侧协肋,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腹胀、胸闷、头晕等。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到制滞的功效。
4.擦肾俞、命门、腰阳关、八寥等穴位,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5.擦法还常用于自我保健,以防治感冒、鼻炎、头痛、失眠等症。两手擦热后拭擦两眼,有明目作用;擦涌泉穴可起到保健强身。
(五)注意事项
    1.压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擦法操作时,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易擦破皮肤;如压力过小,则不易生热。
    2.擦动时运行的线路不可歪斜。如忽左忽右,滑来滑去则不易生热。
    3.不可擦破皮肤。擦法除要掌握好手法动作要领,以免擦破皮肤肤,为保护皮肤可使用润滑油,红花油等,既可保护皮肤,防止破皮,又可使擦的热度深透,提高手法效应。
    4.擦法操作完毕,不可再于所擦之处使用其它手法,以免造成破皮。
    5.不可隔衣操作,须暴露施术部位皮肤。
6.擦法多用于手法结束之前使用,为结束手法。
7.擦法不足之处:耗力、耗气。故临床一般比较少用。
8.术者要把指甲修剪平整,防止戳破皮肤。
9.施术者呼吸摇均匀,不能屏气。
三、推法
(一)分类
临床上推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指间关节推法。
则推动的距离宜长。
(二)操作方法
1.指推法:包括拇指端推法、拇指平推法和三指推法。
    ①拇指端推法:以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余四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固定,腕关节略屈并向尺侧偏斜。拇指及腕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
    ②拇指平推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余四指置于其前外方以助力,腕关节略屈曲。拇指及腕部主动施力,向其食指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拇指罗纹面的着力部分应逐渐偏向挠侧,且随着拇指的推进,腕关节应逐渐伸直。
    ③三指推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指端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上,腕关节略屈。前臂部主动施力,通过腕关节及掌部使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三指向指端方向做单向直线推进。
    2.掌推法:以掌根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略背伸,肘关节伸直,上臂部主动施力,通过时。前臂,腕,使掌根部向前方做单方向直线推进。
    3.拳推法:手握实拳,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的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挺劲伸直,肘关节略屈,前臂主动施力,向前呈单方向直线推进。
4.肘推法:屈肘,以肘关节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另一侧手臂抬起,以掌部扶握屈时侧拳顶以固定助力。上臂部主动施力,做较缓慢的单方向直线推进。
5.指间关节推法:手指屈曲,以指间关节面着力于施术部位,腕、肘关节伸直,上臂部主动施力,做较缓慢的单方向直线推进。
(三)动作要领
1.着力部位紧贴体表。
2.推进的速度缓慢均匀,压力平稳适中
3.单向直线推进。
    4.拳、肘推法宜顺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5.拇指端推法与拇指平推法推动的距离宜短,属推法中特例。 其它种推法
(四)临床应用
适用于全身各部。具有促进气血流通、促进瘀血向表皮渗透、放松肌肉的功效。指推法适于头面部,颈项部,手部和足部,尤以足部推拿为常用;掌推法适于胸腹部、背腰部和四肢部;拳推法适于背腰部及四肢部;肘推法适于背部,腰部脊柱两侧。
    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腰腿痛,腰背部僵硬、风湿痹痛,感觉迟钝,胸闷胁胀,烦躁易怒,腹胀便秘,食积,软组织损伤等病症。
(五)注意事项
1.推进的速度不可过快,压力不可过重或过轻。
    2.不可推破皮肤。为防止推破皮肤,可使用冬青膏,滑石粉及红花油等润滑。
    3.不可歪曲斜推。
4.施术者呼吸摇均匀,不能屏气。
5.推拿手法的核心:姿势、放松、力量、方向(频率)。
6.F有效=F总-F耗(与姿势、肩部放松、润滑剂的使用有关)
7.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的最基本手法:推法、拍法(刮痧)
四、搓法
(一)分类
该法可分为夹搓法、推搓法
(二)操作方法
1.夹搓法:以双手掌面夹住施术部位,令受术者肢体放松。前臂与上臂部主动施力,做相反方向的较快速搓动,井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2.推搓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前臂部主动施力,做较快速的推去拉回的搓动。
(三)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放松,动作协调连贯,搓法含有擦、揉,摩,推等多种成分。
    2.搓动的速度应快,而上下移动的速度宜慢。
    3.夹搓法双手用力要对称。
(四)临床应用
夹搓法适于四肢部,胁肋部,以上肢为常用;推搓法适用于背腰部及下肢后。
具有疏松肌筋,调和气血,解痉止痛及疏肝理气等作用,常作为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法使用,并可作为上肢部治疗的结束手法。
主要用于肢体酸痛、关节活动不利及胸胁迸伤等病症。四肢部酸痛,关节活动不利,宜用双手夹搓法搓四肢部及患病的关节;背腰部酸痛,宜用单手或双手推搓法于背腰部施治;胸胁迸伤及肝郁气滞之证,可用双手夹搓法夹搓胸胁部。
(五)注意事项
1.治疗部位不宜夹得太紧,施力不可过重。夹搓时如果夹得太紧或推搓时下压力过大,会造成手法呆滞。
2.该法有较好的放松肌肉的作用。
3.该法常作为辅助性结束手法。
五、抹法
(一)分类
抹法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它实际是成人推拿所用推法——平推法与小儿推拿所用的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的综合动作。主要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二)操作方法 
1.指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一定的施术部位上,余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以拇指的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施力,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及弧形曲线的抹动。即或做拇指平推然后拉回,或做分推,旋推及合推,可根据旋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指抹法亦可以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罗纹面于额颞部操作。具体方法为: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置方凳坐于其头端。以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罗纹面分置于前额部近正中线两侧,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自前额部向两侧分抹,经太阳穴至耳上角,可重复操作数遍。
    2.掌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一定的施术部位,前臂部主动施力,腕关节放松,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及弧形曲线的抹动。
(三)动作要领
1.操作时手指罗纹面或掌面贴紧施术部位皮肤。
2.用力轻而均匀,动作和缓灵活。
3.方向取上下、左右往还或单方向皆可。
4.来回抹动距离长。
(四)临床应用:
指抹法适于面部手足部;掌抹法适于背腰部,四肢部。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面瘫及肢体酸痛等病症。
(二)注意事项
    1.注意把抹法同推法区别开来。通常所说的推法是指平推法,其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去无回。而抹法则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灵活变化运用。
    2.抹动时施力既不可过轻,又不可过重。过轻则手法飘浮,抹而无功;过重则手法重滞;失去了灵活性。
3.要掌握好各种推法的操作和动作要领。抹法是各种推法的综合动作,所以各种推法操作要熟练,并将其融会贯通,而后才能做到抹法的正确把握,以至运用自如。
 
第四节  叩击类手法
叩击类手法,是指用手掌、拳背、手指或特制的器械有节奏地叩击拍打体表。本类手法操作虽简单,但技巧性较强,须做到击打劲力的收放自如、刚柔相济。叩击类手法种类较多,主要的代表手法有拍法、击法和叩法。
一、拍法
(一)分类
根据节奏可分为左二右三拍法(双手)、一轻一重或二轻一重拍法(单手)、马蹄声拍法。
(二)操作方法
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拇指盖住拳眼,使掌心空虚,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平稳而有节奏地用虚掌拍击施术部位。用双掌拍打时,宜双掌交替操作。
(三)动作要领
1.拍击时动作平稳,不能摆动,整个掌、指周边同时接触体表,声音清脆而无疼痛。
    2.腕部放松。上下挥臂时,力量通过放松了的腕关节传递到掌部,使刚劲化为柔和。
3.直接接触皮肤拍打时,以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
4.频率同心跳次数,约70次/分,要有节奏感。
5.力量越大,速度越快。
(四)临床应用
拍法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放松肌肉、解痉止痛等功效适用于肩背部,腰臀部和下肢后侧。
常与滚法、拿法等配合运用,治疗急性扭伤、肌肉痉挛、腰背筋膜劳损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对腰背筋膜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拍法拍背部,腰臀部及下肢后侧,宜反复施用,具有疏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常配合背部,腰及臀腿部击法应用。拍法亦常作为推拿结束手法和保健手法使用。拍打前额还可治疗鼻出血(须用清水为介质)。
(五)注意事项
    1.拍击时力量不可有所偏移,否则易拍击皮肤而疼痛。
2.要掌握好适应症,对结核,肿瘤,冠心病禁用拍法。
3.摆好姿势,肩、肘、上肢部要放松。
4.双手交替,以免过于劳累。
 
二、击法
(一)分类
击法包括拳击法,掌击法,侧击法,指尖击法和桑枝棒法。
(二)操作方法
1.拳击法: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前臂主动施力,用拳背节律性平击施术部位。
2.掌击法:手指伸直,腕关节背伸,前臂主动施力,用掌根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
    3.侧击法:掌指部伸直,腕关节略背伸,前臂部主动运动,用小鱼际部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侧击法可单手操作,但一般多双手同时操作,左右交替进行。
    4.指尖击法:手指自然弯曲,四肢分开成爪行,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以指端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
5.棒击法:手握桑枝棒一端,前臂主动运动,用棒体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
(三)动作要领
1.击打时用力要稳,含力蓄劲,收发自如。
    2.击打时要有反弹感,当一触及受术部位后即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拉。
    3.击打动作连续而有节奏,快慢适中。
    4.击打的力量适中,应因人、因病而异。
(四)临床应用
拳击法,适于大椎,腰臀部;掌击法,适于腰臀及下肢肌肉丰厚处;侧击法,适于肩背部,四肢部;指尖击法,适于头部;棒击法,适于背腰部,下肢部。
击法主要用于颈腰椎疾患引起的肢体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疲劳酸痛、肌肉萎缩等病症。
1.对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疼痛:可拳击大椎,具有疏筋通络,宣通气血的作用。操作时患者宜取坐位,颈腰挺直,切不可于颈前屈位时击打,常配合颈项部按揉法、拿法等使用。
2.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者:可用侧击法或棒击法击打患病肢体的肌肉丰厚处,以调和气血,法风除湿,宜配合病变处掖法、拿法等施用。
3.若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部疼痛较重者:用掌根击法重击环跳穴,以通经活脉,可配合腰臀部,下肢后侧拍法及侧击法应用。
4.若肌肉萎缩:常以棒击法击打萎缩的肢体,以活血通络,生肌起萎,常配合肌肉萎缩肢体部的拿法使用。
(五)注意事项
1.应避免暴力击打。
    2.须严格掌握各种击法的适用部位和适应症。
3.拳背扣击时腕关节要挺直,不能有屈伸动作。
4.掌击法扣击时,切记打击骨骼突出部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疼痛。
5.侧击时其方向应与肌纤维方向垂直,而且要紧击慢移。
6.指尖扣击时,腕关节屈伸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7.棒击打时,接触面积要大,棒打方向与肢体以及肌纤维方向平行(腰骶部除外),垂直扣击,不使冷棒。
三、叩法
(一)特点:叩法刺激程度较击法为轻,有“轻击为叩”之说,实则叩法属击法范畴。由于该法操作熟练时,叩击时常可发出悦耳的有节律的“啪啪”声,又称敲击法。
(二)操作方法
手指自然分开,屈曲呈半握拳状,前臂部主动运动,用小指尺侧节律性叩击施术部位。若操作娴熟,可发出“啪啪”声响。或手握空拳,按上述要求以拳的小鱼际部和小指部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操作熟练者,可发出“空空”的声响。
(三)动作要领
1.以小指尺侧部位为着力点。
2.叩击时节奏感要强,施力要适中。
3.腕关节放松,五指略分开并呈半握拳状。
4.垂直叩击。
5.一般两手要同时操作,左右交替,如击鼓状。
(四)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疏经通络、放松肌肉、振奋精神的功效,常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部。临床上常配合滚法、拿法,治疗腰背部以及四肢肌肉酸痛、麻木、知觉减退等病症。
(五)注意事项 
注意不要施重力,重力扣击就失去了叩法的作用。一般扣法施用后受术者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即有酥麻感)。
四、弹法
(一)分类
根据手指使用的多少,可分为食指弹法、中指弹法、双指弹法、驳指弹法指弹法。
(二)操作方法
    1.食指弹法:用拇指指腹紧压住食指指甲,而后作伸指运动,将食指迅速弹出,以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2.中指弹法:用拇指指腹紧压住中指指甲,而后作伸指运动,将中指迅速弹出,以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3.双指弹法:用拇指指腹紧压住食、中指指甲,而后将食、中指迅速弹出,以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4.驳指弹法:用食指甲抵于中指指腹,或中指甲抵于食指,然后用指的驳动暴发弹力,使食指或中指弹击治疗部位。
(三)动作要领
1.指腹紧贴指甲。
2.伸指运动。
3.动作轻巧灵活,悬弹而击。
4.用力均匀连续。
(四)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疏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的功效,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与穴位,以关节和头部位常用。用于治疗头痛、关节酸痛、局部粘连、屈伸不利等病症。
(五)注意事项
1.弹力不宜过大,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2.弹指速度要快。
 
第五节   振颤类手法
 
以较高的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重交替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使受术部位产生振动、颤动或抖动等运动形式,称为振颤类手法。振颤类手法主要包括抖法、振法和颤法。
一、抖法
(一)分类
抖法依据抖动部位以及姿势、体位的不同可分为多种,临床一般以抖上肢,抖下肢及抖腰法常用。
(二)操作方法
1.抖上肢法:受术者取坐位或站立位,肩臂部放松。术者站在其前外侧,身体略为前俯。用双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将被抖动的上肢向前外方抬起至60”左右,然后两前臂微用力做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抖动所产生的抖动波似波浪般地传递到肩部,或术者以一手按其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做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抖动中可结合被操作肩关节的前后方向活动。
2.抖下肢法:受术者仰卧位,下肢放松。术者站其足端,用双手分别握住受术者两足踝部,将两下肢抬起,离开床面约30cm左右,然后上,前臂部同时施力,做连续的上下抖动,使其下肢及臀部有舒松感。两下肢可同时操作,亦可单侧操作。
3.抖腰法:抖腰法非单纯性抖法,它是牵引法与短阵性的较大幅度的抖法的结合应用。受术者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以两手握住其两足踝部,两臂伸直,身体后仰,与助手相对用力,牵引其腰部。待其腰部放松后,身体前倾,以准备抖动。其后随身体起立之势,瞬间用力,做1~3次较大幅度的抖动,使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使其产生较大幅度的波浪状运动。
(三)动作要领
1.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并应使肌肉处于最佳松弛状态。
    2.抖动所产生的抖动波应从肢体的远端传向近端。
    3.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一般抖动幅度控制在2~3cm以内;上肢部抖动频率在每分钟250次左右,下肢部抖动频率宜稍慢,一般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
    4.抖腰法属于复合手法,要以拔伸牵引和较大幅度的短阵性抖
动相结合,使受术者腰部放松后再行抖动,要掌握好发力时机。
(四)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种和缓、放松、疏导手法,具有疏松经脉、通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的功效,适用于四肢部及腰部。
主要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髋部伤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后期 。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时术者呼吸自然,不可屏气,操作频率由中速到快速。
2. 操作时肩部应放松,取弓步位或摆好姿势。
3. 受术者站、坐位对手法操作影响差别不大,受术者手背应往侧面外展,肘关节应伸直,操作时带有拔伸动作。
4. 受术者应注意配合,以免耗气。
    5.受术者肩、肘、腕有习惯性脱位者禁用。
    6.受术者腰部疼痛较重,活动受限,肌肉不能放松者禁用。
二、振法
(一)分类
振法分为指振法与掌振法两种。
(二)操作方法
以食指,中指罗纹面或以掌面置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注意力集中于掌或指端,前臂腕屈肌群和腕伸肌群交替性静止性用力,产生快速而强烈的振动,使受术部位或穴位产生温热感或疏松感。其中以手指端为着力振颤称为指振法;以手掌面着力振颤称为掌振法。
(三)动作要领
1.肩及上臂放松。
2.前臂与手部必须静止性用力。所谓静止性用力,即是将前臂与手部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
3.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掌指部。古有“意气相随”。“以意领气”之说,所以一般认为振法属内功流派手法,它是靠意念和静止力的结合完成的,无外在表现。
4. 频率要快而均匀,每分钟240—300次。振法由于手臂部肌肉的静止性用力,所以手部容易产生不自主的细微的运动,这种细微的运动就形成了振动波,与工厂的机器在运行时所发出的振动相类似。一般认为,振法的振频率较高,大约在每分钟600~800次左右。
5.以掌指部自然压力为准,不要施加额外压力。
(四)临床应用
指振法适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振法适于胸腹部。
主要用于头痛,失眠,胃下垂,胃皖痛,咳嗽,气喘,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以温补为主,通调为辅。
(五)注意事项
1.操作时手臂部不要有主动运动,即除手臂部静止性用力外,不能故意摆动或颤动,也不要向受术部位施加压力。
2.振法易使操作者术后感到疲乏,应注意自身保护。
    3.肩、肘应放松。(此为发力的基础)
    4.前臂肌肉强烈静止性用力,频率越快越好,幅度越小越好。
    5.手掌、手指不能过分往下压,着力点轻轻贴于治疗部位。
    6.呼吸自然,不能屏气。
    7.操作振法的过程中不能停顿,一般要持续3分钟,频率要均匀一致。
    8.早期振法练习要靠力量,后期则靠意念。
    9.须与功发外气相鉴别。
    10.肩关节僵硬者,应停止振法的操作。
 
第六节 摆动类手法
 
摆动类手法:指 掌 腕关节在前臂的主动摆动下,作协调的连续摆动的一类手法称为摆动类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等。
 
一、一指禅推法
(一)分类
该法可分为一指禅拇指推、 一指禅偏峰推、一指禅鱼际推(包括大、小鱼际推)、缠法、跪推法(屈拇指推法)。
(二)操作方法
1.一指禅拇指推:以拇指的指端罗纹面为着力面,运用腕部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曲伸活动,使轻重交替且持续之力作用于部位。
2.一指禅偏峰推:以拇指桡侧偏锋(相当于少商穴)为着力面,动作要求同上。
3.一指禅鱼际推(包括大、小鱼际推):以大鱼际或小鱼际为着力面,动作要求同上。
4.缠法:即一指禅推法频率加快至240—300次/分。
    5.跪推法(屈拇指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为着力点,掌指关节不动,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作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
(三)动作要领
1.沉肩:肩关节放松
2.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使肘尖于最低点,肘尖距胸壁2厘米,约3个拳头的距离。
3.悬腕:腕关节自然悬曲,在保持腕关节放松下,尽量使腕关节悬曲90度。
4.掌虚:手掌部与其余四指放松,自然弯曲。
5.指实:拇指自然着力,使拇指罗纹面吸定于一点,不可摩擦。 
6.蓄力于掌,发力于指。
7.摆动方向偏40度,紧推频率为60—90次/分,柔和均匀用力。
8.以肘关节为支点,运用腕部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曲伸活动,使轻重交替且持续之力作用于部位。
(四)临床应用
临床特点: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功力集中,深透性强,可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操作。
    具有舒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等功能。
    临床上以颈项部、四肢关节部位以及头面部、胸腹等常用。尤以经络穴位为佳,即所谓循经络,推穴道。因此,凡是经络阻滞、气血失调、营卫不和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所致的病症均可应用。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各科的多种疾患,尤以治疗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以及关节酸痛等症见长。
(五)注意事项
1.起始动作: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盖住拳眼,拇指吸定。
2.避免手指关节损伤。
3.不宜过早、过分地追求力量(以免肌肉过于紧张),要使用放松的力量。
4.摆动方向倾向40度,摆动幅度左右各30度。
5.手法力量是叠加均匀形成的波。
6.食指、中指可搭于拇指边缘以增加力量。
7.拇指指间关节过度弯曲者,可以用罗纹面为着力点。
8.拇指指间关节可同时曲伸或不曲伸。
9.用力肌肉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10.平时要进行十指交叉背伸、旋转;腕关节掌屈/背伸90度;腕关节侧屈活动;拇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伸运动,以放松关节。进行拽手、三指对捏,以锻炼指力。
11.该手法的不足在于,力量不够,易使关节发生老损。
二、滚法
(一)分类
根据接触面的不同,可分为掌背滚、掌指关节滚、指间关节滚和前臂滚。
(二)操作方法
1.掌背滚:用手背近小指侧部,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通过碗关节屈伸外旋作往还移动,使之产生的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一定部位。
2.指间关节滚法:用第二三四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治疗部位,以腕关节的屈伸动作,使手背在治疗部位上做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3.掌指关节滚法:用掌指关节背侧附着于治疗部位,作往返来回的滚动。
4.前臂滚法:用前臂尺侧附着于治疗部位,沉肩,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前臂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三)动作要领
1.肩关节放松,略前屈外展,使肘部与胸壁相隔一虎口距离。
2.肘关节屈曲,约130-150度。角度过大不利于前臂的旋转运动;角度过小则不利于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同时不能使滚法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
3.腕关节放松,伸屈的幅度控制在120度,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旋转约80度,背伸时向内滚动约40度。因为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是增加滚法的力量,前臂的旋转是增加滚法的柔软度。
    4.掌背滚、掌指关节滚和指间关节滚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滚以肩关节为支点。
    5.掌背滚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面为接触面;掌指关节滚法以小指、无名、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为接触面;指间关节滚法以食、中、无名指第二指间关节背面为接触面;前臂滚以前臂尺侧为接触面。
6.借助上身和肩部的力量,力量可由上身往下施压力。
7.靠腰部的灵活性而借助于腰部力量,与太极拳推手有同工异曲之处。(即以力借力)
8.发力部位:肱三头肌、前臂发力
9.站位:以取弓步法为宜。
(四)临床应用
滚法操作时,由于腕关节屈伸幅度较大,均有接触面积广,压力大等特点。具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有较好的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和韧带运动的功能,此外,还可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功效。适用于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以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地方。
常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腰扭伤或慢性老损、风湿酸痛、机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肢体麻木不仁等疾患。
在颈项部,滚法常配合颈部牵引、扳法以及按揉法治疗颈椎病;
在腰背部,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以及下肢施以滚法,常配合后伸扳法和左右斜扳法等治之;
在肩关节部,如肩关节周围炎,肩周施以滚法,常配合肩部旋转、外展、内收、后弯等被动手法治之;
在四肢关节处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局部给予滚法,常配合按法、揉法、擦法和湿热敷法治之。
滚法如何应用于治疗肩背劳损:
1)、0~15℃  -→旋转:作用于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2)、10~75℃ -→旋转、曲伸:作用于冈上肌、肩胛提肌
3)、75~90℃ -→曲伸:作用于竖脊肌、菱形肌
指间关节滚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中的辅助手法,该流派的传人丁季峰改良了该手法,发展为小鱼际滚法,创立了滚法流派。
(五)注意事项
1.起始动作:手指自然弯曲如握空杯状,置于沙袋上。
2.站姿:前丁后八,而且腰要挺直
3.方向:前后左右斜45度
4.频率:120-160次每分钟
5.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曲伸和旋转幅度要根据自身腕关节结构,但关键是能否用上劲
6.操作时手法的加力来自: A)上身前倾所增加的力  
B)伸直肘关节增加手法的压力。
7.前臂滚法力量较大,宜从轻→重;速度由慢→快
8.与一指禅推法相比,指间关节滚法力量较大,着力比较稳。
9.推拿也是一种功。(太极拳、气功)
10.省力、避免损伤是该手法的基本要领,其他手法也一样。
11.掌背滚、掌指关节滚、指间关节滚和前臂滚四个手法都要求放松,除吸定点外其余大致相同。
12.掌背滚的第五掌指关节吸定部位不能拖动、跳动。
13.平时要进行太极拳之云手、推手及腰背部肌肉(燕式或"飞燕")锻炼;
14.平衡力(一脚踮脚尖,另一脚摆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
15.是否有力(与平时不一样,须通过手法练习)、是否省力(即腕关节、肩关节、腰部是否放松)、手法是否均匀(即有没有规律性)可作为评定手法好坏的标准。
三、揉法
(一)分类
根据着力点的不同,本法可分为大鱼际揉法、指揉法(包括拇指揉法、中指揉法和三指揉法)、掌根揉法。
(二)操作方法
1.大鱼际揉法: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大拇指内收,其余四指自然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施术部位上,前臂作主动运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2.掌根揉法: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以掌根附着于施术部位,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刺旋揉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全)掌揉法是以整个手掌掌面着力,操作术式与掌根揉法相同。
    3.中指揉法:中指伸直,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腕关节微屈,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前臂作主动运动,中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
4.三指揉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三指罗纹面着力,前臂作主动运动,中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运动。
5.拇指揉法:是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微悬。拇指及前臂部主动施力,使拇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作轻柔的环旋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三)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放松,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性。
2.以前臂作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作主动外展。
    3.所施压力要小,而且不能有体表的摩擦运动。《厘正按摩要术》“揉以和之……是从摩法生出者”。
4.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5.须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7.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而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四)临床应用
大鱼际揉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胸胁部;掌根揉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等面积大且平坦的部位;掌揉法常用于院腹部;中指揉法,拇指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俞穴,小儿推拿常用;三指揉法常用于小儿颈部。
主要适用于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头痛、眩晕、四肢关节软组织扭伤、运动功能障碍及儿科病症等,亦可用于头面部及腹部保健。
脘腹胀痛,可掌揉或大鱼际揉腹部;
胸闷胁痛,可沿任脉或肋间隙用大鱼际揉法操作;
腰痛可掌根揉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
头痛,眩晕可指揉印堂,上星,神庭,太阳等穴;
四肢关节软组织急性扭伤,局部肿胀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常与擦法、湿热敷等方法配合应用。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三指揉颈部。揉法用于腹部或治疗小儿病症时,常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揉动方向。
以上各病症于各部位所施揉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常与按揉法、摩法、按法、拿法筹手法配合应用于各病症所施部位。揉法常用于头面部和腹部保健,除大鱼际揉法外,均应降低手法频率,一般以每分钟60次左右为宜。
(五)注意事项
1.揉法应吸定于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能在体表上有摩擦运动。
2.操作时向下的压力不可太大。
3.指揉法操作时中指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均要伸直,其余手指自然弯曲。
4.指揉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5.本法还有:旋转揉、顺揉、逆揉、双手同时揉、叠指揉、指间关节揉、勾揉、腕豆骨揉、肘臂或肘尖揉等等。
6.从记载手法的历史文献看,是先有摩法,再有揉法,因此有“揉法从摩法变化而来”之说。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揉法着力稍重,吸定于一定的治疗部位与穴位,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而摩法则着力稍轻,摩动时仅在体表作环旋动作,不带动该处皮下组织。
7.在临床上,揉法与摩法既分又合,有时常配合应用,使摩中兼揉,揉中兼摩。
第七节  运动关节类手法
对关节做被动性活动,使其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屈伸或旋转、内收、外展等运动,称为运动关节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为推拿临床常用手法,尤其受到正骨推拿流派的青睐。主要包括摇法,背法,扳法和拔伸法。其特点是手法节奏明快,对某些病症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应用运动关节类手法时,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熟悉人体各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以及各关节的正常生理运动范围。
   2.作运动关节类手法须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反对盲目使用。要做到“察其体相,识其部位”。
   3。作运动关节类手法之前,必须先使用其他手法,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放松,以便手法的操作。
   4。运动关节类手法操作,要讲究技巧性,切记滥用蛮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5.作运动关节类手法之前,要排除该类手法的禁忌症,如结核、恶性肿瘤以及骨折病变等。
一、摇 法
(一)分类
根据操作部位的不同,摇法包括颈项部、腰部、全身四肢关节(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摇法
(二)操作方法
1、颈项部摇法:包括颈项部后伸、前屈、侧屈、旋转摇法。
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立于其背后或侧后方,以一手扶按其头顶后部,另一手托扶干下颌部,两手臂协调运动,反方向施力,使头颈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摇转,可反复摇转数次。
2、肩关节摇法:肩关节摇法种类较多,可分为托肘摇肩法、握手摇肩法、大幅度摇肩法等。
【1】托肘摇肩法:受术者坐位,肩部放松,被施术侧肘关节屈曲,术者站于其侧,两腿呈弓字步,身体上半部略为前俯。以一手扶按住肩关节上部,另一手托于其肘部,使其前臂放在术者前臂上。然后手臂协同用力,做肩关节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中等幅度的环转摇动。
【2】大幅度摇肩法:术者站于患者前外侧,足呈丁字步,两掌相合,挟持住被施术侧上肢的腕部,牵伸并抬高其上肢至其前外方约45°时,将其上肢慢慢向其前外上方托起。在此过程中,位于下方的一手应逐渐翻掌,当上举至160°时,即可虎口向下握住其腕部;另一手随其上举之势由腕部沿前臂、上臂滑移至肩关节上部。略停之后,两手协调用力,即按于肩部的一手将肩关节略向下按并固定之,握腕一手则略上提,使肩关节伸展。随即握腕一手握腕摇向后下方,经下方复于原位,此时扶按肩部一手已随势沿其上臂。前臂滑落于腕部,呈动作初始时两掌挟持腕部状态。此为肩关节大幅度摇转一周,可反复摇转数次。在大幅度摇转肩关节时,要配合脚步的移动,以调节身体重心。即当肩关节向上、向后外方摇转时,前足进一步,身体重心在前;当向下、向前外下方复原时,前足退步,身体重心后移。
除以上三法外,还有拉手摇肩法和握臂摇肩法较常用。1)、拉手摇肩法是让受术者拉住术者的手,术者在位于其外侧方的情况下主动圆周形摇转手臂以带动受术者的手臂运动,使其肩关节做中等幅度的摇转。2)、握臂摇肩法是在受术坐位情况下,术者立于其后,两手分别握住其两上肢的肘关节上部,同时做由前向外、向后下方的中等幅度的环转摇动。
3、肘关节摇法:受术者坐位,屈时约45°左右。术者以一手托握住其时后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肘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
4、腕关节摇法:受术者坐位,掌心朝下。术者双手合握其手掌部,以两拇指扶按于腕背侧,余指端扣于大小鱼际部,两手臂协调用力,在稍牵引情况下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其次,受木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掌心朝下。术者以一手握其腕上部,另一手握其并拢的四指部,在稍用力牵引的情况下做腕关节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另外,受术者五指捏拢,腕关节屈曲。术者以一手握其腕上部,另一手握其捏拢到一起的五指部,做腕关节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
5、掌指关节摇法:以一手握住受术者一侧掌部,另一手以拇指和其余四指握捏住五指中的一指,在稍用力牵伸的情况下做该掌指关节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动。
6、腰部摇法:包括仰卧位摇腰法、俯卧位摇腰法站立位摇腰法和滚床摇腰法。
【1】仰卧位摇腰法:受术者仰卧位,两下肢并拢屈髓屈膝。术者双手分按
其两膝部或一手按膝,另一手按于足踝部,协调用力,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的摇转运动。   
【2】俯卧位摇腰法:受术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术者一手按压其腰部,
另一手臂托抱住双下肢,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摇转其双下肢时,按压腰部的一手可根据具体情况施加压力,以决定腰部被带动摇转的幅度。
【3】站立位摇腰法:受术者站立位,双手扶墙者半蹲于侧,以一手扶按于其腰部,另一手扶按于脐部,两手臂协调施力,使其腰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
【4】滚床摇腰法:受术者坐于诊察床上,术者立于其后方,助手扶按双膝
以固定。以双手臂环抱胸部并两手锁定,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摇转。
7、腕关节摇法:受术者仰卧位,一侧屈髓屈膝,术者一手扶按其膝部,另一手握其足踝部或足跟部,将其髋。膝屈曲的角度均调整到90°左右,然后两手协调用力,使髋关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
8、膝关节摇法:受术者仰卧位,一侧下肢伸直放松,另一侧下肢屈髓屈膝。以一手托扶其屈曲侧下肢的腘窝部,另一手握其足踝部或足跟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
9、踝关节摇法:受术者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术者坐于其足端,用一手托握起足跟以固定,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在稍用力拔伸的情况下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其次,受术者俯卧位,一侧下肢屈膝。术者以一手扶按于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本法较仰卧位时的踝关节摇法容易操作,且摇转幅度较大。
(三)动作要领
1.摇转的幅度要在人体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不同,因此各关节的摇转幅度亦不同一。
2.摇转的速度慢,尤其是刚开始操作时的速度要缓慢,可随摇转次数的增加及受术者的逐渐适应稍微增快速度。
3.摇动时施力协调、稳定,除被摇的关节、肢体运动外,其它部位不应随之晃动。
(三)临床应用
摇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强关节活动功能等作用,适用于颈项部、腰部以及四肢关节。
主要适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
1.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损伤,可用颈项部摇法摇颈项部。
2.肩关节周围炎,肩部软组织损伤,用肩关节摇法摇肩。对肩关节周围炎早期,不宜施用肩关节大摇法,应小幅度摇动,以患者舒适为准。
3.肘关节酸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疾患,可用肘关节摇法。
4.急性腰扭伤或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期,可用腰部摇法。
5.髋部伤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症,可用髋关节摇法。
6.膝、踝关节扭挫伤,骨折后遗症等,可用膝关节摇法和踝关节摇法。
各类关节摇法均具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有时还有一定的解除粘连的作用。如以滑利关节的作用而言,摇法可作为关节部的主法应用;如以解除粘连的作用而言,摇法则作为辅助手法。摇法常与扳法、拔伸法及拿法、掖法、点法、按法等配合应用于各关节部。
    摇法作为保健手法使用,如操作得当,具有十分舒适的特点,各关节摇转时宜缓慢操作。
(五)注意事项
1.施术之前要先用其他手法进行放松。
2.不可超越人体关节生理活动范围进行摇转,应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
3.不可突然快速摇转,力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
4.对于习惯性关节脱位者禁用摇法。
5.对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以及颈部外伤、颈椎骨折等病症禁用摇法。
6.大幅度摇肩法在操作时要使手臂紧贴身体旋转。
7.大幅度摇肩法操作时,术者的身体与步法要紧密配合肩部的环转运动。
二、扳法
(一)分类
扳法为推拿常用手法之一,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如应用得当,效果立验。包括全身各关节部扳法,即颈部关节、胸椎关节、腰椎关节、骶髂关节、肩肘腕关节扳法。
(二)操作方法
1、颈部扳法:包括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环枢关节旋转扳法、颈椎前屈扳法和颈椎侧扳法。
【1】颈部斜扳法:
   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略前倾或中立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
手扶按头顶后部,另一手扶托其下领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其头部向侧方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之后可按同法向另一侧方向扳动。
颈部斜板法亦可在仰卧位情况下施用。患者仰卧位,全身放松。术者坐于
其头端。以一手扶托于下额部,另一手置于枕后部。两手协调施力,先缓慢地将颈椎向上牵引,在牵引的基础上将颈向一侧旋转,当遇到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以“巧力寸劲”做一突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2】环枢关节旋转扳法:   
患者颈微屈,一手顶按住第二颈椎棘突,另一手以肘弯部托住其下额部。肘臂部协调用力,缓慢地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的位置时,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突然的,稍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而顶住棘突的拇指亦同时施力进行拨动。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弹响声,拇指下亦有棘突跳动感,表明手法复位成功。
【3】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后侧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并嘱患者颈部慢慢前屈,至术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运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稳住在此幅度,再嘱病人患侧侧屈至最大幅度,然后术者用力一手托住其下额部,并向患侧方向丽旋转(注意旋转时头不能后仰、抬起),当旋转到有阻力时,随即用麻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与此同时二顶按棘突的拇指要协调使劲,将患椎的棘突,向对侧推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嚓”一声,拇指下并有棘突的跳动感,标志手法成功。
【4】颈椎前屈扳法:
其头后枕部置于术者两手前臂部,术者两手分别抓住患者对侧肩部,然后缓慢抬起前臂,使患者颈椎作缓缓前屈运动,至极限位后放下,再前屈,如此反复3~5次。
【5】颈椎坐位侧屈扳法:
 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侧面,另一手按住患者同侧的肩部,两手协同用力,使颈椎缓缓作向健侧侧弯运动,弯至有阻力时,再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的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嚓”之声,标志手法成功。
2、胸背部扳法:包括扩胸牵引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扳法,扳肩式胸椎扳法和仰卧压肘胸椎整复法,其中扩胸牵引扳法和胸椎对抗复位法较常用。
(1)   扩胸牵引扳法:
患者坐位,两手十指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站于其后方,以一侧膝关节抵住其背部病变处,两手分别握扶住两肘部。先嘱患者做前俯后仰运动,并配合深呼吸。即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如此活动数遍后,待患者身体后仰至最大限度时,术者随即用“巧力寸劲”将其两肘部向后方突然拉动,与此同时膝部向前顶抵,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
(2)胸椎对抗复位法:
患者坐位,两手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站其后方,两手臂自其两腋下伸入,并握住其两前臂下段,一侧膝部顶压住病变胸椎处,然后握住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而两前臂则用力上抬,将其脊柱向上向后牵引,而顶压住患椎的膝部也同时向前向下用力,与前臂的上抬形成对抗牵引。
(3)扳肩式胸椎扳法:
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术者站于其患侧,以一手拉住对侧肩前上部,另一手以掌根部着力,按压在病变胸椎的棘突旁。拉肩一手将其肩部拉向后上方,同时按压胸椎一手将其病变处胸椎缓缓推向健侧,当遇到阻力时,略停片刻,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快速的。有控制的扳动,常可听到“喀嚓”的弹响声。
  (4)仰卧压时胸椎整复法:
患者仰卧位,两臂交叉于胸前,两手分别抱住对侧肩部,全身自然放松。术者一手握拳,拳心朝上,将拳垫在其背脊柱的患椎处。另一手按压于其两肘部。嘱患者深呼吸,当呼气时,按时一手随势下压,待呼气将尽未尽时,以“巧力寸劲”做一快速的,有控制的向下按压,常可闻及“喀嚓”的弹响声。
(5)坐位胸椎定位旋转扳法: 
患者以骑马势坐于床上,两脚分置于床缘外,以固定骨盆,双手在前胸交叉抱紧,术者站于其后方,一手从腋下穿人,经过前胸,抓住患者对侧肩部,另一手拇指按于偏歪的棘突旁,然后分三步(即胸椎前屈、侧屈、旋转)完成整个动作。先嘱患者主动慢慢前屈胸椎,当术者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时,即稳住此幅度,使病变节段被限制在这个脊柱曲线的顶点上,接着再做旋转运动,将患者旋转至最大限度(即有阻力时),此时,术者扶于对侧肩部的手向下按压,并使肩部上抬,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同时拇指用力顶推棘突,常可听到“喀咯”的响声,术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表示复位成功。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纠正小关节错位,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之功效,适用于第七胸椎以下节段的椎骨。常用于治疗第七胸椎以下椎体小关节错缝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板滞和运动障碍等症。
(6)坐位旋转推扳法:
     患者以骑马势坐于治疗床上,两腿分置于床两旁,以固定骨盆,双手在胸前交叉抱紧,术者站于其健侧,一手从腋下穿人经过前胸扶住对侧肩部,使之向健侧旋转并略向上牵拉,另一手掌根抵住错位的肋骨角,当身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即有阻力时),再作一个有控制的;涌大幅度的(加大旋转幅度5~10°)突发性地扳动,同时掌根向患处前上方推压,使肋骨复位。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纠正小关节错位,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之功效,适用于第八胸椎以上节段的椎骨。常用于治疗第八胸椎关节错缝等症。
(7)胸椎侧弯扳法:
  患者侧卧位,胸椎棘棘突,并用胸部紧靠患者肩部,使之稳定,当侧屈至极限后,再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加大脊柱侧屈幅度约5°左右)突发性扳动,按压棘突的掌根,也同时推压之,使之复位。
(8)俯卧抬肩扳胸法:
  患者俯卧位,上身放松,术者站于患侧(胸椎棘突的偏斜方),以一手掌根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从对侧肩腋下穿人扶住其肩的前部,并向上抬起,使胸椎旋转至有阻力时,而后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运劲,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扩大扭转幅度5°左右)突发性扳动,使之复位。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理筋整复、纠正关节错位之功效,适用于第八胸椎以上节段的椎骨错缝的整复。
(9)俯卧提骨盆扳胸法:
  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术者站于患者患侧(棘突偏斜的侧方),一手掌根抵住偏歪的棘突,另一手抓住对侧骼前上棘部位,逐渐上提,使脊柱扭转至最大限度时(有阻力时),然后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法运劲,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整复错缝、松解粘连之功效。适用于第八胸椎以下节段的椎骨,常用于治疗椎骨错缝引起的腰背部疼痛、运动障碍等症。
(10)胸椎对抗扳法:
患者敢坐位,双上肢上举,挺胸,术者立于其身后方,一手上肢环抱其上臂的下端,另一手拇指顶压住偏歪的棘突,俩手协调用力作胸椎伸屈运动,当胸椎后伸到有阻力时,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运劲,扳动胸椎,使其复位。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整复关节、舒筋通络之功效,适用于胸椎椎骨错缝的整复。
3、腰部扳法:包括腰部斜扳、腰椎旋转复位法和腰部后伸扳法,均为临床常用手法。
[1]腰部斜扳法:
患者侧卧位。患侧下肢在上,屈髓屈膝;健侧下肢在下,自然伸直。术者以一时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时或手抵于臀部。两时或两手协调施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活动。即按于肩部的时或手同按于臀部的另一时或手同时施用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臀部向后下方按压,压后即松,使腰部形成连续的小幅度扭转而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喀”的弹响声。
[2]腰椎旋转复位法(坐位定位旋转扳法):
患者坐位,腰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以右侧病变向右侧转扳动为例。助手位于患者左前方,用两下肢夹住其左小腿部,双手按压于左下肢股上部,以确使其坐位情况下身体下半部姿势的固定。术者位于患者后们侧右方,以左手拇指端或罗纹面顶按于腰椎偏歪的棘突方,右手臂从其右腋下穿过并以右掌按于颈后项部。右掌缓慢下压,并嘱患者做腰部前屈配合,至术者左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棘突间隙张开时则其腰椎前屈活动停止,保持这一前屈幅度。然后右侧手臂缓慢施力,左拇指顶按住腰椎偏歪的棘突以为支点,使其腰部向右屈至一定幅度后,再使其腰部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略停片刻后,右掌下压其项部,右肘部上抬,左手拇指则同时用力向对侧顶推偏歪的棘突,两手协调用力,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嚓”的弹响声。
[3]坐位直腰旋转扳法:
患者坐位,两下肢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放松。以向右侧旋转扳动为例。术者以两下肢夹住患者的左小腿部及股部以固定。左手抵住其左肩后部,右臂从其右腋下伸人并以右手抵住肩前部。然后两手协调施力,以左手前推其左肩后部,右手向后拉其右肩,且右臂部同时施以上提之力,如此则使其腰部向右旋转。至有阻力时,以“巧力寸劲”,做一突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
直腰旋转扳法的另一种操作方法为:患者坐位,两下肢并拢。术者立于患者对面,以双下肢夹住其两小腿及股部。以一手抵于其肩前,另一手抵于肩后。两手协调用力,一推一拉,使其腰椎小幅度旋转数次,待腰部充分放松后,将其腰椎旋转至有阻力位时,略停片刻,然后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弹响
[4]腰部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下肢并拢。术者一手按压于腰部,另一手臂托抱住其两下肢膝关节上方并缓缓上抬,使其腰部后伸。当后伸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协调施力,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下按腰部与上抬下肢的相反方向的用力扳动。
      腰部后伸扳法另有以下三种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骑坐于患者的腰部,两手托抱住其两下肢或单侧下肢。先做数次小幅度的下肢上抬动作以使其腰部放松。待其充分放松后,臀部着力下坐,两手臂用力使其下肢上抬至最大幅度,然后用“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患者俯卧位,术者一手按压于其腰部,一手臂托抱住患侧肢的膝上部。两手协调施力,下压腰部与上抬下肢并举,当下肢被上抬至最大限度时,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患者侧卧位,患者下肢屈膝在上。术者一手抵住其腰臀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踝部。两手同时施力,向前抵按腰骶部和缓慢向后牵拉足踝部,至最大限度时,施以“巧力寸劲”,做一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如上腰椎扳法,腰椎伸直,减少屈膝屈骸的角度,操作时加大下半身旋转的幅度;如下腰椎扳法,增大屈膝屈髓的角度,操作时加大上半身旋转的旋转幅度。
此外,腰椎斜扳法与其他扳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松解腰椎后关节的粘连,以及腰间盘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的功效,故不应以听到响声和无响声为准则,而应以左右斜扳数次再止,才能达到效果。
[5]腰椎定位斜扳法:
      患者侧卧,患侧向上。术者面对患者而站,用一手食、中指分别置于偏歪的棘突与上椎体的棘突间隙,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向后移,使脊柱绕其纵轴向后旋转,当手指触摸到错位的棘突与其上一节段的棘突问互相扭错,而错位节段以下椎体无相对运动时,即停止旋转,并保持这一体位,然后令患者双手交叉,抱住对侧肩部,术者用一手稳定患者上面的肩部,另一手的食、中指移偏歪棘突的下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令患者下面下肢轻度屈髓,使腰椎生理弧度由前凸转变为伸直位,扩大后关节的间隙,屈髓的幅度则以偏歪棘突间隙不动,而下一节段棘突间隙扩大为准,再令患者上面的肢体屈膝屈髓,搁置于下面下肢之上,接着,术者触摸棘突的食、中指顶推偏歪的棘突,用前臂的上端推压臀部,使其向前下方旋转至最大限度,此时,脊柱扭转中心恰好位于错位的腰椎,术者两手协同用力,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同时手指用指端向下按压偏歪的棘突,常可听到“喀嚓”的响声,即可复位。
  注意事项:
(1)定位要准确。
(2)两手动作要协调。
(3)突发性扳动须与患者呼吸相配合,患者呼气时,在全身放松的同时,作一突发性扳动,易于成功。
(4)为了加强指端的压力,可用双手指端推压扳法,术者将推肩之手从患侧肩指同时顶推相邻的棘突,以便产生更大的复位动力。
(5)如果患者翻身困难,可用双指钧顶扳法。操作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只是术者两手食、中指改为自下向上钩顶相邻的棘突。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理筋整复,纠正关节错位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
[6]牵引下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床上,全身放松。术者甲用双手托起患著双腋下,固定上身;术者乙用双手握住健侧下肢的踝部,甲乙两者同时用力缓缓牵拉腰部。然后,医生一手紧压住腰部患处,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膝部,缓缓提起,当腰椎后伸到最大限度时,双手协同,同时用力扳动腰椎。
【临床应用】:后伸扳法具有理筋整复、松解粘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部僵硬,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腰椎侧弯,后关节错位,滑膜嵌顿,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等病症。临床上在作单腿后伸扳法时,常可配合腰部掖法同时操作,边施予捷法,边做腰椎后伸扳法被动运动,提高治疗效果。
4肩关节牵拉
    肩关节基本动作有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上举等运动,故肩关节牵拉法有前屈上举牵拉法、外展上举牵拉法、外展牵拉法、内收牵拉法、后伸牵拉法等。
    【1】肩关节外展牵拉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肩关节放松。术者站于患肩前面或者后侧,一手掌按住其肩部为支点,另一手握住其肘部(或者用前臂托住患肢的肘部),作患肩外展运动,至90度时,两手协同用力,一按一“提,作肩关节外展牵拉法。
    【2】肩关节内收牵拉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屈肘关节,将患肢放于胸前。术者站于其后侧,紧靠其背部,稳住其身体,用自己与患肩同侧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肘部作肩关节内收至有阻力时,两手同时运劲作肩关节内收牵拉。
    【3】肩关节上举牵拉法
      操作方法:
    (1)肩关节外展、上举法牵拉: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侧前方或侧后方。用上臂托起患者上肢,同时用手掌按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掌按于手掌背上,作肩失节外展,使肩关节外展上举到一定限度时,手掌下按,前臂外展,同时用力肩牵拉部。
    (2)前屈上举法牵拉:患者取坐位,术者以半蹲位站于患者前侧方,患者上肢伸直,前臂搁在术者肩上,术者用双手按住其患肩,以患肩为支点,慢慢地用肩将患肢抬起,作前屈上举被动运动,当有阻力时,协同用力,作肩关节前屈上举法牵拉(此法术者站于侧方,也可作外展上举牵拉法)或者,术者一手按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缓缓上提(作前屈上举)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肩部牵拉。此法也可仰卧位进行。
   【4】肩关节后伸牵拉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放松,术者站于其侧方;用自己与患肩同侧的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患肢后伸、屈时,手背贴于背部缓缓上提至最大限度时,而后沿脊柱向上牵拉。
    【临床应用】:肩关节牵拉法具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功效。常与捷法、摇法等配合应用,治疗肩关节粘连、活动功能障碍等症。
5、肘关节牵拉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上肢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肘关节后上方,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反复伸屈肘关节运动,至肘关节伸直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肘部牵拉。
   【临床应用】:肘关节法牵拉,具有理筋整复、松解粘连之功效。常与搓法、拿法等方法配合运用,治疗肘关节强硬、屈伸障碍等症。
6、腕关节牵拉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前方,一手握住患者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先将腕关节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再作腕关节的屈伸牵拉法,或左右侧屈牵拉法。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理筋整复、疏经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腕部伤筋、腕骨错缝,以及腕关节活动不利等症。
7、踝关节牵拉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者足跟后方,一手托住
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先作拔伸,在此基础上,再作踝关节的屈伸牵拉法以及内、外翻牵拉法。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理筋整复、疏经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踝部伤筋、踝关节酸痛、活动不利,以及踝关节骨折后遗症、畸形等病症。
(三)动作要领
1、要顺应、符合关节的生理功能。各关节的构成要素虽然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其生理功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把握好各关节的结构特征。活动范围,活动方向及其特点,宜顺应。符合各关节的各自运动规律来实施扳法操作。   
 2、操作时要分阶段进行。扳法操作第一步是使关节放松,可使关节做小范围活动或结合摇法而使关节逐渐放松。松弛;第二步是将关节极度地伸展或屈曲,旋转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实施第三步的扳法。
 3、扳法所施之力须为“巧力寸劲”。扳法在扳动时所施之力,一为“巧力”,二为“寸劲”,故名为“巧力寸劲”。所谓“巧力”即指手法的技巧力,是与蛮力,浊力而言,须经长期的习练和临床实践才能获得;所谓“寸劲”指短促之力。即所施之力比较快速,能够充分的控制扳动幅度,作用的快,消失的也快,做到中病即止。
 4、扳动发力的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如发力时机过早,关节还有松弛的运动余地,则未尽其法;如发力时机过迟,关节在极度伸展或屈曲,旋转的状态下停留时间过长,易使松弛的关节变得紧张,而不易操作。若用力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用力过大,则易导致不良反应。
(三)临床应用
扳法具有舒筋活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整复错缝等功效,适用于脊柱以及四肢关节等处。
主要用于颈椎病、落枕、环枢关节半脱位、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小关节紊乱、四肢关节外伤后功能障碍等病症。
具体扳法的临床应用见操作部分。
(五)注意事项
1、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超越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扳动,容易使关节自身及附着于关节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对于脊柱而言,属半关节性连接,其中椎管内有脊髓。马尾及神经根组织。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于颈,胸部做扳法时,尤其应加以注意,决不可逾越其生理活动范围。
 2、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所谓粗暴用力,是指操作时手法粗糙,无准备动作,不分操作过程的阶段性,入手即扳,且扳动时所施力量不知大小,不能有效控制。所谓蛮力,是指所施扳法力量有余而灵巧不足,能发而不能收,呆板笨拙。简而言之,施用暴力和蛮力,是不得手法要领。未掌握手法的技巧力,不懂“巧力寸劲”之故。其后果轻则患者不适,重则造成损伤,而发生推拿医疗事故。
 3、不可强求关节弹响。在颈。胸及腰部施用扳法,操作过程中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是关节弹跳或因扭转摩擦所发出的声音,一般认为是关节复位。手法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未能出现这种响声,也不宜过于追求。若反复扳动,易使关节紧张度增大,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4、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5、老年人伴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于骨关节结核、
骨肿瘤患者禁用扳法。
八、骶髂关节扳法
一、概述
(一)解剖特点:
1.脊柱与下肢联系的枢纽,是上身重力的传递环节。
2.在上身施力作用于楔形骶椎时,骶骨能往下移,骶骨向两侧分移,此趋势可牵拉周围肌肉和韧带,从而使骶髂关节更加紧密。
(二)骶髂关节病变类型:
1.骶髂关节炎:无活动畸形,只有疼痛。
2.骶髂关节紊乱: 移位1—2㎜ 疼痛,活动有受限
3.骶髂关节错位:明显移位2—5㎜ 疼痛,活动受限明显
4.骶髂关节半脱位、脱位
(三)骶髂关节错位假阳性:
1.L5、S1旋转
2.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脊柱呈“S”形→骨盆倾斜
(四)骶髂关节体格检查方法:
    1、“4”字试验
    2、床边试验
    3、单∕双侧屈膝屈髋
    4、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二、操作方法:
(一)仰卧位
1、直接按压骨盆法:术者双手重叠直接按压于患者患侧的髂前上棘;或请一助手用力拔伸患侧下肢,另一助手按压髂前上棘,医者双手靠于髂骨并使其旋转向后。
2、屈膝屈髋: ①直接往患侧髂前上棘按压
②往对侧按压
③被动伸直膝关节
3、前屈复位扳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放松。术者站于患者患侧,用一手臂托住患者小腿后侧,另一手扶住患侧下肢的臀部外上侧,以固定髋关节,而后逐渐屈曲髓关节和膝关节至最大限度,再将该下肢外展外旋,此时术者一手下按髂嵴,另一手抬时,两手协同同时用力作屈髋伸膝动作,并嘱患者踝关节作自行蹬空动作。
临床应用:此法能拉紧大腿后侧胭绳肌,使髂骨向后旋转,适用于骶髂关节半脱位(前脱位)。
(二)俯卧位
1、骶髂关节拔伸按压法
2、骶髂关节俯卧位后伸按压法
3、斜卧扳法:患者侧卧位,术者一手固定于肩部,另一手按压患者患侧髂前上棘突然用力,方法类似腰椎斜扳法。
4、足蹬手拉法:患者俯卧位,一手后伸抬患侧下肢,一脚踩于坐骨结节。
5、推送法:需两助手,一助手用力拔伸患侧下肢,另一助手按压髂前上棘,医者双手靠于髂骨并使其旋转向后。
6、牵抖法:俯卧位,在拔伸同时抖动患侧下肢,针对前(后)错位的骶髂关节使其回位。
(三)侧卧位
1、后伸复位扳法
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健侧在下。术者站于其后侧,一手托住患者大腿下端的前侧,另一手放于髂骨翼的背侧,向后牵拉大腿,使髋关节后伸,达最大阻力时,两手协同用力,一手向前推动髂骨翼,另一手向后牵拉,扳动髂骨,使其向前旋转复位。
临床应用:此法可拉紧髂腰韧带及股四头肌,使髂骨向前旋转,适用于骶髂关节半脱位(后脱位)。
2、骶髂关节后脱位扳法
操作方法: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健侧下肢略屈髋,使腰椎处于中立位,患侧下肢屈膝屈髋,足跟搁置于健侧下肢的胭窝部,使骨盆与床面成垂直状。术者一手按于患者肩部,另一手用掌根抵住患侧髂后上棘,在患者全身放松情况下,作脊柱扭转运动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协同用力,按肩之手稳定身体,同时按于骼后上棘之手作一个有控制的、突发性的、向前(患肢股骨纵轴方向)推压扳动运动,即可复位(图98)。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理筋整复、纠正错缝之功效,用于骶髂关节半脱位(后脱位)。骶髂关节半脱位、后脱位,也可通过推压髂骨沿躯体纵轴向上移动来完成。此时为了固定髂骨,患侧应向下侧卧,掌根接触部位,则改在髂骨的下端。
三、动作要领:与扳法一样。
四、注意事项
1、腰椎斜扳法与骶髂关节斜扳法区别:
〈1〉按压部位不同:腰椎斜扳法范围广,包括髂前上棘及其周围。
〈2〉发力方式: A、肩关节发力:针对上胸段及下腰段

B、髂后上棘发力:针对中下腰段

C同时发力
〈3〉作用不同:纠正或调整腰椎结构(错位)
  〈4〉腰椎斜扳法操作过程一般有“ 弹响”声。
2、骶髂关节前错位纠正及其锻炼方法:
1、纠正不良姿势: 1〉使腰部向患侧旋转
2〉跪位屈向患侧旋转
2、锻炼方法: 1〉吊双杠
2〉踢腿训练
3〉手按压踝关节,嘱患者两下肢对抗向上抬起
4〉医者向内对按双踝,嘱患者向外对抗
5〉患者两脚对抗内扣
三、伸屈法
(一)分类
伸屈可分为伸肩法、伸肘法、伸膝法、伸髋法、单屈髋法、双屈髋法、屈膝法、垫膝屈膝法。
(二)操作方法
1、伸肩法
操作方法:术者半蹲作骑马势,站于患者侧方,将患肢放于术者颈后,使其肘部恰好搭于术者肩上。术者两手围抱患者肩部,缓缓地站起,根据患者肩关节可能外展和前屈的程度,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持续2~3分钟,再放松,然后逐渐增大幅度,反复进行,3~5次即可。
    2、伸肘法
    操作方法:患者与术者相对而坐。术者用一手托住患肢肘部,并将患肢的手夹于术者腋下,另一手孩住患者的肩部,然后作推肩、抬时动作,使患肢肘关节伸直。
    3、伸膝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放松。术者站于患侧,以一手托住患肢小腿,使其小腿搁在术者前臂上,另一手夹住其膝关节上方,使患肢作屈膝屈髓运动,然后术者两手协同用力抬时作伸膝运动,即托扶小腿之手,作抬时动作,置于膝关节之手作向后推膝动作,使其膝关节伸直、井同时使患肢上举。患肢上举的幅度,根据病情以及患者能忍受的程度为度。
4、伸髋法
    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站于其身后。一手握住患侧之踝部,另一手按于其腰部,然后两手协同用力,将患肢向后牵拉,置于腰部之手同时向前推按,似拉弓状,如此一拉一放,可重复操作数次。
    5、单屈髋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患肢侧方,用一手握住患肢的下端(踝关节的上方),另一手捏住其足跟部,使患肢屈膝屈髋,然后术者两手同时用力,使其髋、膝、踝关节同时屈曲,并尽量使患肢大腿贴近其腹部。
6、双屈髋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托住其两足跟部,另一手扶住其膝关节前方,使两侧膝、髋关节作屈伸动作,达到一定限度后,术者可弹动性地推动膝部,逐渐加大屈髋的角度,使其大腿尽量贴近腹壁(图105)。
    另外,此法也可把托住足跟部之手改为托其臀部,使其躯体作前屈动作。此法也称为屈腰法。
     7、屈膝法(又称为屈小腿法)
操作方法:患者附卧位,术者站于患肢侧面,用一手握住其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抓住其跖趾部,然后使膝关节逐渐屈曲,增大弯曲的角度。
8、垫膝屈膝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屈髋。术者站于患肢侧方,用一手前臂垫置于膝关节后侧(腘窝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上部,然后作屈膝屈髋运动,达最大限度时,垫置膝后之手向前推压膝关节,另一手用力下压J、腿,作膝关节屈曲动作。此时常可听泵旷喀喀”的响声,表示手法成功。
(三)动作要领
1.动作幅度控制在生理范围内,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双手用力既要协同,又要讲究技巧。
    3.动作由慢到快,缓慢进行。
(四)临床应用
1.伸肩法法具有松解粘连,解除软组织痉挛或关节内组织的嵌顿以及滑利关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及骨折后遗症引起的肩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症。
2.伸肘法具有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肘关节僵硬、屈伸功能障碍等症。
3.伸膝法具有松解关节粘连,解除软组织的痉挛以及松解坐骨神经根粘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腰椎问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并配合腰椎后伸扳法和左右斜扳法治之。
4.伸髋法具有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解除软组织痉挛之功效。常用于腰椎小关节错位、腰椎问盘突出症,及慢性腰肌劳损、腰部僵硬等病症。
5.单屈髋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之功效。常与髓关节摇法配合使用,治疗髓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等症。
6.双屈髋法,不仅能促进髓关节的活动,还能改善脊柱的活动功能。具有松解粘连、解除软组织的痉挛,或关节组织的嵌顿及滑利关节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慢性腰痛,腰骰关节劳损,骰尾部挫伤、强直性脊柱炎、腰椎肥大,以及髋关节酸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
7.屈膝法具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之功效。多用于治疗膝关节酸痛、僵硬、伸屈不利等症。
8.垫膝屈膝法具有松解粘连、增大关节间隙、解除软组织痉挛或关节内组织的嵌顿及滑利关节之功效。多用于治疗膝关节酸痛、运动功能障碍。如慢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病症。
(五)注意事项
1.应用伸屈手法前,应首先了解各关节的正常活动度,要在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运用伸屈法。
2.对功能受限的关节,要充分估计其增大的幅度,然后运用缓慢、均衡、持续的力量,徐徐加大其可能增大的幅度。
3.增大的幅度,要在病人能够忍受的情况下进行,决不可使用暴力,或蛮劲作伸屈法,以避免加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甚至骨折、脱位等医疗事故。
4.做伸屈法之前,要明确诊断,排除伸屈法的禁忌症,如骨折、肿瘤、结核等疾患。                    
5.伸肘法操作时用力大小和伸屈的幅度,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决不可使用蛮劲。
6.双屈髋法
    1).操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弯曲的角度,幅度由小到大。
2).随着屈髋角度的增大,逐渐加大推送力量,不可使用暴力,力量应由轻到重。
3).作双屈髋法,同时可配合腰部左右摇动,即在保持患者躯体前屈位的状况下,托臀之手和扶膝之手协同动作,使其腰骰部作缓缓地左右摇动各数次。
    4).老年人腰椎骨质疏松,慎用此法。
7.屈膝法(又称为屈小腿法)
1).屈曲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也可视病情而定。
    2).动作应由慢到快,缓缓进行,不可粗暴。
四、拨伸法
(一)分类
拔伸法又名“牵引法”,“牵拉法”,“拉法”和“拔法”,为正骨推拿流派常用手法之一,包括全身各部关节,半关节的拔伸牵引:颈部拔伸、肩部拔伸、肘关节拔伸、腕关节拔伸、掌指关节拔伸、指间关节拔伸、腰椎拔伸、骶髂关节拔伸、髋关节拔伸、膝关节拔伸、踝关节拔伸。
(二)操作方法
1.颈椎拔伸法:包括掌托拔伸法,肘托拔伸法和仰卧位拔伸法三种。
    (1)掌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后。以双手拇指端和罗纹面分别顶按住其两侧枕骨下方风池穴处,两掌分置于两侧下颌部以托挟助力。然后掌指及臂部同时协调用力,拇指上顶,双掌上托,缓慢地向上拔伸1~2分钟,以使颈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持续牵引。
    (2)肘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后方,以一手扶于其枕后部以固定助力,另一侧上肢的肘弯部托住其下颊部,手掌则扶住对侧颜面以加强固定。托住其下额部的肘臂与扶枕后部一手协调用力,向上缓慢地拔伸1~2分钟,以使颈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持续的牵引。
    (3)仰卧位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置方凳坐于其头端。以一手托扶其枕后部,另一手扶托下额部。双手臂协调施力,向其头端缓慢拔伸,拔伸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使颈椎得到持续的水平位牵引。
     2.肩关节拔伸法:包括上举拔伸法,对抗拔伸法和手牵足蹬拔伸法。
(1)    肩关节上举拔伸法:患者坐于低凳上,两臂自然下垂。术者立于其身
体后方,以一手托握患肩侧上臂下段,并自前屈位或外展位将其手臂缓缓抬起,至120°~140°左右时,以另一手握住其前臂近腕关节处,同时握上臂一手上移其下。两手协调施力,向上缓慢地拨伸,至阻力位时,以钝力持续进行牵引。
肩关节上举拔伸法还可于侧卧位时操作。
(2)肩关节对抗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患侧。以两手分别握住其腕部和肘部,于肩关节外展位逐渐用力牵拉。同时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有助手协助固定其身体上半部,与牵拉之力相对抗。
(3)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     
术者下肢的足跟置于其腋下,双手握住其腕部或前臂部,徐徐向外下方拔伸。手足协调用力,使其患侧肩关节在外展位20度左右得到持续牵引,井同时用足跟顶住腋窝与之对抗,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使患肩内收,内旋。
3.腕关节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体侧。一手握住其前臂下端,另一手握其手掌部。双手同时相反方向用力,缓慢地进行拔伸。腕关节拔伸法还可以双手握住患者的掌指部,嘱其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以助手固定身体上部,进行持续拔伸牵引。
4.指间关节拔伸法:以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捏住患指未节,两手同时施力,相反方向拔伸。
5.腰部拔伸法:患者俯卧,双手用力抓住床头。术者立于其足端,以两手分别握其两踝部,向下逐渐用力牵引。在牵引过程中,身体上半部应顺势后仰,以加强牵拉伸的力量。
6.骶髂关节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患侧膝关节略屈,会阴部垫一软枕。术者立于足端。以一手扶按其膝部,另一手臂穿过其腘窝后,握住扶膝一手的前臂下段,并用腋夹住其小腿下段,再以一足跟部抵住其会阴部软枕处。然后手足协同用力,将其下肢下方逐渐拔伸,身体亦同时随之后仰,以增强拔伸之力。
7.踝关节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握住其患肢侧的小腿下段,另一手握足掌前部。两手协同施力,向相反方向牵拉拔伸。在牵拉拔伸过程中,可配合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
8.髋关节拔伸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双手抓住床边,或由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双手握住患肢的踝部或用腋下夹住踝关节平面以上部位,并屈时用前臂托住小腿后侧,握住对侧手臂下1/3处,另一手扶住患肢膝上,逐渐用力向下拔伸髋关节。
    9.膝关节拔伸法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患肢屈曲90”。术者站于患侧,用一侧膝部按住大腿后侧下端,用双手握其踝部,向上拔伸膝关节。
    或者患者下肢自然伸直,助手双手(或用肘部)抱住患侧大腿远端,术者双手握住小腿,两人协调用力,向相反方向持续拔伸。
10.踝关节拔伸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五趾端,两手同时运动,向后用力,逐渐牵拉、拔伸踝关节。
(三)动作要领
1.拔伸动作稳而缓,用力均匀而持续,方向相反。
2.在拔伸的开始阶段,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拔伸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牵引力。
3.要掌握好拔伸操作术式,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不同和施术部位的不同,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四)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整复关节、肌腱错位,解除关节间隙软组织的嵌顿,松解软组织粘连、挛缩等功能,适用于颈椎、腰椎以及四肢关节。多用于治疗四肢关节伤筋、错位、脱臼以及颈、腰椎关节、椎间盘的病变。
髋关节拔伸法,具有疏通筋脉、懈痉止痛、滑利关节之功效,多用于治疗髓关节酸痛、运动障碍等症。
膝关节拔伸法,具有活血止痉、滑利关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膝关节酸痛、运动不利等症。
(五)注意事项
1.不可用突发性的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
2.要注意拔伸的角度和方向。
3.在关节复位时不可在疼痛、痉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
五、背抖法
(一)操作方法
    术者与患者背靠背站立,双足分开与肩部等宽,用两肘部套住患者的肘弯部,然后弯腰屈膝,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脚离地,然后,首先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牵伸腰部脊柱片刻,再慢慢将患者身体略下滑,便患者病痛处对准术者腰骶部,作左右摆动,使患者腰部及下肢也随之作左右摆动(使错位的小关节和痉挛的肌肉得以松动)。在患者肌肉松弛,对运动的抵抗力降低时,术者再作一个突发的伸膝屈髋挺臀动作,并结合腰部颤动,使错位的小关节得以整复。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嘱患者肌肉尽量放松。
    2.腰部重力牵引,左右摆动和伸膝屈髋挺臀动作要相互协调,顺序操作,一气呵成。
(三)临床应用
    本法可使腰脊柱及其两侧伸肌过伸,促使扭错之小关节复位。主要用于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腰突症等疾病。
第八节  复合手法
一、推摩法:是由一指禅偏推法和指摩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手法;
二、推揉法:一指禅推法操作时结合拇指揉动的复合手法,称为推揉法;
三、推扳法:用手指紧按住肌肉,作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向前推压或向后扳拉的手法,称之为推扳法;
四、推颤法   颤法与推法相互配合运用的手法,称为推颤法;
五、腰背推按法   以双手掌交叉置于脊柱两侧(左手置右侧,右手置于左侧,掌根在内,指端向外),同时向反方向用力推而按之的方法,称为腰背推按法;
六、按揉法   按与揉相互配合应用的手法,称之为按揉法;
七、压揉法   压法与揉法有机相结合应用手法,称之为压揉法;
八、点揉法   点法与揉法相互结合运用的手法,称之为点揉法;
九、捏揉法   捏揉相和之手法,称为捏揉法;
十、握揉法   握法与揉法相互结合的手法,称为握揉法;
十一、掐揉法   掐、揉相互配合运用的手法,称之为掐揉法;
十二、勾揉法   勾法与揉法结合运用的手法,称之为勾揉法;
十三、拨揉法   拨法与揉法相互配合运用的手法;
十四、拿揉法   术者作拿法操作时,配合揉法一起施治应用,称之为拿揉法;
十五、搓揉法   在搓法操作时,配合揉法,称为搓揉法;
十六、提拿法   拿法结合上提动作的手法,称之为提拿法;
十七、拿抖法   拿法结合抖法的操作方法,称为拿抖法;
十八、牵抖法   在牵引的基础上,作抖动的方法,称为牵抖法;
 
第九节推拿流派
一、内功推拿流派
内功推拿是以自我锻炼配合整体推拿治疗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临床上以擦法作为主要的操作手法。
1、内功推拿流派起源:内功推拿是在锻炼“少林内功”以强身健体和武术锻炼之后进行整复活动的基础上,再加上对内外伤的治疗经验,经过历代辗转相传,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前辈马石起(1884~1941年)从师于山东济宁李树嘉,在二十年代就以内功推拿行医于上海,继有马万龙、马德峰、李锡九等前辈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内功推拿。
      内功推拿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经络循行、标本兼治的原则,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营卫气血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临床上通过“四诊”、八纲”以辨明疾病,审因求证,运用刚柔相济之功,循经络,揉穴道等手法施治于患者,达到法邪治病之目的。
2内功推拿流派的特点:强调整体观念,扶正强身,并要求患者练习“少林内功”的有关功势,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达到扶正法邪的功效。内功推拿以作用面积大和温通疏导经络作用较强的“擦法”,又称为“掌平推法”为主要代表手法,这一手法的特点在于取得温热深透的效果。同时结合其他一些手法,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套常规操作方法。
3、内功推拿流派常用手法:擦法、拿法(五指抓、捏拿)、点法(包括时压法)、分法、合法、扫散法、理法、劈法、抖法、搓法、运法、牵伸法、击法(掌击、拳击、小鱼际击法以及棒击法)等,以擦法作为主要手法。擦法操作时一般均加用冬青油膏或其他的递质等,其一有利于手法的操作,二防止破皮,三可提高手法的效应。
能较全面地反映内功推拿治疗的特色是一套“常规手法”。常规手法是以擦法、拿法、点法为主体,配合一些其他手法,在人体上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治疗的一组常用的操作方法,习惯上被称为“常规手法”。具有平肝健脾、和胃安神、温补胃阳的作用,以达到扶正达邪,解除疾痛之目的,适用于一些劳倦内伤、胸胁屏伤、头痛失眠、高血压、神衰以及部分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
4、操作步骤:分干及四肢部几个部分进行。
      (一)头面部
     1、五指抓头顶:患者正坐,两眼平视。术者站于患者左侧方,左手稳着前额,右手五指分别放于头部五经(中指督脉,食指、无名指放于膀脱经,大拇指、小指放于胆经),而后同时屈曲各指间关节,由前向后脑移动至颈结节,分两侧三指拿向下至颈部,3—5次。
    2、拿颈部:接上势,继而术者用三指拿法轻快地分别捏拿斜方肌的上部和左右胸锁乳突肌。
    3、推桥弓:继上势,术者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成八字形,四指置于颈部后起稳定作用,大拇指由翳风穴向下沿胸锁挛陕肌后缘作单方向抹至缺盆穴,成一直线。左右交替进行,各3~5次。
    4、扫散法:继而术者一手扶头部,另一手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成扇字形,并自然屈曲成90”,用大拇指偏峰放于率谷穴处,四指放于后脑的脑空与风池穴处,然后作耳上由前向后下单方向直线推动,以酸胀为度。左右交替约各30次左右。
    5、分法:术者用两手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四指放于头部两侧稳定头部,两大拇指由正中线向两侧别抹前额、眉弓、上眼眶、眼球、下眼眶、迎香、人中、承浆穴。
    6、合法:术者用两掌根由前向后抹于后脑两狈〕,然后内旋前臂,用小鱼际一掌根一大鱼际紧贴后脑向下转动,抹至两狈濒部。
  (二)胸背部
     1、擦前胸:术者站于患者左肌用手掌擦于胸前上部,由上而下至腹部(男女有别)。
     2、擦背部:继上势,木者转用右手擦于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再转用右手掌擦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重点大椎、命门、腰阳关以及八髎穴等)。
    3、转至用右手擦于胸前部,由上而下。
    4、擦两肺尖:术者站于患者后方,用四指擦两侧肺尖,同时点揉膻中、中府、云门等穴,以酸胀为度。
    5、擦胃院部:继而术者取坐位,手指井拢微屈,用后掌横擦胃皖部,以温热为度。
    6、擦胁肋部:术者站于其后,用双手擦两侧胁肋部,以温热为度。
 (三)上肢部
    1、拿上肢:接上势,用三指拿施于三角肌(内、外、后三束)、上臂(肽二、三头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
    2、点揉极泉、小海、曲池、手三里、都门、内关、合谷等穴。
    3、擦三阴三阳:掌擦法施于手臂内侧(三阴)、手臂外侧(三阳),以热为度。
4、理手背。
    5、勒手指。
    6、劈指缝。
    7、振拳面。
    8、捻手指。
    9、运肩关节。
    10、搓抖肩与上肢:左右上肢交替进行,继而重复头面部操作。
    11、振头顶(囱门穴)。
    12、振大椎。
    13、振命门、腰阳关、八髎穴等。
    14、拿肩井。
    15、搓背部。
 (四)下肢部
      患者取坐势,一侧下肢伸直置于术者大腿上。
    1、拿下肢:提拿大腿肌肉,内(内收肌)、前(股四头肌)、后内(半腥肌、半膜肌)、后外(股二头肌);小腿肌肉(小腿三头肌)。
    2、点揉脾关、梁丘、风市、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委中、承山、三阴交穴。
    3、擦下肢:擦大腿(前、内、外侧)、小腿(外、内侧)。
    4、摇髋、膝关节。
5、叩击两下肢(掌根、手掌、虎口、拳心等)由上往下,以酸胀为度。
6、搓两下肢        
7、抖两下肢。
常规手法注意事项:
    1.擦法(掌平推法)擦前胸时男女有别。
    2.手法操作,须根据疾病虚实,辨证施治。
    3.操作时患者取正坐位,头顶平,两目前视。
    4.术者须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5.操作时用力柔和、均匀、持久,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冲击破皮。
    6.胃皖部擦法,术者稍偏后,手掌微曲呈抱着状。
    7.拿法操作时,须用罗纹面,不可用爪甲内扣,动作连贯灵活、轻快柔和。
    8.取穴准确,点揉准确,快速而灵活。
内功椎拿常规操作从头面到腰骰,涉及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荣灌脏腑之功效。手法轻重,因人而异。体弱者,手法轻柔,体壮者,手法可略重,临床应用时根据不同疾病适当改变。治疗范围不仅包括伤骨科方面的疾病,还广泛应用于内科的虚劳杂病,妇科经、带诸症。
二、滚法推拿流派
滚法推拿是以滚法作为临床操作的主要手法来预防、治疗疾病和损伤的一种推拿方法。
       
1、滚法推拿流派起源:滚法推拿是本世纪四十年代,由丁季峰老先生在继承祖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一指禅推拿中的浚法(指间关节滚法)一掌指关节掠法,发展成为目前的掇法(掌背掖法),此法独树一帜,盛行天下。
    滚法推拿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结合有关的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础和临床经验作为实践的依据。
2、滚法推拿流派的特点:滚法是本疗法中的主要手法,其操作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严格规律,依靠前臂的摆动,带动腕关节的伸屈动作,来促使手掌背部在人体体表部进行连续不断的来回滚动。由于腕关节伸屈的压力较大,因此对人体刺激力量也较强(也可减轻腕关节伸屈的压力而调节刺激力量的强度,以适应某些病理上的需要)。在进行这种手法操作时,有近一“半以上的掌背部接触在人体体表上,所以它不但刺激力量强,而且刺激面积也较大,这是捷法操作所具有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就易于使刺激的影响深透到肌肉深层而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它可以加强对经络的感应而提高经络对血气运行流注的动力,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平衡阴阳,懦调筋骨,更重要的是它能影响肌肉最基本的特性,从而对肌肉痉挛、强直和粘连等病态,有着很好的恢复和改善作用。经络功能失常,肌肉组织各种病态的形成,是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因此,按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正确适当地配合各种辅助手法以及被动运动等,对有些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软组织损伤,能提供富有成效的治疗。
3、滚法推拿流派常用手法:有滚法、揉法、按法、拿法、捻法和搓法六种手法的操作,并配合被动运动以及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性运动。“捺法”是本疗法中的主要手法,适用于人体的颈、肩、背、腰、臀及四肢部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揉法”分为大鱼际揉法以及拇指揉法,适用于头面部及胸胁部位,是治疗头痛、口眼歪斜及胸胁痛的主要手法,并能缓和软组织浅表部位尖锐敏感的疼痛,减轻局部的肿胀。按法、拿法、捻法、搓法是根据病理变化和患者的部位不同,进行配合的辅助手法。“被动运动”是在手法操作过程中,根据病情,对患部关节进行配合的各种被动动作。“自主性运动”是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旨在增强患部肌肉力量的功能锻炼的活动。各种手法在被动运动正确适当的配合下,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儒调筋骨、滑利关节,消除运动障碍,促使功能恢复正常的作用。
    为了能充分发挥滚在临床治疗中的特长,使其对人体所形成的刺激,不但持久有力,而且更富有柔软性,才能在安全舒适的基础上,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必须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要求,通过严格的锻炼来提高捷法的操作技能,否则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手法生硬,刺激过强,就易于使患者肌肤思到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引起其他各种不良反应,延缓病变的恢复,所以,掌握手法刺激的柔软性,是搽法在临床操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领。
4、滚法推拿流派适应症: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各种急慢性关节疾病,腰部疾病,腮鞘炎,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胁痛、头痛,颈、肩、腰、背、臀以及四肢关节等各部分的扭挫伤。此外,也适用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马蹄性足等畸形的治疗。
    下列各种情况均属滚推拿的禁忌症:骨关节结核,未愈合的骨折,体质极度虚弱或伴有严重内科疾病,难以忍受手法压力的刺激,局部急性炎症,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急性或恶性肿瘤等。
三、一指禅推拿流派
一指禅推拿是以一指禅推法作为临床操作的主要手法来治疗、预防疾病的推拿方法。
    1、一指禅推拿的起源:“一指禅”是佛教禅宗派的用语,意为万物归一。一指掸推拿历史悠久,现广泛流传的一指禅推拿,相传是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南李鉴臣前辈客留扬州时传授。李先生精于医道,博采众家,独树一帜,擅长一指禅推拿。其门人丁风山(道名,原名丁水春,江苏扬州西门人,约1842~1915年),一生勤学苦究,颇得李氏之真传,发展了一指禅推拿,在江浙两省颇负盛名,先行医72载,后至上海开业。1915年赴杭州出诊时,因暴中而卒,享年73岁。直接师承丁凤山前辈一指禅推拿的门人有王松山、丁树山等十余人。王松山前辈(公元1870~1962年),江苏扬州人,师从丁凤山先生,尽得其传,学成行医于扬州、宁波、杭州、镇江、汉口等地,享有名望,后中年迁沪,术更深湛,常对学生说:“学习一指禅推拿,起初要与师合,经后要与师离,与师合能尽得师传,与师离,则能兼收各家之长。”可谓深得学习之窍矣。前辈朱春霆、王百川、王纪松先生是一指禅第四代传人,目前上海一指禅推拿是第五代传人,己培养了大批的后生,从而使一指禅推拿后继有人。
     一指禅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诊察手段,强调审证求因,因人而治,因病而治,因部位而治;临床上操作时遵守“循经络,推穴道”的原则。
    2、一指禅推拿的特点:一是强调手法柔和、深透,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特别强调以柔和为贵,其主要手法和辅助手法配合默契,动作细腻,“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因此一指禅推拿的前辈非常重视功法的锻炼,要求学者首先锻炼“易经筋”和在米(沙)袋上苦练基本功,以求得强壮的体魄与手法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人体操作训练,使手法技术日趋成熟;特点之二,是取穴准确,用大拇指的指峰、罗纹面或者偏峰施治于一定穴位,因其接    触面积小、压强大,加上持续而有节奏的操作,故对全身各部穴位都能力透;特点之三,是适合施于头面、颈项、肩背、胸胁、院腹及四肢等部位,没有副作用,安全面舒适。
    3、一指禅推拿常用手法:有一指掸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滚法(指间节滚法)、捻法、抄法、搓法、缠法、揉法、摇法、抖法等十二法。其中一指禅推法是主要手法,其余都是辅助手法。
     4、一指禅推拿适应症:比较广泛,无论是内因、外因或者经络形体的疾病,一般都能治疗。尤其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如头痛、失眠、眩晕、劳倦内伤、高血压以及月经不调等症;胃肠道疾病,如胃院痛、胃下垂、久泄、便秘、肠粘连等病症;骨伤科疾病,如漏肩风、颈椎病、腰痛、膝痛、关节酸痛等病症;也适用于小儿疾病,如婴儿泄泻、遗尿、小儿肌性斜颈、近视、小儿麻痹症等病症。
第九章  推拿介质与操作训练
所谓介质(又称递质),就是在手法操作之前,先在皮肤表面涂上具有润滑作用,有能增强手法作用的物质。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膏摩”的记载,后经医家不断发展,被广泛地运用于预防与治疗疾病中,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介质的作用
手法操作时应用介质,除了利用并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外,尚可增强手法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润滑作用,以保护患者皮肤,防止造成皮肤的破损。
二、介质的种类
手法临床治疗中,在运用手法的同时,常应用各种介质,既有单方,也有复方,又有药炭、药膏、腰散、药酒、油、清水、姜汁等,现介绍几种较常用的介质。
1、药膏:用药物加适量的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如冬青油膏;
2、药酒: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如葱姜水、薄荷水、麝香正骨水等。一般冬秋季节多用葱姜水,以温通发散;春夏季节多用薄荷水,以辛凉解表。
3、油质,如红花油
4、滑石粉,一般在夏季应用,由于夏季易出汗,在出汗部位操作手法,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局部敷以滑石粉,可保护患者和医者皮肤;
5、水,即清水,有增加清凉、退热和防止手法操作时皮肤破损的作用。
第四节 人体各部常规操作训练
人体操作训练是一门手法综合性的训练方法。要求操作者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手法在人体各部位的运用,并能正确地刺激各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同时还要求作者必须熟练手法操作的顺序,及各手法之间 的连接以及手法的变化要动作协调自然。
一、            头面部操作
(一)仰卧位操作
1.      体位:患者面朝天而卧,自然放松,术者坐于其右侧或头顶后侧。
2.      取穴:印堂 太阳 头维 攒竹 睛明 鱼腰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 迎香 地仓 颊车 下关等
3.      手法:指揉法 大鱼际揉法 指摩法 指尖击法 指按法 抹法 推法等
4.      操作步骤
(1)    中指揉印堂(手法操作用力轻柔,手法频率不宜太快,摆动幅度要小)
(2)    大鱼际揉前额与面颊部。由印堂=神庭,前额正中=左右太阳 太阳→下关至颊车 下关至地仓 下关至迎香 下关至太阳(操作时,腕关节要放松,揉至下关后,沿下颌骨向下经颊车,揉至地仓,反折回下关,沿颧弓下缘揉至迎香,反折回下关,再沿下关揉至太阳,来回往返数次。左右同之,后双手同时揉两侧太阳穴)
(3)    双中指揉按两侧颊车 下关 迎香 太阳等穴(操作时,手法要求轻柔缓和,以揉带按,以酸胀为度)
(4)    按眼眶 用双手大拇指同时分别按两侧攒竹 鱼腰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按而留之,以酸胀为度)
(5)    揉眼眶 用手中指端或食指 、中指端以及大拇指和食指端分别揉按两侧睛明穴(手法要求轻松灵活,以酸胀为度)
(6)    按印堂至百会  用大拇指罗纹面从印堂按至百会(按而留之,依次移动)
(7)    按前额正中至头部两侧 印堂太阳上星头维(用双手大拇指罗纹面分别向两侧按压)
(8)    四指分揉头部两侧(用双手四指分开微屈,分别按揉头部两侧)
(9)    抹前额 沿眼眶 迎香 人中 承浆(用双手拇指的罗纹面由印堂向上抹至上星,再从前额正中依上 中 下三部抹向头部两侧,而后沿上眼眶下眼眶 眼球抹向太阳 沿鼻翼边抹迎香 沿手口唇 下口唇抹人中 承泣)
(10)摩前额与面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分别摩前额以及周游面颊部)
(11)直推前额与面颊(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直推,从前饿横中直推至头部两侧以及面颊几下颌部)
(12)指拍前额与面颊部(用双手四指指面轻轻拍打前额与面颊部)
(13)指击前额(用双手四指指端轻轻扣击前额以及两侧太阳穴)
(14)大鱼际抹前额与面颊部(用双手大鱼际,由印堂抹向上星,由前额正中抹向左右太阳,而后单手大鱼际由地仓抹向下关 由迎香抹向下关 由太阳抹向下关 左右同之)
(15)侧掌扣击前额至百会(用授首侧掌轻扣击前额,走由来回移动 后由前额轻扣击至百会穴处)
(16)按拿肩井(用授首大拇指指端分别按揉肩井,而后拿双肩井以及肩部两侧)
(17)拳心扣双肩(用双手拳心分别扣击两侧肩部)
(二)坐位操作
1体位:患者端坐,全身自然放松,头稍微后仰 术者站于其前侧方
2.取穴:印堂 太阳 头维 百会 率谷 桥弓 下关等
3.手法:偏峰推法 指间关节滚法 分法 合法 扫散法等
4.操作步骤
(1)    指间关节滚法头部督脉 胆经
(2)    大鱼际揉前额 面颊部
(3)    五指拿头顶 风池 颈项部
(4)    推桥弓(左右各30次)
(5)    分推前额 眼眶 迎香 人中 承泣穴
(6)    扫散法(左右各30次)
(7)    合法
(8)    掌推后脑
二、            颈项部操作
(一)体位
患者去俯坐位,全身放松 呼吸自然 术者站于其后侧方
(二)取穴
  风池 风府 天柱 大椎 肩井 等穴
(三)手法
  滚法 跪推法  拿法 按法 揉法 弹拨法等
(四)操作步骤
1.      跪推法沿风府至定喘的华佗夹脊
2.      滚法沿风府至定喘,风池至肩井(走由两侧,来回往返数次)
3.      滚法操作时配合作颈部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以及左右旋转等动作
4.      大拇指按揉颈项部两侧肌肉以及颈椎。沿风池至肩井 风府至大椎穴(用栓大拇指分别按肩井穴)
5.      提拿风池 颈项部两侧肌肉以及胸锁乳突肌
6.      弹拨颈项部两侧大筋
7.      拔伸颈椎(主治拔伸法或屈肘拔伸法)
8.      扳颈椎(环枢椎扳法 颈椎左右斜扳 颈椎定位扳法)
9.      扣击颈项部两侧肌肉(小鱼际击法 指尖击法以及扣法)
10.  拍击颈背部
11.  擦颈项部(用手掌横擦大椎穴 用小鱼际直擦颈椎 用掌根直擦颈项部两侧肌肉)
12.  拿肩井 点缺盆穴
13.  拳背振大椎
14.  搓揉肩背部
三、            肩与上肢操作
(一)体位
患者端坐,一上肢外展,放置于术者大腿上,即若放松 术者站于其侧方,一足踩于凳子上,取屈膝屈髋位
(二)取穴
肩腢 肩内陵 肩外陵 天宗 曲池 手三里 极泉 小海 内外关 合谷等
(三)手法
滚法 一指禅推法 按法 拿法 摇法 扳法 搓法 抖法
(四)操作步骤
1.      坐位操作
(1)    滚法施于肩关节前侧外侧至上臂内侧(肱二头肌)至肘内侧至前臂内侧(屈肌群)至腕内侧
(2)    滚法施于肩关节后侧外侧至上臂外侧(肱三头肌)至肘外侧至前臂外侧(伸肌群)至腕背侧至掌背至手指背,本别滚各手指背
(3)    滚法操作时,同时配合作肩部外展 内收 前屈 后伸 内旋 外旋 前上举 后弯等被动运动,以及肘部的伸屈 旋转别动运动和腕关节的伸屈 左右侧弯等被动运动
(4)    拿肩部三角肌(内束 外束 后束)至拿上臂内侧(二头肌)外侧(三头肌)至拿前臂桡侧(伸肌群)前臂尺侧(屈肌群)
(5)    按揉肩耦 极泉 曲池 手三里 小海 内外关 合谷
(6)    摇肩关节(托肘摇肩法 扶肘摇肩法 握手摇肩法)摇酌关节 摇腕关节 摇掌指以及指间关节
(7)    捻手指(从大拇指捻至余指各关节)
(8)    理手背 手指
(9)    劈指缝
(10)振拳面
(11)运肩关节
(12)搓肩关节以及上肢
(13)抖上肢
2.      卧位操作
患者先取俯卧位至侧卧位至仰卧位。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医生站于其侧方
(1)    首先采用俯卧位。滚法施于肩后侧(冈上肌,冈下肌 圆肌 三角肌后侧束)至上臂后侧(肱三头肌)至前臂外侧(伸肌群)至腕背至手掌背至手指背(分别在各手指背侧施滚法)
(2)    并配合作肩关节外展 后弯等被动运动
(3)    采用侧卧位  滚法施于肩外侧(三角肌外侧束)至上臂外侧至肘外侧至前臂外侧
(4)    并配合作肩关节前屈 上举 后弯等被动运动
(5)    采用仰卧位 滚法施于肩关节前侧(三角肌内侧束  胸大肌等)至上臂内侧(肱二头肌)至肘内侧至前臂内侧(屈肌群)至弯内侧
(6)    并配合作肩关节的外展 内收 旋前 旋后 前屈上举等被动运动;肘关节伸屈 旋转被动运动
(7)    按揉肩耦 肩内陵 肩井 天宗 肩外陵 曲池 手三里 内关 合谷 阿是穴
(8)    拿三角肌(内 外 后束)至上臂内外肌肉至前臂内外肌群
(9)    摇肩关节
(10)搓肩关节与上肢
(11)抖肩关节与上肢
四、            腰背部操作
(一)体位
病人取俯卧位,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术者站于其侧方
(二)取穴
  肺腧 心腧 膈腧 肾腧 华佗夹脊 大肠腧 命门  腰阳关 八髎等穴
(三)手法 
滚法 一指禅推法 按揉法 点法 掌按法 肘推法 擦法 扳法等
(四)操作步骤
1.      滚法施于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掌指滚法施于华佗夹脊,自上而下,往返数次。重点部位:肺腧 心腧 肾腧 大肠腧
2.      滚法同时,配合腰部后伸 外展等被动运动
3.      大拇指按揉腰背两侧膀胱经诸穴(肺腧 心腧 膈腧 肝腧 胆腧 脾腧 胃腧 肾腧 大肠腧 八髎等)
4.      掌根揉腰背部两侧膀胱经。重点掌揉两侧肾腧(透热为度)
5.      掌按腰背部脊柱。由上而下,经返数次。
6.      肘推华佗夹脊  由上而下,用力要稳。
7.      腰背部二侧顺肌纤维方向施拍法,小鱼际击法。由上而下,来回数次
8.      擦法施于腰背部(用手掌横擦命门、腰阳关、八髎;用小鱼际直擦督脉;用手掌直擦腰背部二侧膀胱经)
9.      左右斜扳腰椎
10.  膝顶后伸扳腰椎
11.  要不旋转定位扳法(取骑马势)
12.  直腰旋转扳腰椎(取端坐位)
13.  扳胸椎(扩胸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术)
14.  拳背振命门 腰阳关 八髎
五、            胸腹部操作
(一)体位
仰卧位
(二)取穴
天突 华盖 膻中 中脘 下脘 气海 关元 中极 天枢 大横穴等
(三)手法
大鱼际揉法 偏峰推法 掌指按法 掌根揉法 摩法 振法分推法等
(四)操作步骤
1.      大鱼际揉胃脘部。并可顺升结肠至横结肠至降结肠方向移动
2.      指或掌按中脘 气海(顺呼吸而按)
3.      掌揉中脘 气海
4.      指摩中脘 气海
5.      掌摩腹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同时可配合腹部托法
6.      配合腹部抄法
7.      指振中脘
8.      掌振少腹部
9.      分推腹部
六、            下肢操作
(一)体位  病人取俯卧位 仰卧位 双下肢伸直放松,呼吸自然。术者站于取侧方
(二)取穴   环跳 居廖 风市 委中 承山 昆仑 足三里 阳陵泉 裨关 梁丘 血海 膝眼等穴
(三)手法  滚法 拿法 按揉法 肘压法 点法 肘推法 拍法 击法 扳法 等
(四) 操作步骤
1.      俯卧位,滚法施臀部至大腿后侧至国窝部至小腿后侧至足跟
2.      患侧下肢作髋关节外展 外旋 并屈膝位时,滚法施于臀部至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
3.      同时配合作髋关节后伸 外展以及旋内 旋外等被动运动,膝关节伸屈运动以及踝关节背屈运动
4.      按环跳 居廖 大腿后侧 外侧 委中 承山
5.      肘推大腿后侧,由髋很问到国窝部
6.      拍法(小鱼际击法 掌根击法 拳心击法)施与于大腿后侧外侧至小腿后侧外侧
7.      掌推大腿后侧值小腿后侧至足根
8.      仰卧位 滚法施于大腿前至小腿外侧
9.      患下肢髋关节外展 外旋 并屈膝位时,滚法施于大腿内侧
10.  同时配合作“”被动运动,髋关节旋转以及外展等被动运动
11.  拿大腿前(股四头肌)至大腿内侧(内收肌群)至大腿后侧(股二头肌 半健肌 半膜肌)至小腿后侧(小腿三头肌)
12.  勾揉委中承山,按揉足三里 阳陵泉以及昆仑学
13.  摇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14.  拔伸骶髂关节
15.  直腿高举扳法
16.  搓抖下肢
附:膝关节操作
1.掌指关节滚法施于膝周,沿髌骨边缘移动
2.      滚法施于病上缘,向下滚动;施于髌下缘,向上滚动
3.      掌揉膝眼
4.      大拇指按内外膝眼
5.      摇髌骨
6.      一指禅推揉膝眼
7.      掌根扣击膝眼
8.搓、抹膝眼
 
       第五节    保健推拿手法
1、开天门 推坎宫 揉振太阳 揉颞区 按揉振从印堂至神庭 鱼际揉前额 蚂蚁上树 指背擦额头 指击额头 捶头 侧击头部
2、揉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晴明 揉眼眶 推眼眶 捏眉毛 振攒竹 推睫毛
3、擦印堂、鼻梁 揉迎香 揉人中、地仓、承浆 推口角
4、揉下巴 揉颊车 推下巴  揉振廉泉 四指拨脸 揉脸
5、按揉振 神庭至百会、百会至率谷 振头顶 拿五经干洗头 扫散 拔振头发 拍头
6、揉听宫、翳风 推耳周 擦耳朵  拉耳 小指揉振耳孔 鸣天鼓 指击耳背
7、揉桥弓 推桥弓
8、揉风池 揉风府 拿颈椎二侧 抖颈椎 左右抖 拿肩井、肩关节揉推振肩部 摇头 拔伸 斜扳颈椎 抖心俞至风池
9、揉振中府、膻中 分推 拿胸肌 揉拨 推按肩 拍击
10、双手拿上肢 单手拿内外侧 按揉肩髃、曲池、手三里、内外关、合谷、少海、(拨)极泉滚上肢内外二侧 拨筋 横推上肢  搓上肢抖上肢 甩上肢 摇肩、肘、腕关节 击掌 抖腕 按推手掌掌心 横竖推擦手背 静脉挤压 捻手指 拔手指 拍击上肢
11、拿揉摩推腹 搓抖 拿肚角 鱼际揉 振腹
12、拿下肢外上内侧 按揉按阳陵泉、丰隆、昆仑、梁丘、血海、内外膝眼、足三里、解溪、阴陵泉、三阴交、太溪 滚下肢拨筋 推下肢 搓下肢 抖下肢 屈膝屈髋摇伸下肢  拿按振推小腿后侧 按揉抓推转捶髌骨  拍击下肢
13、拿五经 干洗头 扫散  拍头 按揉风府、风池、颈椎二侧 拿颈椎、肩井、肩关节 揉肩井、大椎、肩外俞、肩贞、天宗推振腰部
14揉推肩胛 拿风池至臂月需 拿振肩井 拿腰臀 按拨腰背 指按揉风池至八髎、风府至长强掌按、指间关节按揉大抒至八髎 肘按揉腰眼环跳 滚并滚腰背 拨筋 推腰背 擦闪腰背 振腰背 热敷腰 捏脊 蚂蚁上树 拍击马蹄声腰背 斜扳腰椎
15、拿腰腿 指掌按揉肾俞、大肠俞、腰眼、跌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滚腰腿 拨筋 推下肢 搓下肢 单(双)大腿后伸摇 屈膝伸直 拍击下肢
 
第十章 推拿治疗学
第一节推拿治疗总论
n骨伤筋伤科疾病治疗
n内科疾病治疗
n妇科疾病治疗
n五官科疾病治疗
n小儿科疾病治疗
“筋骨整体观”
n软组织病变造成的脊柱与四肢骨关节整体动态功能改变认识不足;手法治疗时,注重关节大法,轻视松解类手法的应用,只认识骨关节空间位移效应作用,对脊柱和四肢骨关节B法可以缓解或消除软组织内本体感受器的病理性神经电信号传人的内在机制存在片面都是不可取的。
n因此,基于“筋骨整体观”和推拿学科特征,在学习推拿治疗骨伤科疾病部分的内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n1.骨关节、椎间盘与软组织病变损伤是骨伤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骨关节#盘退变固然可增加软组织损伤的机会,软组织损伤病变同样因其影响脊柱和四肢骨关5定和运动功能,而达到加速脊柱和四肢骨关节、椎间盘的退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f织损伤在骨伤疾病的急性发病机制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n2.在骨伤疾病影像学检查中,不仅要观察骨结构和椎间盘组织异常病变的局部器B变,同样要重视因软组织病变、骨结构及节段稳定性下降所产生的脊柱和四肢骨关节8能性的形态改变,如倾斜、旋转、滑脱等现象。临床上许多问题往往并不因骨质增生而而由软组织病变、骨结构及节段失稳所致,不能仅凭影像学诊断下结论。
n3.骨质增生和关节错位是随年龄增长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和机体适应性代偿表现,g起附近软组织损伤及产生压迫刺激时,才会导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发生。关节运动手拄可以产生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空间位移效应而发挥治疗作用,同样也可以消除或减轻关5肌肉、筋膜组织内的本体感受器发放病理性传人感觉冲动,从而治疗疾病,整骨可以松解手法虽然主要作用于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但手法实施的结果,因为同时五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的稳定性、骨结构及节段运动的协调性,又可恢复和加强脊柱和四几节的运动功能,故理筋同样整骨。
n4.在推拿手法的运用上,需要明确的指征,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运动类手法不可滥月免因反复使用而进一步损害其稳定性。反复地对脊柱和四肢骨关节应用调整手法,必奔成维持其内源性稳定的韧带组织出现儒变效应,更加松弛,以致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的蒿进一步下降,而影响疗效。
n        明确了骨伤科疾病的诊断,运用推拿治疗时,应遵循一松解,二调整的原则。刺激类放松手法可松解肌肉的紧张度,改善软组织的力学特性;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调整类手法可解决同一关节平面的异常位移(包括前、后、左、右向的水平位移及左右向的旋转位移),也可解决不同关节节段的成角位移。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调整类手法除了对目标作用节段具有确机械效应如整复关节错位,在脊柱可改善压迫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空间关系、调整椎间引隐窝内径等作用外,由于改善了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的整体曲度和承重力线,改变了不r的应力分布,从而可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
 在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调整类手法的具体运用时,要降低手法调整阻力,提高手法成功率,可采用以下途径:
n1.降低肌肉紧张度;采用卧位操作,有利于减轻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运动肌群的负荷低其紧张程度;或在坐位操作时,使患者处于有利于运动肌群尽可能放松的状态,通过变换使关节的主要肌群处于放松状态,均可降低肌肉张力;以及在应用脊柱和四肢骨关整手法前,采用软组织松解手法来减轻疼痛及缓解保护性肌紧张,使手法操作区肌肉张力降低到最低限度。
 
n 2.适当分离关节面,人为调整关节受力点:对需要调整的关节进行拔伸,有助于增加关节间隙,降低关节面的接触压力;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增加调整目标关节的水平角度,如屈伸、左右侧屈或旋转关节,人为改变关节受力点,以降低关节被动运动的负荷,就可在较小的手法力下顺利地完成手法操作。
 
n 3.适当紧张韧带、关节囊等胶元组织:来自胶元组织的被动牵拉张力,特别在脊柱来自脊柱后部结构韧带和关节囊的牵拉张力有利于降低关节接触压力和摩擦力,而其扭转应力。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则是引起关节复位的直接动力,故在脊柱手法操作方式的设计上应考虑这些有利因素。中医正骨手法把“拔伸”作为其他手法的基础,正是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4.正确的运动和施力方向:要使脊柱和四肢骨关节调整手法达到以最轻巧的力来实现整复操作,必须要深人研究脊柱和四肢骨关节的关节运动力学,研究不同节段、不同运动轴向的瞬时运动中心和轨迹,并以此作为设计手法操作和改进手法操作的依据,就能将关节运动手法的阻力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最佳功效。
   在临床推拿治疗骨伤科疾病中,恰当的运用脊柱和四肢骨关节推拿手法,应符合安全有效、简单、省力、规范的标准,如此,我们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便可以具备更多的选择。
 一、适应症:
n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伤、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许多疾病,尤其在伤科中应用最广,疗效突出,现将伤科推拿的适应症介绍如下
n (—)间接暴力和慢性劳损引起的软组织损伤。
n(二)直接暴力导致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
n(三)骨关节细微错动。
n(四)骨性关节炎+
n(五)骨折后遗症
 
n二、禁忌症:
n推拿虽治疗范围广泛,副作用小,但也有一些疾病不适宜推拿治疗,现将推拿的禁忌症介绍如下
n(—)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状者。
n(二)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和瘀血严重者。
n(三)传染性疾病售急性炎症。如急性肝炎,结核病及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
n(四)严重的心,肺疾病及身体极度衰弱经不起推拿者。
n(五)各种恶性肿瘤。
n(六)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
n(七)手法部位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者。如烧伤、烫伤.各种溃疡性皮肤病等o
n(八)未愈合的骨折,脱位在固定期间,局部不宜推拿。 
n(九)孕妇及产后不久,不宜在腹部和腰骶部推拿,
n(十)有精神病疾患不能和医生合作者。
 
n三、注意事项:
n推拿治疗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n(一)辨证施法,严格操作。首先要诊断明确,辨证无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法。各种手法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做到心中有数。
n(二)治疗时要全神贯注。在治疗时态度要严肃认真,精力集中,认真操作,不可马虎或与旁人闲谈;并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反应。
n(三)手法力量要轻重适宜。手法力量是否得当,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治疗时即使选择的手法是正确的,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手法的强度,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急性损伤手法宜轻,慢性劳损手法可重一些。对慢性劳损患者,开始一、二次的治疗手法宜轻,以后手法可重些。在每次的治疗中,一般来说开始手法要轻,根据病情需要逐渐加重,治疗结束前,再次施用轻柔手法。手法的轻重程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程度而定,要避免手法过重,防止加重原有的损伤。
n(四)患者体位要安置得当。推拿前要把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体位上,使患者坐卧舒适,治疗部位肌肉放松。
n(五)医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一个合适的位置与步态,姿势有利于医生的发力和持久操作,随着操作手法的变换,体位也应随时调整。
n(六)医生双手要保持清洁。医生必须勤剪指甲,保持双手清洁。冬天治疗时,双手要保持温暖,以免治疗部位受到凉的刺激而引起肌肉紧张。同时可选择性的应用按摩介质。
四、推拿不当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
n推拿手法在临床作为治疗手段,对很多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在另一方面,临床也有可能由于某种意外的情况或施术不当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通常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两种情况:
n一、由于病人对手法治疗不够了解,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也可能因过敏体质接受手法后局部出现小片皮下出血,或因初次接受手法治疗后,在施术部位出现皮肤感觉过敏,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反应,应事先向病人解释清楚,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上述情况就可避免或很快适应。
 
n二、由于施术不当,动作粗暴,病人无法忍受而造成晕厥或局部皮肤破损,大面积皮下出血,甚至骨折脱位等医疗事故,这些因施术不当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n推拿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但若手法应用不当,或用力过猛,或患者体位不适,或精神过于紧张,也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
 
n1、晕厥:处理方法:出现后应立即停止手法,患者取头稍低位,轻者静卧片刻或服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重者可配合掐人中、老龙、十宣或送上级医院就诊。
n2、皮下出血:处理方法:发生后局部应停止手法,一般不必处理,若局部青紫严重者,待出血停止后可用缓摩法消肿散瘀。
n3、骨折,处理方法:立即停止应用手法,按骨折处理原则及时整复固定。
 
n4、烫伤:处理方法:立即停止湿热敷,轻者涂抹油剂,重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不必剪去表皮)。
n5、皮肤破损,处理方法:立即停止手法治疗,同时做好皮肤的消毒和保护,防止感染的发生。
n6、疲乏,处理方法:一般不需处理,患者休息片刻后即可恢复,亦可配合头面部手法操作。如推抹前额,抹眼眶,按揉太阳穴、风池、拿肩井等。
第二节 各  论
n    一、脊柱骨盆病变
骨伤筋伤推拿 
n颈 胸 部 病 症
n慢性颈肩背痛综合症
n颈肩背痛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颈肩背痛的经历。一般发病初起时,很少会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更不会想到需要及时治疗。等到病痛逐渐加重,疼痛发作的程度和发作的频率逐渐增大,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甚至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才会去医院就诊。此时治疗,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往往引起很多其他并发症。有些人本来可以通过早期保守治疗治愈的,但由于时间拖得太久,而不得不进行手术。因此,很有必要跟大家谈谈这个话题,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n一、病因:
n   1.长时间的不良工作体位如经常坐位性低头工作、阅读,长时间使用电脑等。某些职业,如银行职员、设计人员、司机、机械修理工、电工等,由于特定职业的需要,常常保持某一特定姿势,如果持续这一非自然姿势过久,势必造成这一群体肌肉韧带的长期不正常紧张状态,从而诱发疾病。
n   2.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如歪头写字、桌椅高度不适,长时间打牌、偏睡一侧、俯卧、扭腰而卧、枕头过高过低等均可造成颈肩部肌肉的劳损。
n   3.头颈、腰背部受撞击或软组织急性扭挫伤如坐车打瞌睡遇汽车急刹车或汽车突然减速、撞车引起闪伤、扭伤、撞伤等。软组织急性损伤未愈或治疗不彻底,均可出现慢性颈肩背痛。
n   4.动作不当自幼缺乏体育锻炼、体质瘦弱、气血亏虚的人,如突然做超重、过伸或过屈头颈及腰背的工作,也会产生。
n   5.诱发因素多在潮湿、寒冷气候、节气变化等外因刺激下诱发。
 
n二、临床表现:慢性颈肩背痛综合症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种:
n1.颈后肌筋膜综合征(又称慢性颈部肌痉挛)是以颈后肌疼痛、痉挛及僵硬等为重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常自觉颈后部僵硬、紧缩、压迫、沉重及疼痛感,致使颈部活动时感到不适。颈部较长时间静止不动,尤其晨起后,上述症状加重。活动颈部后症状减轻,但活动过度或疲劳又会使症状加重。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的深部酸痛、胀痛、钝痛或隐痛。一般无神经血管症状。本综合征发病缓慢且病程较长,持续数周至数月。也有因颈部受凉或过度疲劳而急性发作。体检时可在颈部触及硬结索,且有压痛。部位常见于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相交的凹附处。
n2.颈肩筋膜疼痛综合征(颈肩肌筋膜炎)这是由于致病因子侵犯了颈、肩及背部的纤维组织,引起该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由此而引起广泛的颈、肩、背部肌肉疼痛及痉挛等一组症候群。患者常感颈肩及背部广泛性疼痛,酸胀、沉重感及麻木感可向头部及上肢放射。疼痛常呈持续性、晨起较重,活动后可减轻。可因感染、受凉、受潮及过度疲劳等而加重。遇热常减轻。可出现颈部弹响感。体检可发现颈部肌肉紧张、压痛,压痛点常位于棘突及棘突旁的骶棘肌、斜方肌及菱形肌等。压痛局限,多无放射。
 
n3.颈椎病(颈椎综合征,又称颈椎骨软骨病)是指因椎间盘变性所致的颈椎骨、软骨、韧带等多种退行性改变,并累及颈背髓、神经根及血管等邻近组织。中、老年人常表现为颈、肩及臂丛神经痛。颈椎病分为几种类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其中颈型颈椎病,俗称落枕。由于病情复杂、内容较多,在此不予详述。
n此外,慢性颈肩背痛还包括:肩胛肋骨综合征、肩胛带综合征、颈枕神经痛、弹响肩胛、肩胛区疼痛综合征、肩胛背神经压迫综合征、肩胛提肌损伤等。
 
 三、治疗原则:
n        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有:推拿、整脊、针刺、理疗。采用推拿手法可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松解肌肉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在解除肌痉挛之后,再使用整脊疗法,使错位的颈椎后关节变位。如病情严重,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则往往配合牵引治疗。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可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n关节调整手法:  关节运动,关节调整.
n一般地,任何能减少关节关脱位并能恢复关节正常位置的治疗过程就可以认为是调整疗法。在操作上整脊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精确估计的控制速度、深度和方向的调整推挤手法。调整疗法通常与所听见的一种关节打开声(弹响声)相关联,但这个声音的存在并不能作为鉴定调整手法是否奏效的依据。调整手法包括特定的调整与一般的调整,特定的调整是包括把调整的力量尽可能地放在一个关节和复合关节的过里,而一般的调整则是用在那些需要大面积非牵引的那组关节上。另外,特定的调整还包括短杠杆接触的应用,而一般的调整则包括长杠杆接触或多重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在关节动员的操作中,更强调于关节运动的诱导,而不是一个突然加快的速度。 
n软组织手法的操作: 点穴术, 按摩、肌肉伸展术、内脏操等.
n软组织手法操作是一种应用施加压力来提高健康的物理过程,它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缓解肌肉痉挛;并促进循环和提高软组织的扩展性。整脊推拿疗法由于直接针对患部治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针对病根进行治疗的优势。相对于药物治疗而言,更具优势,且无副作用。当然,对于医生来说,则要求有较高的推拿、整脊理论和技术。
颈  椎  病
目的要求
(一)颈椎病按概述、大体解剖、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推拿治疗、注意事项及现代研究等内容介绍,其中重点介绍治疗部分。
扼要叙述颈椎病的定义。
【病因病理】直接和间接外力引起颈部急性损伤,急性损伤后继发往病变及长期劳损所致的退行性病变。
【临床表现】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症状综述。
【治疗】缓解痉挛、分解粘连、理筋整复、加强血液循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本病是由于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外伤或脊椎退行性改变而导致骨关节软组织损伤及颈段血管、神经、脊髓组织继发性损害。其特点是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复杂,病程漫长。轻者颈项僵硬、肩背酸痛反复发作,常因职业性长时间伏案工作(如电脑、财会、文员等),生活习惯不良(如睡卧高枕及卧床看书、看电视、睡沙发等)因素,造成病情逐渐加重,出现眩晕耳鸣、上肢麻木无力、下肢无力发僵、跛行、踩棉花感,重症者可出现高位截瘫或单瘫。临床上对颈椎病的认识是近几十年才逐步加深,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颈椎病的发病除老年性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外,职业性、习惯性造成颈椎劳损、失稳,特别是现代社会工作、生活方式改变,广泛使用电脑,延长伏案工作时间,容易造成青、中年人发病。因此,临床上十分强调针对病因的治疗和预防,特别是针对长期伏案工作者,纠正不良姿势,加强颈操锻炼,是预防和控制颈椎病的重要手段。
n一、    诊断依据:
n(一)临床一般情况及分期:
n颈椎病的发生多于职业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从事电脑、打字、财会等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者,或长期习惯于睡高枕、无枕、睡沙发、睡卧时看书看电视者。颈椎病早期发病(颈型)多见于青年人,少数姿势不良的青少年儿童亦可发病;随年龄增长颈脊柱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呈渐近性发展。颈椎病发病中期(神经型、血管型)多见于中年人,但近几年临床观察发现30~45岁年龄段发病率高,特别是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节奏快的白领人群。颈椎病发病后期(脊髓型)主要见于50岁以上,发病疗程较长,神经、血管、脊髓组织损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质量。
n(二)临床表现分型:
n颈型——颈项僵硬、疼痛,活动欠利,转动时有弹响声,常感睡枕不适,易发生落枕。颈项部畏风怕冷,或疲劳后加重。
n神经根型——急性发病呈颈肩臂疼痛或呈上肢放射痛,伴手指麻木感、夜间病重,影响休息;慢性发病呈颈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麻木感(肌无力或肌萎缩),持物无力易脱落。
n椎动脉型——颈项僵硬疼痛伴眩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甚至猝倒,多与头部后仰或摇头活动有关。
n交感神经型——除颈项僵硬不适外,常有偏头痛、颈枕痛、头昏沉、视力模糊、眼眶胀痛、干涩、睁眼无力、半身酸麻感、肢体发凉或灼热感,出汗异常、心律紊乱、血压波动及喘气、胃肠蠕动增加。
n脊髓型——四肢麻木、痛胀感、烧灼感,疼痛、发抖无力、持物不稳、步态不稳,如踩棉花感,易跌倒,甚至排尿排便困难。
(三)体征检查:
1.颈项部触诊:肌肉紧张,甚至痉挛,压痛明显,颈曲僵直、颈椎屈伸、侧屈活动度减小,常触及棘突、后关节囊部、横突偏歪或双侧不对称(病理性移位),并伴有明显压痛,椎旁常可触及结节状、条索状反应物,肩胛内上角处、冈上窝、斜角肌、斜方肌锁骨上下窝处常有压痛。
2.神经根损伤征:患椎棘突旁或关节囊部压痛伴放射痛,前臂、手部肌肉萎缩,皮肤感觉减退,腱反射改变。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椎动脉损害征:多见上颈段错位,第一颈椎双侧横突不对称,其他患椎有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和压痛,颈椎旋转后伸试验阳性。
4.脊髓损害征: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髌阵挛阳性,浅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阳性,温度觉、痛觉障碍。
(四)医技检查:
n1.X线平片检查:除反映颈椎退行性变化程度及范围外,①正位片及正位张口片可观察环枢关节,齿状突是否居中,有无颈肋及颈七横突过长,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狭窄。②侧位片可观察颈椎变直、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若颈椎骨关节紊乱,关节失稳则出现棘突偏歪,椎体旋转或偏歪,关节突、椎根切迹及椎体后像则出现双凸形、双凹形、双边形。椎间隙明显变窄或前窄后宽则提示椎间盘变性或破裂突出。椎体前后像骨赘及韧带钙化。③双斜位片可观察椎间孔的纵径和横径改变。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的骨质增生后突入椎间孔,以及椎体移位、滑椎造成椎间孔改变。④过屈过伸侧位片可观察椎间盘的弹性改变及前后纵韧带的保护功能,严重者可出现颈椎前后缘排列不齐、即滑椎现象。
n2.CT检查:能反映颈椎椎管狭窄,显示椎间盘破裂突出的髓核及其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程度;能排除肿瘤和炎症,能明确椎弓骨折和脱位,能观察颈椎先天性畸形情况。
n3.MRI检查:是判断颈椎间盘突出症或椎间盘变性的首选检查,能清楚显示髓核突出的方向和程度,以及对脊髓组织的压迫程度,能了解椎间盘有无变性。(在这方面明显优于CT检查)。能显示推体后缘骨刺及后纵韧带钙化对脊髓的压迫情况,对颈椎外伤和感染所引起的病变,能清楚地显示脊髓损伤的部位、出血、水肿、变性、坏死等情况,还能显示陈旧性脊髓损伤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如脊髓萎缩、空洞形成、胶质增生及纤维组织增生,这对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很大帮助。能明确排除脊髓肿痛、颈椎先天畸形及髓内动静脉的畸形。
n4.肌电图检查:判定脊神经根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并判定神经恢复情况和有助于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n5.椎动脉造影检查:主要可了解椎动脉有无畸形、迂曲、阻塞、受压、变细,以及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与颈部的关系(此可做为整复颈椎错位而改善椎动脉供血的依据)。
n6.经颅多谱勒(TCD),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能判断椎动脉血管,椎基底动脉血管,及脑动脉血管的结构和供血情况。
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n1、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n    (1)颈段脊髓肿瘤  病人可有颈、肩、枕、臂、手指疼痛或麻木。同侧上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出现软瘫),下肢为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出现硬瘫)。症状逐渐发展到对侧下肢,最后到达对侧上肢。受压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及运动障碍的情况,开始为布郎筛跨氏综合征的表现(在脊髓半侧损害时,伤部以下对侧痛觉、温觉消失),逐渐加重,最后呈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现象。鉴别点:1.X线平片显示椎间孔扩大,椎体或椎弓破坏;2.脊髓碘油造影,可显示梗阻部造影剂呈倒杯状,脊椎穿刺奎氏试验阴性;3.在完全梗阻的病例,脑脊液呈黄色,易凝固,蛋白含量增高。
n    (2)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当其侵犯皮层脊髓运动束时,表现为双侧椎体束受损,肌张力增高,浅反射显示,多为其它硬化症的前驱症状。鉴别点:1.无感觉障碍;2.腰穿奎氏试验通畅;3.脊髓造影无梗阻现象。
n    (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尚未明确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为脑运动核、皮层脊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受损害的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人的颈膨大部,起病缓慢。主要症状是:1.上肢肌肉萎缩性瘫痪,小肌肉受累尤著,手呈鹰爪形。这是因为脊髓前角细胞受累所致;2.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3.病变发展到脑干时,可发生延髓麻痹而死亡。鉴别点:1.无感觉障碍;2.脊髓造影无阻塞现象。
n2、神经根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n    (1)风湿病  (包括关节炎与肌肉筋膜炎)有颈肩痛、颈部活动受限及手部麻木等现象。鉴别点:1.有多发部位疼痛史;2.无放射性疼痛;3.腱反射无改变;4.麻木区不按脊神经节段分布。5.服用抗风湿类药物后症状可以明显减轻。
n    (2)颈肋综合征  为肩部下垂时,前斜角肌压迫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脉而产生的症状。疼痛可向肩、肘、手部放射,尺侧手指发麻。鉴别点:1.有血管症状,如手部发凉、发白或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2.X线片;正位片可提示,有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过长。
n    (3)心绞痛  颈椎病有左上肢或双侧上肢尺侧疼痛,同时合并有右侧胸大肌筋膜炎时,应与心绞痛鉴别,前者在压痛区局部封闭后可以止痛,后者则无肌肉的压痛点,发作时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心电图如有变化,服用硝酸甘油酯可以立即止痛。
n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n    (1)美尼尔氏症  又称发作性眩晕,是由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耳迷路积水,内耳淋巴系统膨胀、压力升高,致使内耳末梢感受器缺氧和变性所致。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脉搏变慢及血压下降等。鉴别点:发病与大脑机能失调(包括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被动)有关,而不是由于颈部的活动所诱发。
n    (2)内听动脉栓塞  突然发生耳鸣、耳聋及眩晕,症状严重而且持续不减。
n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相鉴别
n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这类病人发作时心前区疼痛剧烈,伴有胸闷、气短,且只有一侧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痛,而没有颈脊神经根刺激体征。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服用酸甘油类药物时、症状可以缓解或者减轻。
二、治疗
n(一)治则:疏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
n 推拿治疗是综合保守疗法中最重要手段,是普通型(颈椎病早期)的首选方法。也是颈椎病保健预防的重要手段,对神经根型的效果尤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推拿也有良好的疗效;对脊髓型见效慢,特别是骨赘或髓核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明显的有造成脊髓变性倾向的保守治疗疗效不显时,需及时考虑手术;对颈椎病中后期,推拿治疗能大大缓解病情,提高颈椎病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在临床诊疗中提倡综合治疗,可配合牵引、针灸、中药内服、外薰及各种理疗,以求最佳疗效。
n(二)手法:点、按、揉、滚、拿、摇、扳、擦法。
n(三)取穴:风池、风府、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曲池、合谷及颈肩背、上肢、下肢、头面部各穴。
n(四)操作:取正坐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
n1点揉以上各穴位,酸胀为度,每穴各半分钟:
n2按揉颈后正中线,颈脊旁0.5寸两条线至上背部,颈脊旁1.5寸两条线至项部至肩峰,及乳突开始沿两侧横突位置至缺盆穴3-5遍,使颈项肩背部痉挛的肌肉得以充分松解;
n3、 滚肩、背、颈项部,配合颈部被动活动;
n4、  拔伸,摇法。
n5、必要时定点旋转复位法.
n6、拿揉颈项部至肩部。
n(五)辨证加减(具体操作见总论)
n1.神经根型:加上肢操作;
n2.椎动脉型:去摇法,加头面部手法;
n3.交感神经型:加少林内功推拿常规法;
n4.脊髓型:四肢的推拿操作
n(六)注意事项
n1.手法要轻缓柔和,切忌暴力,理复手法要有的放矢;
n2.症状缓解既应开始颈椎医疗体操锻练,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n3.患者应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如低头工作太久,肩负、手提重物,卧看书报、电视、体位不正等,并应注意颈部保暖,低枕休息;
n4。颈椎椎医疗体操动作有6组:前后耸肩,前屈后仰,左顾右盼,回头望月,左右侧屈,伸头缩颈。练习动作节奏宜慢,幅度由小到大,每组动作10-30次,每次练习总时间在20分钟为宜。
n(二)枕寰关节失稳同上
n(三)脊柱后关节紊乱综合症同上
n(四)颈椎间盘突出症同上
n(五)腰椎间盘突出症同上
n【病因病理】
n内因——椎间盘本身退行性病变或发育上的缺陷。
n外因——外伤或受寒。
n【类型】
n1.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分;
n2.后突行,根据突出的部位分;
n3.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分。
n【临床表现】
n1.腰痛        2.下肢放射痛         3.腰部活动障碍
n4.脊柱侧弯    5.主观麻木感         6.患肢温度下降
n【治疗】  现访整复,以达到放松肌肉,拉宽淮间隙/松解伸经很粘连,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n 第三腰椎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顶点,活动度较大,其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的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当腰部活动时,第三腰椎横突遭受外力和牵拉力超过其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引起损伤,导致无菌性炎症反应,刺激邻近的臀上皮神经而产生腰痛和腰肌痉挛。
n一.      诊断要点;
n1.常有急慢性腰部扭伤史。
n2.腰部酸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疼痛有时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但不超过膝部。
n3.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反应非常敏感,往往轻触即刻引起强烈的触痛,
n4.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少数患者可为阳性,但加强试验阴性。
n 5。X线可无异常,部分患者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肥大,尖部密度增高。
n二.推拿治疗:
n1. 治则:疏筋通络,活血散淤
n(七)骶髂关节紊乱症同上
n(八)外伤性肢瘫同上
n(九)强直性脊柱炎同上
n(十)退行性脊柱炎同上
n(十一)退行性腰椎滑脱同上
二、脊周软组织病变
n(一)落枕同上
n 急性腰肌扭伤
n 慢性腰肌劳损
n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落    枕 
n  落枕又称为“失枕”、“痉挛性斜颈”,它是一种颈部软组织急性损伤的总称,多因睡卧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所致,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转头不利,轻者2-3天自愈,重者颈部活动受限,可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若经常落枕,常为颈椎病先兆。
n一、诊断要点
n1.疼痛:颈项和肩胛冈周围、上背部疼痛,以一侧疼痛多见。
n2.肌肉痉挛:受累区肌张力增高,常见于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菱形肌等。
n3.活动受限:颈项伸曲旋转受限,严重者颈项不能活动。
n4.压痛:患处可有明显压痛。
n5.X线检查:排除骨病、骨折、脱位等骨关节疾患,进一步明确诊断。
n6.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颈椎病、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相鉴别。
n二、推拿治疗
n1.治则:舒经通络,滑利关节
n2.手法:滚、按、拿、摇及扳法
n3.取穴及部位:风池、风府、肩井、天宗、曲池、落枕穴及颈项肩背部
n  操作步骤:
n (1 )  点揉上述各穴位,酸胀为度,并嘱其缓慢转动颈项。
n (2 )  滚项背及肩背部,待肌痉挛略缓解后,可配合颈椎屈伸,侧屈及左右旋转等被动运动,时间约为5—10 分钟。
n (3 )  斜扳颈椎关节(颈椎有压痛及棘突偏歪者用之)。
n(4)拿风池、肩井3—5遍以结束治疗。  
          辩证加减
n (1 )  外伤引起的落枕可加擦法和湿热敷。
n (2 )  风寒引起者,可拿风池  、肩井、曲池及加擦法和湿热敷。
  (3)滑模嵌顿可加颈椎拨伸法及定点扳法以整复错缝。 
n注意事项
n1.操作时,手法需柔和,切忌运用粗暴蛮力,被动运动要在生理范围内和患者能忍受的程度下进行。尤其是扳法,不要强求有弹响声。
n2.   嘱患者颈项处保暖,夏天避免汗出当风,以免风寒入络,导致发病。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中,不要睡高枕。
n3.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加用牵引疗法,亦可加热敷或理疗。
n4.   配合功能锻炼,嘱病员作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运动。
 
胸锁乳突肌损伤
n    (解剖生理)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强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受副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一侧肌肉收缩时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  常在头颈姿势不良时熟睡,颈肩裸露着凉或头部猛力扭伤所致。
n    2.症状  睡熟或扭伤后数小时,感觉颈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重者,可有肩背部酸沉疼痛。
n    3.检查  可发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常在该肌中上部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头颈向一侧扭转受限,且症状加重。
n    (手法治疗)
n    (1)推揉弹理舒筋法  病人正坐。术者立其后方,用一手大鱼际部推揉该肌数遍;用中指和无名指扣住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后弹拨(轻揉)数十次;而后,用拇指指腹顺该肌纤维方向施理筋手法数遍。
n    (2)托扶枕颌摇摆法  病人正坐。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掌心托住下颌部,另一手按扶伤侧枕顶部,缓缓摇动头部(嘱病人颈部放松),待颈部筋肉确已放松(摆动时无阻力),可迅速向伤侧加大摇转幅度,趁病人不备时,将头部向伤侧猛摆一下,此时多闻“咯嗒”声(若无响声,亦不必勉强)。手法操作时,嘱病人头颈微前倾,以防止压伤椎动脉,尤其是老年动脉硬化者,更应注意。环枢关节有病变者,禁用本手法施术。
n    (3)按摩俞穴镇痛法  病人正坐。术者立于后方,按揉风池、风门穴,压扶突,点落枕穴,拿肩井、肩部结束。
 
斜方肌损伤
n    (解剖生理)  斜方肌位于颈、背部皮下,为两个大三角形的肌肉。该肌起于枕处粗隆、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于肩胛冈、肩峰及锁骨上面的外三分之一处。受副神经支配。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纤维收缩提肩胛,下部肌纤维收缩降肩胛。当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后仰并稍旋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  常因肩扛重物,颈部过度侧屈或颈肩部受风着凉引起。
n    2.症状  颈、肩部酸痛,疼痛可向伤侧上肢桡侧放散,耸肩、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者可有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烦等。
n    3.检查  触诊时多发现该肌上部纤维变硬,颈根部及肩胛冈上缘可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硬物且有明显压痛。
n    (手法治疗)
n    (1)按摩俞穴镇痛法  病人正坐。术者拇指点揉伤侧天宗1到2分钟,肩井、风池穴各零点五到1分钟,压缺盆半分钟。
n    (2)捏提斜方肌法  病人正坐。术者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三指相对呈钳形,将颈肩部斜方肌肌腹捏拿提起,并向外上方旋转提捏数十次。
n    (3)侧扳滚拿颈部法  病人正坐,头颈微前屈。术者立其侧前方,一手握拿伤侧上臂近端,另手按于头顶部,左、右摇摆数次(充分侧屈),并猛然将头推向健侧。多闻“咯嗒”响声,头位已正。继之,以小鱼际滚,多指捏那颈肩部筋肉十数遍结束。亦可施“托扶枕颌摇摆法”。
 
提肩胛肌损伤
n    (解剖生理)  提肩胛肌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深面,起始于上四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抵止于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的上部。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当肩胛骨被固定时,一侧收缩则使颈部侧屈,双侧收缩则头后仰,颈部后伸。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  经常低头工作,该肌长期处于被牵伸,或颈部过度前屈而致伤。
n    2.症状 肩背部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胛骨活动及低头时疼痛加重。病久者可有头痛、头晕、心烦等。
n    3.检查  可在肩胛骨上角、斜方肌深部及2到4颈椎横突部触及硬性结节或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并向枕部及上肢枕侧放散。
n    (手法治疗)
n    (1)按摩俞穴镇痛法  病人正坐。术者立于后方,用拇指点揉伤侧风池、风门、肩外俞、天宗穴,各零点五到一分钟;拇、食指捏拿肩井穴,多指拿肩部。
n    (2)弹拨理筋舒顺法  病人正坐低头。术者一手拇指在肩胛骨上角1或2厘米处,或与2到4颈椎横突部与该肌纤维垂直方向左右弹拨数十次,然后用一手拇指按压肩胛骨上角处,另手拇指顺该肌纤维方向向内上,或从2到4颈椎横突处向下推理该筋肉数遍。
n    (3)施术“侧扳颈部法或托扶枕颌摇摆法”(操作同前)。
 
n前斜角肌综合症
n 前斜角肌起自第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近内侧缘处的斜角肌结节。颈部外伤、劳损、致斜角肌纤维炎症,产生肥大、痉挛,使通过该处的神经、血管受压,出现颈部后侧疼痛,肢冷畏寒麻木,感觉迟钝及鱼际肌萎缩、甚至患肢水肿、手指僵硬失灵,紫绀等前斜角肌综合症状。本病多见于30岁左右的女性。
 一、诊断要点
n1.疼痛:颈、肩、臂部、疼痛、局部按压时可向患肢放射,抬高患肢疼痛会减轻。
n2.麻木:以前臂尺侧、小指及无名指最为明显。
n3.肢冷:患侧肢冷畏寒,甚至手指僵硬失灵。
n4.肌萎缩:以鱼际肌最明显,手部握力减弱。
n5.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颈推综合症,颈推结核,脊髓空洞症,颈肋、颈髓和神经根肿瘤等相鉴别。
n二、推拿治疗
n 1.治则:疏通经络,解痉镇痛。
n 2.手法:点、按、滚、抹、擦、拿。
n3.取穴:风池、肩井、缺盆、极泉、曲池、小海、合谷。
n4.操作:
n1、滚患侧颈、肩部。
n2、点按上述穴位,以酸肿为度,拿肩井,风也,合谷穴3—5遍。
n3、抹患侧颈项、肩部、推擦、搓患肢3—5遍。揉捏手指关节1—2分钟。
三、注意事项
n1.推拿治疗后,宜将患肢抬高或用三角巾悬吊。
n2.本治疗法对前斜角肌痉挛效果较好,对肥大者亦有一定疗效,如经手法治疗不能改善者,可考虑采用封闭疗法或建议手术治疗。
 
胸  胁  并  伤
n  胸胁并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是由于外伤引起胸胁部气机壅滞、出现以胸部闷胀刺痛,呼吸和咳嗽加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多见举重抬扛,用力不匀或动作协调损伤胸廓关节或软组织而引起的胸痛。
腰部伤筋的表现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n   1、腰痛或腰伴腿痛  疼痛的程度差别很大,从轻微的钝痛到刀割样剧痛不等;有的比较局限,病人能清楚而准确地指出疼痛部位,有的疼痛部位较深且区域模糊;有的仅限于腰部,有的可向下肢扩散。多数昼夜均有疼痛,但有的病例白天腰痛重,夜间休息减轻,有的病例白天轻微活动后腰痛减轻,夜间常因腰部疼痛、僵硬而不能入睡,或在睡眠中痛醒,起床时更感困难。
n   2、腰部僵硬或无力  急性腰痛多伴有单侧或双侧腰背肌痉挛,不能前曲。有的病例因腰背肌长期废用而萎缩,导致腰部无力或空虚感,肩不能负重,走路也感困难。一部分慢性腰痛病人,因腰部肌损伤后,血肿机化、韧带挛缩、骨质增生、后关节炎等均可导致腰部强硬,触之程板样感觉。
 3、功能障碍与姿势畸形  其程度与伤病种类、损伤轻重、病程长短等各有不同。轻者弯腰不便,能做一般劳动或轻微活动;重者则不能劳动而被迫卧床,甚至不能翻身,生活不能自理。
n  4、喜暖怕冷、遇寒则痛剧  腰痛病人每遇风寒、潮湿、气候变化时疼痛增剧,在阴雨天之前疼痛明显。尤其是韧带损伤所引起的疼痛,遇到寒冷刺激时,更为敏感。
(病因与分类)
n   1、病因  腰部脊柱支持着人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重力,并从事着伸、屈、旋转等复杂的运动。在进行负重和活动过程中,脊柱结构中的任何部分发生损伤,病理性损害,结构异常,全身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姿势不良,身体虚弱、肌肉无力,风寒湿入侵等,均可引起腰痛或腰伴腿痛,但最常见的原因还是腰臀部筋肉损伤。
n   2、分类  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腰痛做如下分类:
n   根据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分为脊柱疾病腰背痛、非脊柱疾病腰背痛两大类;脊柱疾病腰背痛,又可分为外伤性、非外伤性两大类。
n   按病变部位及病因,可分为内科腰痛与外科腰痛两大类。
n(1)内科腰痛  即内脏疾病牵涉腰部疼痛。如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等。
n   (2)外科腰痛  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腰部的骨骼、筋肉损伤而导致的腰痛。又可分为急、慢性腰痛两大类。
 1)急性腰痛
n   有关脊柱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关节紊乱症、韧带损伤、脊柱骨折、错位等。
n   腰臀部筋肉损伤  腰背筋膜撕裂、骶棘肌、臀上皮神经、梨状肌损伤、骶髂关节扭伤等。
n   2)慢性腰痛
n    姿势性腰痛  ①.脊柱姿势不良;②.骨盆过度倾斜;③.下肢姿势不良(髋、膝内外翻,扁平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n   骨关节慢性炎症  肥大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化脓性脊柱炎、椎体或附件肿瘤、结核、骶髂关节炎、椎体骺软骨炎、后关节炎、腰骶部与髂骨的假关节形成等。
n   先天性畸形  稳性脊椎裂、移行椎、融椎、后关节面异常、棘突异常、椎弓峡部不连、半椎体等。
(病史与症状)
n病人就诊时,除急性损伤外,症状多已延续致数月、数年、或已有多次发作。在询问现在症状的同时,必须追溯至第一次发病时的情况。有些病人想不出任何发病原因,有些则有受寒湿、过度劳累,或扭闪腰部等病史。症状可突然发生,亦可缓慢出现,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亦可时轻时重,或与气候变化有关。
n   须对其工作性质、劳动姿势、生活习惯或健康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还应对腰腿痛发作的次数,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疼痛与姿势的关系,疼痛对休息和治疗的反应,以及有无全身不适等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以便取得丰富的资料,找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n    病人自述的疼痛部位,有时与病变部位不完全相符,但多数病人都能用手指出疼痛的部位。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亦可向下肢放射,可限于某一个脊椎节或整个脊柱,亦可交替发生于全身各关节。不同组织受到刺激后,可出现不同性质的疼痛。如肌肉和韧带损伤多为钝痛或酸痛,神经受累多是灼痛、刺痛或放射性痛。
n   在询问病史时,实际上已对病人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了解。有些病人很自然地表现出因疼痛而引起的病理性姿势,或表露出痛苦的面容,这些对于临床诊断都有一定帮助。但也有部分病人故意把症状说得过重或过轻,有的对治疗失去信心,有的对其病势说的似是而非。这些都必须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综合分析,找出主要矛盾。
(检查与体征)
n1、体检  包括对姿势、运动、压痛点和神经系统的检查。
n   (1)立位检查  主要是对姿势、运动方向、范围和步态的观察,了解是否进行动受限或病理步态。
n   (2)坐位检查  主要对棘突顺列、棘间隙及筋肉情况的触压,以了解其变化情况。
n   (3)仰卧位检查  包括扳颈压胸试验,腹部触诊(腹肌的检查),屈髋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4”字试验,床边试验,拇趾跖屈、背伸试验,下肢腱反射及痛觉的检查,下肢的长短及肌肉萎缩的测定等。
n   (4)侧卧位检查  在病人翻身之际顺势进行,包括骨盆挤压试验、阔筋膜紧张试验髋外展肌力的测定等。
n   (5)俯卧位检查  包括对国绳肌肌力的测定、梨状肌、紧张试验、提腿试验、根臀试验和寻找压痛点及触摸局部筋肉的情况。
n(检查与体征)
n1、体检  包括对姿势、运动、压痛点和神经系统的检查。
n   (1)立位检查  主要是对姿势、运动方向、范围和步态的观察,了解是否进行动受限或病理步态。
n   (2)坐位检查  主要对棘突顺列、棘间隙及筋肉情况的触压,以了解其变化情况。
n   (3)仰卧位检查  包括扳颈压胸试验,腹部触诊(腹肌的检查),屈髋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4”字试验,床边试验,拇趾跖屈、背伸试验,下肢腱反射及痛觉的检查,下肢的长短及肌肉萎缩的测定等。
n   (4)侧卧位检查  在病人翻身之际顺势进行,包括骨盆挤压试验、阔筋膜紧张试验髋外展肌力的测定等。
n   (5)俯卧位检查  包括对国绳肌肌力的测定、梨状肌、紧张试验、提腿试验、根臀试验和寻找压痛点及触摸局部筋肉的情况。
n 压痛点多位于肌肉、韧带或筋膜的附着处。临床上常见于骶棘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后关节、骶髂关节、腰椎横突尖部等处。为了避免遗漏,可按各部位循序进行。一般检查次序为:
n   脊肋角  明显压痛,可能为泌尿系统疾患或第一腰椎横突损伤。由脊肋角向下,压迫各个腰椎横突和覆盖其上的骶棘肌。轻压痛,为骶棘肌劳损或腰背筋膜损伤。重压痛者,则可能为横突骨折。
n   腰椎棘突和棘间韧带  在寻找压痛点的同时,要注意棘突有无变位、畸形,如后凸、偏歪等。棘间隙压痛,多为棘间韧带扭伤或劳损所致。棘突部压痛,多为棘上韧带损伤。
n   腰5骶1小关节  压痛多为腰骶关节或骶棘肌劳损所致。
n   骶骨背面  压痛常见于附着于其上的筋肉扭伤或劳损。
n  髂嵴  髂嵴与第4腰椎棘突在一个平面下,压痛可能为髂肋肌的起点损伤。
n   髂腰角  此处深部有第5腰椎横突、髂腰韧带及骶棘肌,压痛示这些组织的损伤或劳损。第5腰椎横突单侧肥大有假关节形成时,此处亦有压痛。
n   髂后嵴和髂后上棘  压痛在髂后嵴者,示肌肉损伤或劳损。髂后上棘压痛,示骶髂关节扭伤。
n   腰骶棘突间  此处的压痛更为多见,常为腰骶部棘间韧带劳损,或椎间盘突出等引起,同时可能有椎弓崩裂的存在。
n   骶髂关节  此处深部有骶髂韧带,在骶髂关节炎或骶髂关节损伤时,则有较明显的压痛点。
n   坐骨切迹  臂上皮神经由骶髂关节的前面经过,然后由坐骨大切迹处出盆腔,故任何使骶髂关节前面组织肿胀的病害,均可影响臀上神经而引起疼痛。
n   骶尾交界处  压痛示骶尾部挫伤、韧带损伤或骨折、脱位。
n   坐骨神经干  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在臀裂处,为坐骨神经所通过,压痛示坐骨神经因腰骶部病害而致敏。
(防治)
n   1、预防
n  (1)防风寒湿  腰部受到风寒湿以后,易发生疼痛,根据中医理论,寒胜则痛,原因是寒冷可导致气滞血瘀,血瘀则经络受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风寒湿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是:①.寒冷本身是一种物理性刺激,可使肌肉和小血管收缩。肌肉的长时间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的大量堆积,又可进一步刺激筋肉,使之痉挛。肌肉痉挛和血管收缩,可造成组织缺氧、代谢障碍。此外肌痉挛可影响腰部运动,久之小关节变为僵硬,肌肉发生纤维变性。如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慢性腰腿痛;②.塞冷可降低疼痛阈,即降低对于疼痛的耐受力;③.潮湿可增加热的传导,使身体的热量外传加快。因潮湿的传热力比不潮湿时增加二十三倍,故遇潮湿则疼痛加重。
n   由于这些原因,临床上所见腰腿痛,不少与受风寒湿有关。平时应注意腰部保暖、勿睡卧湿地,应避免不必要的受寒、受潮湿。
(2)体育锻炼
n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无力的肌肉得到强壮,挛缩的肌肉得到伸展,僵硬的关节恢复活动。体育锻炼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特点,灵活选择,如工间操、广播操、太极拳和适当的体力劳动等,长期坚持即可收到一定效果。
n  (3)注意劳动姿势  平时弯腰、蹲下、起立或提起重物等,要注意先使肌肉用力,避免无精神准备的突然动作。否则轻微的动作,亦有造成闪腰的可能。在劳动中,如端、扛、背、挑等,要适当使胸、腰挺起,注意重力的平衡。准备将重物由地面抬起时,要先屈髋、膝关节,作蹲下姿势,腰部保持挺直,上抬时用力伸直髋膝,二人的动作要协调,同时抬起。这样可避免腰部的损伤。需要固定弯腰姿势下劳动时,要间歇地做些伸腰活动。经常搬运重物者,应在腰部系一宽腰带,以预防发生损伤。
n  (4)纠正不良的姿势  良好的坐立姿势,可使脊柱和下肢保持在良好的排列线上,使重力达到平衡,以免部分组织受到过度的不平衡牵张,造成脊柱畸形而引起姿势性腰痛。
n  (5)对于急性腰痛的病例,应积极进行治疗,强调休息,以利于损伤组织修复,防止拖成慢性腰痛。
棘上韧带损伤
n(临床表现与诊断)  急性损伤,常在弯腰负重下突然直腰时发生,或搬取重物与工作不慎身体扭转而引起。慢性者有腰部劳损或久病不愈的病史。
n   伤后脊柱部疼痛,痛点多局限于1到2个棘突,弯腰时痛剧。偶伴有腰背部及下肢酸痛,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腰部无侧弯畸形。
n   检查时,可触及棘上韧带钝厚、稍隆起、压痛明显。拇指左右拨动时,可有紧缩感或韧带与下方剥离而浮起(范围常在1厘米左右)。慢性损伤,剥离面多见1到4厘米,但无明显触压痛,仅有酸胀感。
n   如伴有棘间韧带损伤,常在患处(两棘突间)触及一高起的软块,压痛明显。
(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祛瘀。
n    2、施术部位  损伤段棘上韧带处及两侧。
n    3、取穴  身柱、命门、阳关、腰俞、委中、扭伤、人中。
n    4、施术手法  拨、按、揉、擦、抹。
n    5、时间与刺激量  视伤情而定。
n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n(1)弹拨按抹韧带法  病人取俯卧位,腹部垫枕(亦可坐位)。术者立于其左侧,一手拇指按压(固定)损伤段韧带上方,另手拇指在患部左右弹拨棘上韧带(急性弹拨数次,慢性可增加弹拨次数)继之,拇指顺韧带方向滑动按压数遍,再用拇指自上而下抹数遍。
n   (2)按揉两侧擦棘法  接上法。两手拇指沉稳地按揉损伤段棘上韧带两侧数分钟;继之,一手掌在腰背部直擦督脉,至热为度。
n   (3)按压俞穴通络法  接上法。用拇指端或偏峰按压身柱、命门、腰俞、委中穴,各半分钟;继之,嘱病人坐位,术者立其前方,两拇指同时按压两侧扭伤穴。有得气感时再令病人活动腰部。
n    如伴有棘间韧带损伤,可在病人坐位施术“屈伸脊柱按揉法”数分钟。操作如下:
n    病人取坐位。术者坐其后方,一手固定肩部,根据需要将脊柱缓慢的前屈与伸直,同时另手拇指按揉数分钟,按揉时注意痛重用力轻,痛轻用力重。而后,掌擦督脉与两侧数分钟,或以热为度。
(注意事项)
n    1、急性损伤  手法后嘱病人1周内避免腰部旋转活动,3日内不作身体后仰动作。韧带肿胀明显者,可用百分之二奴佛卡因2毫升,局部封闭每日1次,共2次。
n    2、慢性损伤  手法后配合湿热敷或中药外敷,注意局部保暖。
n    3、急性期,治疗以理筋通络为主;治疗数次后,则以活血祛瘀为主。
n    4、急性损伤,减去督脉部擦法,多用推理、滑按手法施术。
 腰臀部病症
腰骶椎变异与腰痛
n(一)移行椎
n    移行椎,是指某段椎骨数目的的增减。包括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第5腰椎横突肥大(呈翼状)与骶骨或髂骨相对形成假关节者,称无骨性愈合;若二者有骨纹相连接者称骨性愈合。第5腰椎突横突与髂骨重叠,尚未与骶骨形成假关节者,归入横突肥大类。
n    第5腰椎骶化  即第5腰椎与第一骶椎形成骨性连接。在脊柱的所有椎间关节中,腰骶关节最易遭受损伤。正常的第5腰椎,位于两侧髂骨之间,借强大的髂腰韧带固定于骶骨。若第5腰椎骶化,无髂腰韧带固定的第4腰椎乃变成了一个活动的末节腰椎,第4、5腰椎的椎间关节乃变成了腰骶关节。因此,位于髂骨嵴平面,成为腰骶关节的第4椎间关节,由于无强大的髂腰韧带固定,故容易因暴力而损伤。
n    第1骶椎腰化  即第1、2骶椎未能形成骨性融合。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关节面,乃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能够活动的腰化的第1骶椎,二是互相融合的2、3骶椎,因此减弱了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成为骶髂关节损伤的内在因素。
n    第5腰椎横突和第5腰椎横突骶化  前者多无临床症状;后者多形成假关节,常见于单侧,可无症状。若在常期活动中产生骨关节的炎性改变,挤压或牵拉附近的筋肉组织和神经根时,可出现疼痛。单侧横突骶化,易引起腰痛,可能与结构的不平衡有关。若双侧横突骶化,限制了腰骶关节的活动,则会增加上一个椎间关节的损伤机会。
(二)隐性脊椎裂
n    为骶椎上部未形成骨性连接,椎板缺损所致。X线片可提示在未愈合的椎板之间显示一个发育不全的游离棘突。由于棘上韧带失去了固定点,故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第5腰椎椎板亦可发生同样畸形,小的隐裂可不出现症状;若裂隙在十到二十毫米左右、附着于上面的筋肉组织经常受到牵拉而损伤,甚者可影响骶部的神经,产生腰伴下肢疼痛。
n(三)脊椎分离
n    由于发育因素造成椎骨任何一个部位未能骨化,仅以纤维组织连接,称为脊椎分离,多见下段腰椎。在这些组织的坚固时期,加之腰椎间韧带和周围筋肉的保护,可不出现任何症状。随着年龄增加,这些组织发生退变或长期受牵拉与挤压,引起受累脊椎变形或移位,出现脊柱姿势畸形。产生顽固性腰痛或伴单、双侧坐骨神经痛。
(四)后关节异常
n    后关节(关节突间关节)的异常发育,对腰部的活动方向及运动范围发生重要影响。
n当关节面排列为矢状位时,便于屈伸运动,但有碍于旋转;排列为冠状位。少数病例,腰部的关节面,一侧皆为矢状位,而对侧皆为冠状位。这种结构上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腰部的正常活动,故长期的屈伸及旋转动作,可引起骨性关节炎改变,而致慢性腰痛。
(五)棘突异常
n    腰椎棘突有宽窄的不同。有人棘突过宽,于直立位时,各个棘突可互相接触,阻止腰部的后伸活动,长期反复的碰撞、摩损,则可在棘突间形成假关节,若假关节发生炎症改变,即引起慢性腰痛。也有的人棘突过窄,而发生不正常的腰部过度后伸,多为练艺者的先天有利条件。
(六)椎间隙狭窄
n    正常情况下,腰段脊柱的下椎间隙应大于上椎间隙(腰5骶1椎间隙除外)。测量方法: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相邻椎体缘前、中、后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下椎间隙中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上椎间隙1毫米以上者,即可定为椎间隙狭窄。
n    椎间隙狭窄,是椎间盘受明显外伤,或长期劳损而发生变性所致,多发生于负重与活动幅度较大的下腰段。椎间盘变性可继法椎体边缘硬化、不齐、磨损和碎裂,甚者可引起髓核突出。椎间隙狭窄,必引起椎间关节的关节面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并可发展为创伤性骨关节炎。若椎间隙明显变窄(椎间盘严重变性),时间较长者,多可导致腰痛。反之,椎间盘变性轻、时间短,则不出现腰痛。
n(七)椎体边缘硬化
n    此种改变发生的基础是椎间盘变性,与一般骨关节病所见的关节面硬化发生原理相同。此与椎间隙狭窄相比,发生率较低。
n(八)唇样增生
n    唇样增生又称唇突,唇突是指腰椎椎体边缘出现的唇形增生。唇突的形成,是在长期活动中,由于对骨膜的牵拉、刺激而引起骨膜下血肿、硬化、机化、钙化所致。因为腰椎的活动度及负荷愈向下愈大,所以唇突发生在下腰椎者较多,而且严重。年龄越大,唇突的发生率越高,但一般无腰痛症状。若唇突发生于椎体后小缘,则多出现腰伴坐骨神经痛,而类似下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与特征。
三、四肢软组织病变
n(一)漏肩风同上
n(二)肩峰下滑囊炎同上
n(三)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同上。
n(四)神经卡压综合征同上
n(五)旋后肌综合征同上
n(六)腕管综合症同上
n(七)旋前圆肌综合征同上
n(八)枕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同上
n(九)退行性膝关节炎同上
n(十)踝关节扭伤同上
上肢     漏肩风
n[病因病机]
n(1)气血不足;(2)外感风寒湿邪;(3)外伤筋骨
n[临床表现]
n(1) 疼痛 早期呈阵发性疼痛 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
n(2) 动能活动受限 出现典型"扛肩"现象 废用性萎缩
n[治疗]
n    对初期疼痛较甚者,可用较轻柔的手法在局部治疗;对晚期患者;可用较重的手法如扳,拔伸,摇,并配合肩关节各功能位的被动活动。
n(1)  手法: 滚法,一指禅推,点,按,拿,扳,拔伸,摇,抖,搓法。
n(2)  取穴: 合谷,曲池,缺盆,肩隅,肩贞,肩井,天宗等。
n(3)  操作:
n1、患者仰卧或坐位,用滚法或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臂内侧;
n2、健侧卧位,滚法,配合按拿肩隅,肩贞;
n3、患者坐位,点按上述穴位。
n    4、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运动;
n    5、医者将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后,逐渐用力使之后伸;
n    6、医者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
n    7、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牵拉;
n    8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
n[功能锻炼]
n1弯腰晃肩法;2爬墙活动;3体后拉手;4外旋锻炼;5甩手锻炼。者除医生给予积极治疗外,自身必须早期并坚持作忍痛的功能锻炼,这将有利于肩关节周围炎较快恢复。常用方法有以下数种,患者可选择几种进行锻炼。
n(1)弯腰画圈法
n    患者取站立位,两足稍分开,向前弯腰90”左右,患肢下垂,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画
n圈动作。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到最大限度。每天1~2次,每次50~cm。(2)手指爬墙法
n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举起患肢或两上肢,手指触墙。手指沿墙向上徐徐爬行到最大限
n度,然后向下回到原位。每天工~2次,每次10~20次。
n    (3)体后拉手法
n    患者双手置于背后,健侧手握患侧手腕部,健侧手拉患侧上肢向上到最大限度。每天1~2次,每次10~20次。
n    (4)后伸摸背法
n    患侧手置于背后,手背贴背,尽力向上摸到最大限度。每日1~2次,每次10~20次。
n    (5)肩外旋锻炼法
n    患者背靠墙站立,双手握拳,肘关节屈曲,然后尽力外旋肩夫节,使双手的拳背碰到墙
n壁。每日1~2次,每次10~20次。
n    (6)滑轮锻炼法
n    用一滑轮固定于高处,一根绳索穿滑轮。患者站滑轮下,两手分别抓住绳素两端,双手轮番拽动,作往返上、下滑动动作。健侧应用力大些,以牵拉患肩关节活动。一日1-2次,做10分钟。
 
n(7)高举摸耳法
n、患者处站立位或坐位,患肢高举过头顶,尽力摸到对侧耳朵。每日2次,每次二分钟。
n (8)木棍锻炼法                               。、,;,
n    用一根比肩稍宽的木棍,置于背后。健肢在上,握住木棍上,患肢在下,抓住另一端,做上、下拖动,每日2次,每次二分钟。      
n(9)双手托天法
n    患者站立位,双足同肩宽,患肢反掌上举,掌心向上,健肢手握住患肢腕部,帮助患肢上举。每日1~2次,每次5分钟。
n      (10)双手颈后交叉法
n      患者处站位或坐位。双手置颈后,并交叉,肩关节尽力做内收和外展运动。每日1~2次,每次10~20次。
n      (11)甩手锻炼法
n      患者处站立位,用力甩上肢,使肩关节的前屈、后伸运动或内收、外展运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尽力至最大限度。每日1~2次,每次10分钟。
n(五)注意事项
n      1.有条件的地方,应先作肩关节摄片,排除骨关节本身病变,然后进行推拿治疗。
n      2.肩关节周围炎急性期,手法需轻柔,手法过重可导致进一步损伤,粘连加重。
n      3.粘连期和缓解期手法可稍重,但需防止一次性粘连处撕裂过大,造成新的创伤,进一
n步加重粘连发生。
n      4。治疗同时,必须配合患者自己的功能娥炼,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可操之
n过急。
n      民注意肩部保暖,防止再受风寒湿邪。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可由于急性损伤迁延日久,或长期作肩部外展外旋活动,肌腱与腱鞘经常
n发生摩擦,造成腱鞘的滑膜层慢性损伤,水肿,使肌腱在鞘管内滑动不利;亦可因退行性
n改变,导致肱骨结节间沟变粗糙或狭窄,增加了肩关节在外展外旋活动时肌腱与腱鞘的摩擦机会,形成腱鞘炎。
n   2.症状肩前部外侧或整个肩部疼痛,受凉加重,遇热则痛减,肩部无力,外展及
n向后背伸活动明显受限且痛剧。
n   3.检查可在肱骨结节间沟处触及该肌睫增粗、变硬与明显压痛;肩外展外旋高举
n时痛著,过度内旋试验、抗阻力试验均阳性。
n(治疗)
n   1.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n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n  (1)抚摩揉搓肩臂法病人取正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肘部将肩夫节外展。
n另手沿肩部三角肌与肱二头肌长头腱纤维方向施抚摩、揉、搓手法数分钟,同时配合活
n动肩关节,以达到活血祛瘀之目的。     
n   (2)弹拨动肩顿拉法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肘部使肩关节外展、内收活动,同时用另手拇指沿肱二头肌长头键弹拨至结节间沟处数分钟;而后,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腕部,屈肘抬臂活动肩关节并施向侧方顿拉手法数次,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
n  (3)滚揉上臂动肩法病人取坐位。术者仍立于伤侧,一手握拿肘部并托起前臂活动肩关节,另手自下而上滚揉上臂至肩部数分钟;继之,用拇指按压天鼎、巨骨、肩、曲池等穴,以达到通经络,行气血之目的。
n   【注意事项】
n    1.疼痛剧烈时,施手法后应注意减少肩部活动,尤其不宜主动进行肩关节的外展、
n外旋活动。疼痛不甚时,应主动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n   2.注意肩部保暖,可配合局部热疗及痛点封闭。
 
冈上肌损伤
n    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的狭小间隙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该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上臂外展时的起动。
 (诊断要点)
n    1.病史  多在肩部外展起动时用力过度,或经常作肩关节外展活动,或外感风寒而引起冈上肌急、慢性损伤,创伤性炎症,加速冈上肌退变。严重病例,可发生冈上肌钙化,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
n    2.症状  肩部疼痛,可向颈部及上肢桡侧扩散,肩关节外展活动时痛剧。病久者,出现肩部肌肉萎缩。
n    3.检查  可在肱骨大结节顶部及该肌腱增粗、变硬、无弹性或弹性差及压痛。肩外展试验阳性,并出现疼弧症(即伤肢外展上举到六十度到一百二十度范围内疼痛,不及或超越此度数又无疼痛)。这种表现,是因为在肩关节节外展六十到一百二十度范围内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之间的间隙减小,冈上肌外端在其间受到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挤压、摩擦所致。
n    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少数病例可显示冈上肌腱钙化或骨化影像。 
(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n    2.手法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
n    (1)外展抚摩揉拨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上肢,将肩关节外展四十五度左右,使该肌放松,用另手掌或鱼际部抚摩肩部2分钟;继之,用掌根或大鱼际部揉冈上肌附着点3分钟;再用拇指于肱固大结节处揉、拨冈上肌腱着点2分钟,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
n    (2)顿拉滚揉动肩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先端顿拉手法(操作同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数次。而后,一手握拿伤肢肘部活动肩关节,另手小鱼际在活动肩关节的同时滚、揉冈上肌起止部数分钟;掌搓冈上肌抵止部;以热为度,以达到活血祛瘀之目的。
n    (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拇指揉、压伤侧的天宗、秉风、肩偶、肩缪、肩贞、缺盆、巨骨穴,多指捏拿肩井穴,拇指点按曲池与肩部痛点各半分钟左右,以达疏通经络,消除疼痛之目的。
n    (4)揉搓牵抖伤肢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双手相对有力上下返往揉、搓伤肢数遍;继之,双手握其腕部牵抖伤肢结束,以达到疏通伤肢气血之目的。
n    (注意事项)
n    1.急性损伤,手法应轻柔、缓和,避免加重损伤;手法后适当限制肩部活动。
n    2.慢性损伤,手法刺激宜重,手法后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n    3.注意肩部保暖,并配合湿热敷。
 
冈下肌损伤
n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及肩后部,起始于肩胛骨冈下窝,经肩关节后方,抵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该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使上臂外旋。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  本病多由受风着凉引起。发病率较高。
n    2.症状  肩背部疼痛,夜间较重,平卧受压时症状加剧。单纯冈下肌损伤者,多无肩关节活动障碍。
n    3.检查  可触及冈下肌不同程度变硬,常在天宗穴处发现硬性索条或块状物,压痛明显并向同侧上肢尺侧放射。
n    X线检查,无异常显示。
n(治疗)
n    原则  活血通络,除风止痛。
n    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n    (1)抚摩揉搓活血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固定肩部,另手大、小鱼际或掌根部在肩胛冈下方反复施术抚摩、揉、搓手法数分钟,或以热感为度。以达到活血除风之目的。
n    (2)弹拨推理舒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托握伤肢肘部使上臂外展,另手拇指在天宗穴或硬性索条处作上下方向弹拨该肌数十次;然后,顺该肌纤维方向推理数遍。以达到舒松筋肉之目的。
n    (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或中指)压缺盆穴半分钟,揉、压天宗、肩贞,拨小海,揉压外关等穴各、分钟左右。以达通络止痛之目的。
n    (注意事项)注意局部保暖,配合湿热敷或其它物理疗法。
n(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祛瘀,除风止痛。
n    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n    (1)外展抚摩滚揉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其肘部将上臂外展,另受大鱼际部推或抚摩肩关节后方及肩胛骨的腋窝缘2分钟;继之,用一手掌指关节或小鱼际在上述部位施滚揉手法数分钟,同时活动肩关节,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
n    (2)弹拨理筋顿拉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一手握伤肢肘部将上臂外展、内收、同时另手拇指弹拨该肌数十次,并顺该肌纤维方向施理筋手法数遍;而后,(一助手双拇指重叠按压该肌肩附着处)术者立于健侧,一手固定健侧肩部,另手握伤肢腕部,先活动肩关节数次,趁其不备,迅速向健侧前方顿拉一次。
n    (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按压缺盆,揉压天宗、肩贞、肩缪等穴与肩部痛点各、分钟左右。
n    (注意事项)
n    1.施手法后,应配合局部湿热敷。
n    2.疼痛显著的病例,施手法后应注意肩部制动;疼痛缓解后,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菱形肌损伤
n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始于第6颈椎棘突至第4胸椎棘突,抵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  多由于用手持物向前抛掷、举重及经常用肩扛抬、搬运重物,或长期处于肩胛骨外旋位工作,引起该肌急、慢性损伤。临床多见于大菱形肌损伤。
n    2.症状  伤侧脊柱与肩胛间区疼痛或酸痛不适,肩臂无力。严重者脱、穿衣服困难,偶有胸部闷胀感。
n    3.检查  可在损伤局部触及该肌变硬、肌束隆起或条索状无,压痛明显。臂外展、过度内收与高举时症状加重。
(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散瘀止痛。
n    2.手法操作  (分以下四个步骤)
n    (1)抚摩按揉背部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手大、小鱼际部抚摩伤侧脊柱与肩胛间区数分钟;而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菱形肌损伤处2分钟左右,以达到散瘀通络之目的。
n    (2)按压痛点顿拉法  病人健侧取卧位。术者立其后方,双拇指呈“八”字形按压损伤之痛点;助手立于床头,双手托握伤肢腕部,先活动肩关节数次。趁其不备,迅速向病人伤侧太阳穴方向顿拉一次。
n    (3)滑按推理舒筋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拇指顺菱形肌纤维方向(由内上向外下方)滑动按压数遍;而后,双拇指施推理手法数次,以舒顺该筋肉组织。
n    (4)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后方,用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拇指揉、压风门、肩中俞、天宗及局部痛点各1分钟左右,指压缺盆穴半分钟,以达到通络止痛之目的。
n    (注意事项)
n    1.注意局部保暖,减少肩胛骨外旋活动。
n    2.配合局部透热疗法。
 
肱骨外上髁炎
n肱骨外上髁炎,又称桡侧伸腕肌腱劳损,或伸腕肌腱附着点扭伤、肱桡滑囊炎,又可称为肱骨外上髁症候群。有人称为“网球肘”,认为本病多发生于网球运动员。实际上,本病多发生于经常作旋转前臂和伸屈肘、腕关节的劳动者。如家庭妇女、木工、砖瓦工、钳工、水电工等。
n  (解剖生理)桡侧伸腕肌位于前臂背面,起始于肱骨外上髁,其远端以肌腱抵止于2、3掌骨基底背侧。该肌受桡神经支配,作用是伸腕和将腕关节向桡侧偏斜。
n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前臂长期反复的旋转活动,或一次剧烈过度旋转引起。亦可由于前臂在旋前位时,腕关节的反复背伸活动,肱骨外上髁附着处的伸腕肌腱过度受牵拉,而发生劳损或扭伤。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由于反复损伤,腱纤维的肱骨外上髁部发生撕裂、出血,形成骨膜下血肿,继而机化、骨化,产生肱骨外上髁骨质增生(多呈一锐边或结节状)。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为透明样变性缺血,故又称缺血性炎症。有时伴有关节囊撕裂,关节滑膜因长期受肌肉的牵拉刺激,而增生变厚。当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时,滑膜可能被嵌入肱桡关节面之间。亦可发生肱桡韧带松弛、桡尺近端关节轻度分离,致桡骨小头脱位。这些病理上的变化,可引起肌肉痉挛,局部疼痛或沿伸腕肌向前臂放射性窜痛。
n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一)临床表现
n  1、本病多发生于青年以后,无明显外伤史,但与一定的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n  2、初期常感觉伤肢疼痛乏力,逐渐发生肘外侧疼痛,多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加重。在重复损伤动作时,疼痛亦加重(其疼痛性质为酸痛或刺痛),偶可向前臂或上臂扩散。严重病例,则出现腕部和手部无力,甚者拿在手中的物品自行脱落。
n  (二)诊断
n  1、肱骨外上髁后外侧、肱桡关节间隙、桡骨小头及桡骨颈外缘可触摸到明显的压痛点,亦可触及前臂上段桡侧的筋肉组织轻度肿胀、压痛或僵硬感。有时可在肱骨外上髁处摸到骨质增生的锐利边缘,压痛甚剧。
n  2、肱骨外上髁炎试验(先让病人屈肘、屈腕、屈指,前臂旋前,然后缓缓伸直肘关节,肱骨外上髁部即出现疼痛)阳性。
n   3、抗阻力伸腕试验、抗阻力前臂外旋试验,均可出现肱骨外上髁处疼痛。
n   4、X线检查  偶可显示骨膜不规则,或骨膜外有少量钙化点出现。
n (治疗)
n    (一)按摩治疗
n   1、原则  舒筋活血,剥离粘连,消炎止痛。
n   2、施术部位  伤肢肘部及前臂背面桡侧。
n   3、取穴  缺盆、极泉、肩缪、上臂桡神经点、曲池、扭伤、手三里、合谷等穴。
n   4、施术手法  滚、揉、搓、动、拨、理。
n   5、时间及刺激量  每次治疗十五到二十分钟,慢性每日1次,急性隔日或3日1次;以中等刺激量为宜。
n   6、手法操作(分以下步骤)
n   1)抚摩滚揉松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托起前臂,另手掌或大鱼际抚摩损伤局部及其上下2分钟;继之,用小鱼际部滚揉前臂伸腕肌及肱骨外上髁部数分钟,以达到松筋之目的。
n  (2)搓擦肘部散瘀法  紧接上法。术者滚揉之手改为用大鱼际搓或掌擦肱桡关节部,以热感为度,可达到活血散瘀之目的。
n  (3)回旋伸肘顶推法  接上法。术者用一手握拿伤肢肘部(拇指按压痛点近端,余四指放于肘内侧),另手握拿伤肢腕部(拇指置于桡骨茎突部侧面,余四指放于掌面)。然后,将伤肘屈曲,前臂充分内旋、伸肘,待肘关节将伸直时,在牵引下迅速外旋前臂,使肘过伸,同时托肘之手用力顶推(拇指压紧外上髁),听到“咯吱”声,屈曲肘关节,肱桡关节滑膜嵌顿及桡骨小头半脱位即可整复。
n  (4)弹拨推理舒筋法  接上法。术者一手握伤肢腕部,将肘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另手拇指用力按压肱骨外上髁前上部,在伸直肘关节的同时推至桡骨小头前上面,沿桡骨小头外缘向后弹拨伸腕肌腱起点数次;而后,随着肘关节的伸屈活动自下向上推理该处筋肉组织数次,以达到舒筋之目的。
n  (5)按摩俞穴痛点法  按压缺盆、肩偶、拨肩缪、极泉和上臂桡神经点,揉压曲池、外关及合谷穴各零点五到一分钟。急性伤,施手法后肘部制动1周。
肱骨内上髁炎
n肱骨内上髁炎,又称前臂屈肌总腱损伤或尺侧屈腕肌损伤。前臂屈肌总腱起附于肱骨内上髁,与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相似,所不同的是屈指、屈腕肌和前臂旋前肌的损伤、紧张而异。
n  (病因)多因腕关节背伸、前臂半旋前位时,受到肘的外翻伤力,使紧张的屈腕肌群突然被动过牵,造成前臂屈肌总腱在肱骨内上髁附着处损伤。或经常用力作屈腕、屈指或前臂旋前动作时,屈腕肌和旋前圆肌反复紧张收缩,使肱骨内上髁附着处长期受牵拉,而发生疲劳性损伤。急性损伤常见于前者,慢性损伤多见于后者。
n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1、一般无急性受伤史,多缓慢发病。
n   2、早期常表现为肘内侧疼痛或酸痛不适,重复损伤动作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则疼痛减轻。以后逐渐发展为肱骨内上髁部持续性疼痛,肘关节不能充分伸展或过屈,伤肢酸软,屈腕无力,小指、无名指可出现间歇性麻木感。
n   3、检查可见损伤局部轻微肿胀,肘内侧可触及钝厚或粗硬之肌腱,肱骨内上髁部压痛。
n   握拳抗阻力屈腕试验、抗阻力前臂内旋试验及旋臂伸腕试验,肱骨内上髁部均出现明显疼痛。
n   4、X线检查  一般无异常显示。少数病例,后期可显示肱骨内上髁处骨膜增厚。
n(治疗)
n  (一)按摩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n   2、施术部位  肱骨内上髁部及前臂掌面。
n   3、取穴  缺盆、极泉、少海、尺三里(与手三里穴相对)。
n   4、施术手法  推、滚、揉、搓、动。
n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二十分钟左右,每日一、二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n   6、手法操作(分以下五个步骤)
n  (1)推滚前臂活血法  病人仰卧位,平臂伸肘。术者位于伤侧,坐于低凳上,先用一手掌自下而上推前臂腕屈肌数遍;继之,用手的小鱼际部往返滚腕屈肌3到5分钟,以达到活血之目的。
n  (2)揉搓局部散瘀法  病人仰卧位。术者用手掌或大鱼际部反复揉搓病变局部3到5分钟,以达到散瘀消炎及祛痛之目的。
n  (3)推按伸屈回旋法  病人仍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按压于肘内侧疼痛部位,另手握伤肢腕部,两手协同推按、屈伸及回旋肘关节,以达到剥离粘连,滑利关节之目的。
n  (4)旋臂过伸理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托握伤时,另手握伤肢腕部,先将肘关节屈曲、前臂外旋,并嘱病人充分伸腕,然后迅速用力托肘,将肘关节过伸;继之,在肘过伸位用中、无名二指推理、按压该肌腱数遍,以达舒筋之目的。
n  (5)按摩俞穴镇痛关节,中指拨极泉,点揉少海或尺三里,同时嘱病人屈伸腕关节,以达到通络镇痛之目的。
腕关节扭伤
n(解剖生理)腕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和桡尺远端关节。①桡腕关节:由桡骨下端关节面及三角软骨盘之远侧面与舟骨、月骨及三角骨,借关节囊和侧副韧带连结而成;②腕骨间关节(又称腕中横关节):由近侧腕骨与远侧腕骨借关节囊和韧带相连组成关节(豆骨不参与该关节的构成);③桡尺远端关节:由桡骨下端内侧的尺骨切迹与尺骨小关节面借关节囊和韧带连结而组成关节。
n    腕部的肌肉与韧带:腕部掌侧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的肌腱通过;背侧主要有桡侧腕伸长、短肌和指总伸肌的肌腱通过;尺侧有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的肌腱通过;桡侧有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桡侧腕屈肌的肌腱通过。腕关节主要韧带有:①桡腕掌侧韧带:起桡骨下端前缘和茎突,向内下方止于舟骨、月骨、三角骨和头状骨的掌侧面;②桡腕背侧韧带:起桡骨下端后缘,向内下方止于舟骨、月骨、三角骨,并与腕骨间背侧韧带相移行;③腕桡侧副韧带:起桡骨茎突尖部,止于舟骨、头状骨与大多角骨;④腕尺侧副韧带:起于尺骨茎突,并与三角软骨盘尖部愈合,向前处方止于豆骨与腕横韧带上缘内侧,向侧后方止于三角软骨的内侧面与背面。此外,还有出入腕部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可见腕部的结构复杂,加之腕关节可作掌屈、背伸、尺偏、桡偏和环转活动。由于腕关节运动的方向多、范围大、活动频繁,故易发生扭伤。
n    (病因病理) 多由于不慎跌扑,脘关节突然背伸手掌着地,或提物不慎,致使筋脉受损,气血凝滞。《诸病源候论》曰:“腕关节损伤,皆是卒然致损,故气血隔绝,不能周荣……”。
n    腕关节过度背伸,则伤桡腕掌侧韧带;过度掌屈腕关节,则易损伤桡腕背侧韧带;过度尺偏,则伤腕部桡侧副韧带;过度桡偏,则易伤腕部尺侧副韧带。同时关节囊及经过腕部的肌腱亦受到牵扯而致损。
n    (临床表现与诊断)腕关节扭伤,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甚,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扭伤,可间腕部肿胀、疼痛较重,不能活动腕关节或活动时疼痛加剧。
n    检查时,将腕关节用力掌屈,背侧出现疼痛,则说明腕背侧韧带与腕伸肌腱损伤;反之,则为腕掌侧韧带或腕屈肌腱损伤。如将腕关节用力向尺侧偏斜,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则为桡侧副韧带损伤;反之,则为尺侧副韧带损伤。如腕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出现疼痛,而且活动明显限制,则说明是韧带、肌腱等的复合性损伤。损伤局部有压痛或触及筋肉组织异常改变。
n    由于腕关节损伤比较复杂,临证时须与桡骨、尺骨远端骨折,腕骨脱位、骨折等疾病相鉴别。故对于损伤严重的病例,可拍X线片,以资鉴别。
n(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n    2、施术部位  患侧上肢,以腕部为主。
n    3、取穴  少海、通里、神门,尺泽、列缺、太渊,泽间(尺泽与曲噪之间)、内关、大陵、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阳池、外关、三阳络,后溪、阳谷、小海。
n    4、施术手法  摩、揉、按、拿、拨、动。
n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十到十五分钟;新伤肿痛明显者,手法刺激宜轻;陈伤肿痛轻者,手法刺激宜重。
n    6、手法操作(分为下三个步骤)
n    (1)单掌摩揉腕臂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或坐)于伤侧前方,一手托握部健侧,另手循经络路线摩、揉损伤局部及前臂3分钟左右(腕部以摩为主)。
n    (2)按揉俞穴握腕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固定伤肢,另手拇指循经按揉相应的俞穴,以酸胀感为度;继之,用双手多指握拿腕部1分钟,以起镇定止痛作用。
n    (3)指拨大筋动腕法  病人仍取坐位。术者用一手固定伤肢适宜部位,另手拇指或中指重拨腋部、肘部或臂部大筋数次,有麻胀感传导至手部为佳;一手握拿腕部,另手拇指轻柔的弹拨损伤之筋肉数十次。继之,用双铄握拿握指部,牵拉损伤之筋肉,并将腕关节掌屈、背伸、侧偏及环转活动数次。双手掌相对往返搓前臂至腕部数遍,捻揉、牵抖五指结束。
n    (注意事项)
n    1、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n    2、手法治疗期间,应适当减少腕部活动,可用“护腕”加以保护。
n    3、急性损伤施手法后,用绷带软固定三到五日。
n    4、慢性损伤可配合中药熏洗及热敷,加强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n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狭窄性腱鞘炎。
n    (解剖生理)  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起于前臂骨间膜和桡骨干,通过桡骨茎突旁的浅沟,拇短伸肌止于拇指近节指骨茎低部,拇长展肌止于第一掌骨基底部。桡骨下端茎突部的腱沟内不平滑,沟的浅面有腕背侧韧带覆盖,形成骨性纤维管。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同一个腱鞘,长约7到8厘米。腱鞘分内外两层,内层与肌腱紧密粘附,外层通过滑液腔与内层分开,在两端内外两层相互移行,构成封闭的腔隙,内外两层之间有滑液,以防止或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腱鞘有保护肌腱,免受骨骼和其它组织的摩擦及压迫。肌腱出骨性纤维管以后,有一百零五度的角度折向止点(此角度女性较大)。在作拇指内收握拳尺偏时,此角度更为加大。
n    (病因病理)  经常作拇指内收和腕关节的尺偏动作,使拇伸短肌和拇长展肌肌腱与骨性纤维管的壁长期摩擦,反复的机械性刺激,可引起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其病理改变是腕背侧韧带失去光泽,组织充血,有细胞侵润,初期腱鞘水肿,以后逐渐增厚呈纤维变性,致腱鞘变狭窄。早期肌腱发生水肿,以后因受挤压而逐渐变息,但其上下两端可增粗,甚至发生肌腱纤维的摩损或撕裂。个别病例偶可发生桡骨茎突部骨膜炎,出现局部增生或硬结。
n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1、本病多发生于成年女性,起病缓慢,亦有因用力过度而突然病者。早期症状仅觉局部酸痛。
n    2、腕部桡侧疼痛、无力,活动受限制,拇指内收、尺偏时疼痛加剧。有时疼痛可向下放射到手指,向上放散至前臂或上臂。严重病例,病程久者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由于废用引起)。
n    3、检查可见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压痛明显,皮下可触及与软骨相似的豆状(似黄豆或绿豆状)硬结。严重病例,拇指外展和背伸时,能触及摩擦音,个别病例亦可出现弹响声。
n    屈拇握拳尺偏试验阳性。X线检查一般正常。
n(治疗)
n    (一)按摩治疗
n    1、原则  活血祛瘀,消炎止痛,疏通狭窄,恢复肌腱滑动功能。
n    2、施术部位  伤则桡骨茎突部周围。
n    3、取穴  曲池、阳溪、合谷、偏历、列缺、大鱼际等。
n    4、施术手法  滚、揉、弹拨、理筋、拨伸。
n    5、时间及刺激量  每次治疗十五到二十分钟,每日一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n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n    (1)推滚揉搓腕部法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腕部垫枕,掌面朝下。术者立或坐于伤侧,用一手握持伤肢腕部,另手小鱼际部推滚伤处及其上下;继之,用拇指或大鱼际部反复揉搓桡骨茎突部,以热感为度。
n    (2)拨伸屈腕弹理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与伤侧手掌相合握住拇指,另手拇指按压于桡骨茎突部,余四指固定腕部尺侧,在双手反向拨伸下,将腕部向尺侧屈曲。同时拇指弹理该处肌腱、腱鞘数十次。
n    (3)按摩经络俞穴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托握伤肢固定,另手拇指揉拨手阳明大肠经的肘下段数遍;而后,压缺盆,弹拨腋下大筋、上臂桡神经点,点按曲池、列缺,揉拨阳溪、合谷穴。
小圆肌损伤
n小圆肌位于冈下肌下方,起始于肩胛骨的腋窝缘上三分之二背面,经肩关节后部,抵止于肱骨大结节后方。该肌受腋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与冈下肌协同使上臂外旋。
n    (诊断要点)
n    1.病史 常由投掷、抛物或受风着凉引起该肌肉损伤,多伴有肱二头肌短头腱的损伤。
n    2.症状 肩背部疼痛或酸痛,严重者伤侧不能卧位,偶有手指麻凉感。
n    3.检查 可在肩胛骨外缘(相当于肩贞穴处)触及该肌纤维隆起、变硬,压痛明显,滑动按压时可向前臂足侧扩散。上臂外旋抗阻力试验阳性。
n   
肱二头肌长腱滑脱
n  [病因]:肱二头肌长腱滑脱是由于胸大肌和肩胛下肌抵止部的慢性撕脱,致使二头肌长腱滑动于结节间沟内缘之上。
n   临床上分为两种:⑴习惯性滑脱               ⑵外伤性滑脱
n   [临床表现]:轻度的外伤史;滑脱后,肱二头肌长腱处剧痛,肿胀,上臂无力,功能活动受累。
n   [诊断]:局部明显压痛,肿胀,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被动外展外旋上臂时可触到摩擦感,听到弹响音。
n   [治疗]:左手握患肢腕关节上部,患者掌心向前,肩外展至60°并前屈40°,两手对抗牵引,在牵引下将患者前臂逐渐旋后,并把肩放回至40°度外展位,使放下的前臂尽量旋后。
肱骨外上髁炎
 
n   病因:因急性扭伤或拉伤而引起。多见于需反复作前臂旋转、用力伸腕的成年人。
n   临床表现:患者肘后外侧酸痛,尤其在旋转背伸、提、拉、端、推等动作时疼痛更为剧烈,同时沿伸腕肌向下放射。
n   检查:①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明显压痛,以及沿伸腕肌行走方向的广泛压痛。
n ② 伸肌紧张试验和密耳(Mill)氏试验阳性。
n   治疗:先沿肱骨外侧髁向前臂用  、按、揉法广泛舒筋活血,再用弹拨法治疗。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n   病因:腕指经常活动或短期内活动过度,即腱鞘受到急、慢性老损或慢性寒冷的刺激。
n   临床表现:患者桡骨茎突部疼痛,可放射至手或肩、臂部、腕及拇指活动时疼痛加剧。拇指无力,伸拇活动受限。桡骨茎突部可触及硬结节,并有明显的压痛,握拳试验阳性。
n   治疗:多在桡骨茎突部及上下方采用按、揉、推、擦等手法。
腕部腱鞘囊肿
 
n    腕部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伤病,多发生于关节的肌腱滑动处。临床常见于舟、月骨关节的背面,位于拇长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之间;其次是腕部掌面桡侧,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古称“腕筋瘤”。本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n    (病因病理)  一般认为多由于局部气血凝聚而成,与外伤沉寂和慢性劳损有关。也有认为是因局部胶样变性所引起。囊肿壁的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白色光滑的滑膜覆盖,囊腔内充满蛋清样稠密或稀薄的胶冻状粘液。有时囊腔可与腱鞘或关节腔相通(有人认为囊肿的形成与关节或腱鞘内压力增大有关),也有的囊腔呈封闭状态,囊肿根部与腱鞘或关节囊紧密粘连。
n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1.本症的主要表现是局部有一个发展缓慢的半球形包块凸起。
n    2.病人感觉囊肿局部轻度酸胀、疼痛,腕手部无力。患部远端出现软弱无力感者,提示囊肿与腱鞘相连所致。但亦有部分病例,无任何不适感,仅觉是一种累赘,不美观。但腕部活动过度(由于内压加大),可出现酸胀无力感。
n    3.检查囊肿触之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早期质软有轻度波动感;后期因纤维化改变,而显得小而坚硬,用力按压时则有酸胀感,或向囊肿周围放散性疼痛。若囊肿生长于小鱼际近端或腕管内,可压迫尺神经或正中神经,则出现相应部位的肌肉麻痹或感觉异常。
n    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n(治疗)
n    (一)手法治疗
n    1.原则  温经镇痛,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
n    2.施术部位  囊肿局部及其周围。
n    3.取穴  囊肿上部相应穴位及局部压痛点。
n    4.施术手法  按、揉、挤、压。
n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5到7分钟,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n    6.手法操作(按以下步骤施术)
n    (1)对压内外关穴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双手拇、中指重叠,相对挤压内关、外关穴半分钟。
n    (2)屈腕按揉推挤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双手托握腕部,将腕关节略向囊肿的对侧屈曲,使囊壁紧张,双拇指在囊肿局部及其周围按揉数分钟,或以局部充血、麻木为度;继之,双手拇指重叠揿定囊肿近端推挤,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本法适用于一般的囊肿。
n    (3)针刺推挤按揉法  若上法效果不佳,可用本法。皮肤消毒后,用毫针刺破囊壁(周刺、斜刺或顶刺)后,再用双拇指强力推挤(方法同上法),然后加以按揉,囊肿即可消散,本法适用于质硬、较小而扁平的囊肿。 以上手法使囊肿消散后,随即加压用绷带包扎固定3日。
腕管综合征
n腕管综合征,又称腕部正中神经受挤压症。是由于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到挤压所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神经症状,临床并非少见。但其诊断上易被疏忽,或被误诊为风湿病、末梢神经炎,而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n    【病因病理】腕管位于腕部掌面,由腕关节掌侧横韧带(宽约1.5~2厘米,长约2.5~3厘米)与背侧的8块腕骨组成的凹面一起构成骨性纤维管。管内有正中神经和拇长屈肌腱及4个手指的指深、浅屈肌膝通过。正常情况下,屈指肌腱在腕管内滑动不会影响正中神经,但局部骨折、脱位、韧带增生肥厚,腕管内肌腱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水肿、增生等,导致腕管相对狭窄,挤压正中神经,而引起手部疼痛、麻木和知觉异常等。挠神经和尺神经因在腕管之外,所以并无桡、尺神经受压症状。
n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1.本病主要症状为伤肢掌面侥侧正中神经支配区三个半手指感觉过敏、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疼痛。一般在夜间、劳动后或温度增高的症状加重,气候寒冷时,伤侧手指发、凉、发绀及活动不利。夜间睡眠时,病人喜将患手伸出被子外,或不时甩动,以求舒适感。〕
n    2.检查可见病久者可有大鱼际肌肉萎缩,拇指不能完成对掌动作,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叩击腕管部或内关穴处的正中神经,可出现手部挠侧掌面三个半手指放射性触电样刺痛感。腕关节掌屈90度,半分钟后可出现手部症状加重。指压腕管或被动背伸腕关节,则出现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放射性疼痛。
n  x线检查,部分病例可有陈旧性挠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或腕部关节炎改变。肌电图检查,可提示大鱼际肌出现神经变性反应。
n    【鉴别诊断】如果符合正中神经的障碍,还要进一步查明神经受累的平面高度。 若在腕管以上受累,则前臂的挠侧腕屈肌和拇、食、中三指的指深屈肌和指浅屈肌应有不同程度的麻痹。因拇,食、中三指屈曲的动作表现虽在腕管以下,但其动力的肌腹却在腕管以上,而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的部位在腕管,其前臂的正中神经并不受侵害,所以,上述三个手指虽有感觉障碍而无运动障碍。若为颈椎病的神经根受压,其表现之麻木区不单在手指,往往前臂也同时有痛觉减退区,腱反射也出现与某一神经根受压相一致的变化,如颈5、6神经受压,桡骨膜反射和肱二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此外,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常表现为双侧性,且不局限在正中神经,尺神经和饶神经均受累,呈手套状之感觉麻木区。
n【治疗】
n  (一)手法治疗
n1.原则温经通络,疏通狭窄,消炎止痛。
n2.施术部位伤肢腕部上下,以掌面为主。
n3.取穴内关、外关、配阳溪、曲池、合谷、极泉。
n4.施术手法揉。压、搓、动。
n5.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15至20分钟,新伤隔日1次,陈伤每日1次。一般用中等刺激量,不宜过重、过猛。
n6.手法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
n    (1)按摩俞穴痛点法病人取仰卧位。术者立或坐于伤侧,用指拨檄泉,点揉曲池、阳溪穴,捏拿合谷,对压内关、外关穴,揉压腕部痛点。
n    (2)推揉前臂三阴法病人取仰卧位。术者坐于伤侧,用一手掌自腕部向上推、揉至肘窝部的前臂三阴经路线2至3分钟。
n    (3)揉搓腕横韧带法病人仰卧或坐位。术者用拇指、手掌或鱼际揉腕关节3至5分钟(以腕部掌面为主);继之,一手托住腕关节背侧面,另手大鱼际横搓腕横韧带部2至3分钟。
n    (4)动腕分掌牵指法病人仰卧或坐位。术者双手握拿伤肢的腕掌部,掌屈、背伸、尺偏、桡偏及旋转活动腕关节数次;继而,向两侧分掌3至5次,并分别牵动手指各关节,操梳手指手背结束。
 
指关节挫伤
n    指关节挫伤,是手部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除拇指只有一个指间关节外,其余四个手指都有近侧和远侧两个指间关节。每个指间关节均有近节指骨的头部与远节指骨的基底部相对应组成关节,在关节囊的两侧有副韧带紧张,指关节屈曲时,两侧副韧带松弛。指关节正常时,只能作屈伸运动,而无侧方活动。
n    (病因病理)手指受到骤然的侧方打击,或指关节因外力呈过度背伸、掌屈或扭转,均可导致指关节的侧副韧带、关节囊或关节软骨的损伤。损伤时,常有指间关节的暂时性半脱位或撕脱性肌腱的挛缩、变性,关节囊及韧带增厚,呈棱形肿大,关节发生永久性功能障碍,最后导致骨关节炎。
n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1.有明显外伤史,伤后关节肿胀、疼痛、屈伸活动明显受限。侧副韧带断裂者,有侧方成角畸形,手指关节凸向伤侧。
n    2.指关节伤侧有压痛,被动侧向活动时疼痛增剧。侧副韧带断裂者,指关节不稳,并有侧方活动。少数病例可伴有关节边缘的撕脱骨折,骨折片可进入关节腔内。
n    3.X线检查可提示关节变化情况,有利于确定诊断。
(治疗)
n    (一)手法治疗
n    侧副韧带、关节囊损伤或伴有撕脱性骨折者,采用下列两步手法处理。
n    (1)拨伸旋转屈伸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食指捏住伤指近节固定,另手拇、食指捏住伤指末节用力向远端拨伸牵引,并轻柔的旋转、屈伸受伤关节,使关节间隙增宽,把卷曲或回缩的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拉开、拉平。
n    (2)推揉两侧理筋法  紧接上法。在一手维持牵引的情况下,用另手拇指放于受伤关节两侧,作由轻到重的推、揉理筋手法,使撕脱的骨折片复位,如受伤指关节已伸直,即为理筋手法成功。
n    (二)固定
n    外敷消瘀膏。侧副韧带断裂者,可用胶布把伤指与邻指一起固定,若伤在拇指两侧、小指尺侧或食指桡侧者,应在伤侧放一小夹板,再用胶布固定。3周后开始功能锻炼或手法按摩治疗。
n    (附)消瘀膏
n    组成  大黄1份、栀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黄4份、黄柏4份、蜜糖适量。
n    制作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再用水、蜜各半调匀外敷伤处。
n    作用  祛瘀、消肿、止痛。用于损伤后瘀肿疼痛。
 
膝关节僵直症
n(1)膝关节伸展障碍
n    1)按抖膝部展筋法  病人仰卧位,国窝部悬空。术者立于伤侧,双手虎口相对,分别放于髌骨上、下缘,由轻到重的向下垂直按抖展筋,将膝关节伸直。若国部已接触床面,可用一手按压膝部,另手托握足跟,用力背伸踝关节,借此使下肢后部筋肉拉展,以巩固膝关节的伸直功能。
n    2)握踝牵拉展筋法  病人仰卧,助手用力按压唼侧股部或臀部固定。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握拿伤肢踝部,另手按压国部,用力向远端牵拉展筋,或增加一助手按国部固定,术者双手握拿踝部,一足蹬床头助力,用力牵拉展筋。   
n(2)膝关节屈曲障碍
n    1)垫股按国抿屈法  病人俯卧,膝前部垫一薄枕,以减轻对髌骨的挤压痛。术者立于伤侧,一下肢屈曲,用股部垫于踝关节前方,然后双手或前臂在国部揉拨、推理筋肉数分钟。而后由轻到重的向下按压,将膝关节屈曲。此手法能使膝关节自一百八十度屈至一百四十度。
n    此关节的屈度是以两长骨轴所构成的角度,伸直位为一百八十度连计算的。以下类同。
n    2)器械固定抿屈法  病人俯卧,股部下端前、后各置一厚棉垫,用一器械将其固定于治疗床上。术者立于伤侧,一下肢屈曲,足蹬于床缘,用股部抵紧伤肢踝部前上方,用力向上伸展,将膝关节强力屈曲。此法可使膝关节自一百五十度屈至八十五度,在膝关节屈曲至九十度时,可用“扛蹬扒拉抿屈法”用力将膝关节屈曲。此法切忌暴力,强屈时病人股前部不可离开床面。
n    3)拐踝压国抿屈法(以右侧为例)病人俯卧位,膝前部垫枕。术者立于伤侧,右手虎口向下、手掌用力按压国窝部固定,左肘窝部拐住伤肢踝部、手握右上臂或肘尖部,而后术者身体向伤侧臀部倾斜,将膝关节屈曲。若术者力小,左足可蹬一固定物,用力将身体向伤侧臀部倾斜,使膝关节屈曲。此法可使膝关节自九十度屈至四十度(即功能位)。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n   梨状肌损伤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自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主要是坐骨神经)、血管,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故称之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病因病理)
n    1.损伤  多由大腿内旋、下蹲位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骨盆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伤。亦可在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而致伤。其病理反应为渗出、出血、肌紧张或筋膜破裂、肌束隆起,或损伤愈合过程中的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梨状肌上、下孔变狭窄,其上、下孔所通过的神经、血管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发生炎症改变,局部瘀肿、缺氧及功能障碍。久之,则引起臀部及下肢筋肉萎缩和发凉等继发性改变。
n    2.劳损或受凉  部分病例可仅有因过劳或夜间受凉,而产生臀部疼痛,小腿外侧麻木,或腓总神经麻痹的症状和体征,此种情况可能与坐骨神经和梨状肌变异有关。若邻近组织器官炎症,使骶1、2神经根或骶丛神经受到刺激,亦可继发梨状肌痉挛,而出现坐骨神经痛。
n    3.梨状肌变异  由于神经穿过肌腹,当肌束幅度改变,肌肉两束之间隙减小,压迫穿过其间的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而出现下肢疼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病史  本病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少数病例与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或炎症有关。
n    2.症状  典型症状是臀部疼痛伴同侧坐骨神经痛。轻者臀部有深在性的疼痛、不适或酸胀感。重者出现刀割样样剧痛,不能入睡,生活不能自理。坐骨神经痛伴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侧、国窝、小腿外侧或前侧、踝、足背至足趾)扩散性疼痛;或有小腿外侧或前外侧的皮肤麻木区。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个别病例疼痛可扩散至腰部,或向小腹部及大腿外侧扩散,亦可出现会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阴茎不能勃起(与压迫阴部神经、血管有关)。有的病例遇气候变化时加重。极少数严重病例,病人呈强迫体位,走路时身体半屈曲,鸭步移行或跛行。
n3.检查  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不受限。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可触及该肌腹呈条索样隆起,压痛明显,并沿坐骨神经放散痛。亦可有梨状肌呈弥漫性肿胀、肌束变硬、弹性差。病久者,伤侧臀部肌肉萎缩、松软、肌张力低。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拿踝部,将膝关节屈曲九十度,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症状减轻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在六十度以前痛著,超过六十度以后则疼痛减轻(即说明为非根性体征)。下肢腱反射正常,屈颈试验和颈静脉压迫试验均为阴性,此点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n    单纯的梨状肌损伤,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即可做出诊断。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无椎间盘突出症的腰部体征。若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伴法,或继发于椎间盘突出,则可兼有两者的症状、体征,而以明显的腰部体征和坐骨神经根受压为主要特征。与坐骨神经炎的主要区别点,是后者由感染引起,而且沿坐骨神经径路均有压痛,用消炎及维生素B类药物治疗,配合理疗、按摩等,有助于疼痛的缓解和炎症的消除。
(治疗)
n    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n    2.施术部位  伤侧臀部及下肢。
n    3.取穴  伤侧上缪、居缪、环跳、风池、委中、足三里、承山、悬钟、昆仑、阳陵泉、对侧扭伤穴。
n    4.主要手法  抚摩、推揉、拨、压、动。
n    5.治疗时间与刺激量  急性损伤,十负重左右1次,手法刺激宜轻;慢性者,十五负重1次,手法刺激宜重。
6.手法操作
    (1)急性梨状肌损伤
n    弹拨理筋镇定法  病人取俯卧位,两下肢伸直,足尖内收,使臀部肌肉放松。术者立于伤侧(首先触清损伤部位与伤情),用手掌抚摩、按揉臀骶部数分钟。而后,一手拇指顺该肌纤维方向上牵,另手拇指弹拨该肌2到3次,或将离位之纤维束顺滑按压于原位,恢复其解剖位置;继之,双手拇指顺该肌纤维方向抵止端施理筋手法数次,以舒顺筋肉;再以拇指压于病变部位镇定1分钟。揉压委中、承山穴1分钟(或对侧扭伤穴),达到舒筋通络,解痉镇痛之目的。
n(2)慢性梨状肌损伤(分以下两个步骤)
n    按揉拨理滚压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伤侧,用手掌或前臂先轻后重,按揉臀部数分钟;拇指或肘尖拨梨状肌及周围痛点(以病人耐受为度),双手拇指重叠顺梨状肌纤维方向向抵止端推理、按压5到7遍。拇指揉、拨、压或掌指关节滚下肢坐骨神经路线5到7分钟。指压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各零点五到一分钟。
n    回旋屈拉下肢法  病人取仰卧位,助手按压健肢固定。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握其踝部,另手扶膝部,将伤肢尽力屈曲、内收、内旋拨直下肢;然后,屈拉伤肢数次。拇指揉压居缪、风市、阳陵泉、悬钟,大鱼际部压放气冲穴。
(注意事项)
n    1.急性损伤  手法后,嘱病人在3到5日内勿参加体力劳动,并隔日复诊1次。慢性损伤,每日治疗1次,治疗期间勿参加重体力劳动。
n    2.若伤侧臀部及下肢发凉、天气变化痛著者,应在腰、骶部加揉搓手法数分钟,臀部及下肢加捏拿、叩打手法数分钟,使肢体温热为度。
n    3.损伤超过1周者,在手法治疗期间,配合食醋加白酒热敷,二十分钟一次,每日1到2次,1周为1疗程。亦可配合适当的体疗,以提高疗效。
n    4.封闭疗法  用百分之一普鲁卡因5毫升加醋酸强的松龙二十五毫克,作痛点封闭,5天1次注射5次为1疗程。
n    5.手术疗法  对个别陈旧性损伤的病例,保守疗法无效者,可以考虑梨状肌松解术或切断术,解除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股四头肌损伤
n    (解剖生理)  股四头包括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后3块肌肉起于股骨干;4块肌肉联合而形成股四头肌总腱,包绕髌骨,并向下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的生理横断面大,是全身最有力的肌肉。该肌受股神经支配,主要功能为伸直膝关节、屈曲髋关节。
n    (病因病理)  本病多因股四头肌猛烈收缩,或被过度牵拉所致,亦可由直接暴力撞击而引起。如膝关节半屈曲位,突然强烈收缩股四头肌,引起股四头肌的全部肌腱、或其中、脱肌腱断裂伤,而以股直肌腱断裂较多见。当膝关节伸最后三十度到六十度时股四头肌用力收缩并受到阻力,可使股直肌在髌骨上缘或肌腱中部断裂。损伤轻者,形成较小的血肿或粘连,经治疗可使瘀肿消散,粘连松解;损伤重者,组织广泛出血,形成大的血肿,血肿机化或钙化,导致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临床表现与诊断)
n    1.有明显外伤史,临床多见于运动员。
n    2.伤后局部疼痛,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制。若肌腱断裂,疼痛剧烈,行走困难或者跛行,膝关节主动伸直功能丧失。
n    3.检查可见伤处肿胀或皮下瘀斑、压痛明显。肌腱断裂者,可触到明显凹陷,血肿较大者,触之有波动感。抗阻力伸膝试验(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伤肢抬起屈膝;术者一手托国部,另手按压于踝关节上方,嘱病人用力伸直膝关节;伤处疼痛加重或伸膝无力)阳性。
n    4.X线检查  血肿较大者,晚期可有钙化阴影。早期X线检查,可排除
 
髌骨骨折。
 
n(治疗)
n    (一)按摩治疗(适用于肿痛减轻以后的非急性期)
n    1.原则  活血祛瘀,剥离粘连,消肿止痛,恢复功能。
n    2.施术部位  股前部为主,小腿为辅。
n    3.取穴  气冲、髀关、健膝、阴市、血海、鹤顶、阴陵泉、阳陵泉及损伤局部痛点等。
n    4.施术手法  推抚、摩、揉、叩打、捏拿、动。
n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二十分钟左右,刺激量视病情而定。
n    6.手法操作(病人取仰卧位,术者立于伤侧,按以下四个步骤)
n    (1)推抚摩揉股部法  术者用双手掌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抚、摩、揉股四头肌数分钟。或以温热为度。
n    (2)捏拿叩打股部法  紧接上法。术者用双手多指由上而下捏拿股四头肌数遍;继之,用小鱼际部或空拳叩打股部和小腿外侧3到5遍。
n    (3)按摩俞穴痛点法  紧接上法。用拇指揉压髀关、阴市、血海、健膝、阴陵泉、阳陵泉,大鱼际压放气冲穴。
n    (4)屈伸回旋下肢法  紧接上法。术者一手握拿踝部,另手扶膝部,两手协同用力屈伸、回旋髋、膝关节数次。
 
半月板损伤
   病因: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部略屈时,如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半月板来不及退开而被挤压,可引起内侧半月板或外侧半月板撕裂。
n   临床表现:⑴关节肿胀⑵关节交锁⑶肌肉委缩⑷关节滑落感⑸压痛点⑹自诉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n治疗:  、揉及膝关节屈伸活动
踝关节扭伤
n病因:踝关节伤筋以关节扭伤为常见,多因在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时,踝屈位足突然向内或向外翻转,踝外侧或内侧韧带受到强大的张力作用所致。
n   临床表现:有急性扭伤病使,踝部出现明显肿胀疼痛,不能着地,内、外踝前下方均有压痛,皮肤呈紫色。将其踝关节内翻则外踝部疼痛加剧。
n    三、诊断
n    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即可确立诊断。但需与韧带完全断裂、关节脱位和骨折相鉴别。
n    (一)韧带完全断裂外侧韧带完全断裂时,踝关节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并可在患处触乃沟状凹陷缺损。
n    (二)踝关节半脱位在踝关节极度内翻位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在内翻位的调线正位片。L可见外侧关节间隙增宽。
n    (三)踝部骨折踝关节广泛肿胀、疼痛剧烈,外踝骨突上有明显压缩。调线片可见骨片撕脱。
n      四、治疗
n      (一)治疗原则
n    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n      (二)操作步骤及要求
n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n    1.按揉解溪、昆仑、丘墟、绝骨、承山、阳陵泉等穴,每穴1分钟,以通经络之气。
n    2.在患处用轻柔的按揉法治疗,并配合踝关节摇法。
n    3. 拔伸踝关节,拔伸时先将患肢足部逐渐向内翻牵拉,然后再外翻足部。
n    4. 在患处用擦法,以透热为度。按、揉、摩擦、拨伸、摇等法
周围神经损伤
n周围神经损伤(单肢瘫)是骨折、脱位的常见并症,但肢瘫痪则是其后遗症。属伤科常见疾病之一。
n(解剖生理)上肢神经发自臂丛。臂丛神经由颈5到8与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分布于胸背部与上肢肌肉下肢神经发自腰丛与骶丛,腰2到4组成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分布于大腿前方及内侧的肌肉;腰4至骶3组成坐骨神经,分布于大腿后侧及小腿部、足踝部的肌肉。
n(临床表现与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具有受累肢体的肌张力降低、反射、感觉、运动消失等特点。肌肉逐渐萎缩,伤后3个月最明显,1到2年萎缩达到极限。并出现皮肤、肌肉、关节囊萎缩变性,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指甲粗糙等。不完全损伤,受累肢体可保存部分功能,并可出现感觉过敏现象。
n1.臂丛神经损伤  轻者,仅上肢某一部分不能运动,无明显感觉障碍,可出现部分肌群瘫痪或运动无力;重者,受累肢体出现较重的瘫痪和运动、感觉障碍。臂丛神经完全损伤,受累以下肢体呈弛缓性下垂,并随躯干运动而摇摆,由于肌肉严重萎缩、松弛,肱骨头常位于关节下半部而呈半脱位。上臂损伤,肩、肘、腕及掌指关节自主运动功能丧失,前臂处于旋前位,上肢外侧麻木,大鱼际肌与桡侧屈腕肌麻痹。前臂损伤,前臂或腕的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上肢内侧麻木,手内在肌瘫痪,小指、无名指屈伸功能丧失。
 
坐骨神经损伤
n   (1)坐骨神经干高位损伤  膝关节屈曲功能丧失,小腿及足部肌肉全部瘫痪,足下垂。小腿后、外侧和足部浅感觉消失。
n   (2)腓总神经损伤  呈现足下垂,足不能外翻和背伸,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浅感觉消失。若腓深神经损伤,则出现足下垂,第1、2趾之间皮肤感觉丧失。不影响足的外翻活动。
n   (3)胫神经损伤  主干损伤时,足不能跖屈、内翻活动,足趾不能跖屈及收展活动。足底内、外侧神经损伤时,足趾不能跖屈,足底及各趾末节的背面浅感觉消失。
(治疗)
n   1.原则  加强血液循环,增强伤部组织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细胞和组织的兴奋性,促使受累肢体的功能恢复。
n   2.施术部位  受累肢体。
n   3.取穴 
n   上肢  取天鼎、缺盆、肩井、天宗、肩贞、极泉、曲池、小海、外关、内关、合谷,及上肢神经易触及的部位。
n   下肢  取环跳、上缪、次缪、承扶、殷门、委中、承筋、承山、昆仑、太溪、气冲、冲门、髀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解溪、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公孙、太白,及下肢神经易触及的部位。
n4.施术手法  推、揉、滚、打、按、拨、弹、拿。
n   5.刺激量及时间本病适宜较重的手法刺激量;每次治疗时间二十分钟左右。
n   6.手法操作  上肢神经损伤,病人取坐位;下肢神经损伤,病人取卧位。术者立其伤侧,按下列四个步骤施术手法。
 
n(1)推滚揉按伤肢法  双手由伤肢近端交替推至远端数十次;单手小鱼际部或掌指关节滚伤肢数分钟;双手掌或多指抱揉伤肢5到7遍;双拇指由近侧向远端交替按压损伤神经路线数遍。 
n  (2)拨打拿弹伤肢法  由近端至远端用双手拇指重拨、双手空拳或掌侧交替打叩多、指捏拿、提弹伤肢筋肉各5到7遍,此步手法以肢体发热为度。
n   (3)按摩伤肢俞穴法  双手或单手拇指按、揉伤肢常用俞穴5到7个,各零点五到一分钟;拇指拨损伤之神经干易触及的部位3到5次。
n   (4)揉搓撞震伤肢法  双手掌相对往返揉、搓伤肢数遍;继之,一手固定伤肢上段适宜部位,另手握伤肢远端向上撞震伤肢三大关节;压放热穴各半分钟,掌推抚伤肢结束。
(注意事项)
n    1.加强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肌肉营养与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n    2.注意伤肢保暖,禁用冷水冲洗。
n    3.配合内服滋补肝肾类药物,或其它物理疗法。
n    4.通过积极治疗,1到2年仍不能恢复者,上肢神经损伤,可考虑肌腱转移手术,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下肢神经损伤,应该考虑关节融合术,以稳定关节。
n第五部分功能锻炼
 
第十章 脏腑病症
第一节 内科病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一、  诊断要点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衰弱症状:脑力易疲劳,感到没精神,自觉“脑子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持久,记忆差,效率显著下降,体力亦易疲劳。
•3.情绪症状:烦恼,心情紧张而不能松驰,易激惹等。可有轻度焦虑或抑郁,但在病程中只占很少一部分时间。
•4兴奋症状:精神易兴奋,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控制不住,伴有不快感,但没有言语运动增多。
•5肌肉紧张性疼痛: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痠痛。
•6.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睡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醒觉节律紊乱等。
•7. 社会功能无明显变化,但有一定影响。
•8。鉴别诊断:排除其它神经症、脑和躯体疾病及慢性中毒所致的神经衰弱状态、精神分裂症早期和抑郁症等。
 二、   推拿治疗
•1 .  治则:安神定志,理气舒郁、调衡阴阳。
•2 .  手法:按、揉、擦、掐、   、扳法。
•3 .  取穴及部位:百会、四神聪、印堂、太阳、安眠、风池、风府、膻中、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任脉、督脉、两胁肋区、背部足太阳膀胱经。  
 胃脘痛
• 病因:⑴病邪犯胃⑵肝气郁结⑶脾胃虚寒
• 临床表现:⑴病邪阻滞①寒邪②食滞⑵脏腑失调①肝气犯胃②脾胃虚寒
l        治疗:
⑴基本治法
①    胃脘部操作:A 取穴: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B 手法:摩、按、揉、一指禅推法
②    ②背部操作:A 取穴: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B 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
③    ③肩臂及胁部操作:A 取穴: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及两胁部。B 手法:拿、搓、按、抹。
•⑵辨证加减
•①寒邪犯胃:A 用较重的点、按法治疗脾俞、胃俞;B 用擦法。
•②食滞:A 用顺时针方向摩腹;B 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八  、足三里。③肝气犯胃: A 揉法揉  中穴、章门、期门;B 较重的揉肝俞、胆俞、膈俞。④脾胃虚寒: A 按、揉法于气海、关元、足三里; B 擦督脉。
•⑤疼痛剧烈者:用重的点、按法。
 
头痛
•病因:⑴外感风寒之邪及头部外伤引起的头痛⑵外感风热之邪及情志内伤,肝郁阴亢而作头痛⑶外感暑湿之邪及中焦阻塞而引起的头痛⑷血虚及肾亏而致的
•     临床表现:
•⑴外感:
•①风寒头痛②风热头痛③暑湿头痛⑵内伤①肝阳头痛②痰浊头痛③血虚头痛④肾亏头痛⑤淤血头痛
l  治疗:
•⑴基本治法
•①颈项部操作: A取穴:风池、风府、天柱、膀胱经; B 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
•②头面部操作: A 取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等穴及前额部; B 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拿法。
•⑵辨证加减
•①风寒头痛:A 用  法按、揉肺俞、风门。再拿两侧肩井。B 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
•②风热头痛:A 按、揉大椎,肺俞、风门;B 按、拿两侧曲池、合谷;C 拍击两侧背部膀胱经。
•③暑湿头痛:A 按、揉大椎、曲池,配合拿肩井、合谷;B 排击背部两侧膀胱经;C 提捏印堂及项部皮肤。
•④肝阳头痛: A 推桥弓;B 用扫散法;C 按、揉两侧太冲、行间,在擦两侧涌泉。
•⑤痰浊头痛: A 用一指禅推法及摩法在腹部治疗;B 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后在左侧背部横擦;C 按、揉两侧足三里、丰隆、内关。
•⑥血虚头痛:A 摩腹;B 横擦左侧背部;C 按、揉两侧心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
•⑦肾虚头痛:A 摩腹;B 横擦背部督脉。
•⑧淤血头痛;A 按、揉、抹太阳、攒竹穴及前额,头侧胆经循行部位;B 擦前额及两侧太阳穴部位。
头胀痛
•本症多因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及用脑过度,不能得到有效的休息所引起。中医认为是肝火上逆。头胀痛常伴头筋突起、口苦。口干、烦躁易怒或耳鸣、耳聋等。
•治疗及手法
(1)外感
•1)风寒头痛型主要表现为恶寒头胀,头痛连及后脑,项背板滞,吹风遇寒则病剧,骨节酸楚,鼻塞流涕,兼有咳嗽,舌淡苔薄,脉浮紧。通过点按印堂、太阳、合谷穴各1分钟,用泻法;点揉外关1分钟,用补法;捏拿肩井使微微出汗,分推前额;推前臂三阳经,背部分推法,揉按大椎、阳关法可达到疏风散寒的目的。
 
•2)风热头痛型主要表现为头痛如裂、恶风发烧、口渴、咽痛、小便短赤、面赤红、鼻唇生疮、舌红苔薄、脉弦数。用点揉风池2分钟,大椎穴1分钟,点按合谷1分钟,点揉太渊、涌泉穴各1分钟,均用泻法,揉太阳、风池法等等可疏风散热。
(2)内伤
1)肾虚头痛表现为头脑疼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遗精带下、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点揉阿是穴。泻法;点揉肾俞、命门3~5分钟,以透热为度;振颤法点气海、关元穴各2分钟,用补法;额前分推,按下关法,按百会法,枕后斜推法,背部挤推;揉命门;肾阴不足加摩腰横摩法,肾阳不足加点肋补气法,叠掌按腰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2)痰厥头痛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膈支满、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以振颤法点中脘2分钟,点丰隆2分钟,点按内庭穴1分钟,掐厉兑穴均用泻法;四分前额法,推正顶法,按上、下关法,掐地仓法,上腹摩按法,拿肩井法可治疗燥痰化湿。
•3)气血不足表现为头痛目眩,朝重夕轻,过劳则疼痛加剧,精神倦怠,气短无力,面色唇甲无华,畏寒肢冷,饮食无味,舌淡脉细。点揉中院穴2分钟,用泻法;以振颤法点气海、关元穴各2分钟;点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分钟,用补法;面部手掐法、头对按法、按百会法、枕后分推法、点按背肋法、背部挤推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4)肝阳头痛型表现为额部及头顶部疼痛、烦躁易怒、胸闷肋痛、面红目赤、口苦欠安、舌红脉弦。点揉阿是穴;点按阳陵泉2分钟,用泻法;点按太溪穴1分钟,用补法;点按太冲穴1分钟;掐大敦穴,用泻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5)血瘀头痛型表现是头痛、头胀,如裂如刺,痛有定处,心烦易怒,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点揉膈俞2分钟,血海1分钟,用泻法,点按膻中穴1分钟,用补法、拨按委中穴2分钟,用泻法等等可取得治疗效果。
咳喘(咳嗽)
•(1)概述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此病多见于冬春严寒季节。咳喘是慢性气管炎及肺气肿的一种症状表现。祖国医学认为本症与外感、内伤有关。当人体卫外功能不固,风寒等外邪侵入人体,首先犯肺,影响肺气宣降功能,肺气上逆则咳嗽,症状为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应给受术者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内伤咳嗽多因久治未愈,久咳伤阴,肺气不足;或因脾虚生痰;或因心肝火旺、壅塞肺气;或病久伤肾,肾气不足,不能纳气,影响津液之输化,肺气之升降,纳气失摄,人体气化功能失常,上逆犯肺,可见喘促气短。反复咳嗽,咯痰,伴有喘息,可见咳喘。诊断表现为:咳嗽痰多,痰稀色白,或干咳,吐痰胶黏,色黄,舌质红等。咳喘表现为:呼吸短促,言语乏力。
•(2)治疗与手法
•1)外感咳嗽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①术者用手掌直推背部。
•②术者以一指禅按压身柱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尺泽穴、足三里穴。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术者以一指禅点揉膻中穴,在胸部自上至下进行直推。                      
•2)内伤咳嗽除上述手法外,加按压脾俞穴、肾俞穴,并可揉以上二穴。痰稀色白者,可加按压内关穴,拿肩井穴。吐痰胶黏者,可加点揉风池穴、曲池穴、合谷穴。
•3)咳喘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①术者掌推背部。
•②术者按压受术者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定喘穴。
•③横擦肾俞穴、命门穴、八廖穴。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胸闷者,术者按压受术者膻中穴、内关穴。呼吸困难者,按压受术者天突穴,并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
 
腹泻
•(1)概述受术者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多因细菌感染和胃肠功能障碍所致。致病原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是由于情志失调,使脾胃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伤及脾胃阳气,导致脾肾阳虚,泄泻不止。外因由寒、湿、暑、热以及饮食不节所致,以湿邪多见。湿邪易伤脾阳,而造成泄泻。饮食不节,影响脾胃的运化,造成水湿内停,而致泄泻。从诊断表现来看,寒湿伤脾可见发病较急,大便稀薄或带黏液,腹痛肠呜。饮食不节可见发病突然,院腹胀痛,泻后减轻。脾肾阳虚可见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脐周作痛,以黎明时腹泻为特点。细菌性痢疾多伴有高烧,腹痛较重。
•(2)治疗及手法
•l)饮食不节推章门穴、梁门穴、幽门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逆时针摩腹3~5分钟。自上向下擦推大腿、小腿内侧。
•2)脾肾阳虚
•①掌摩脐周及小腹部3~5分钟。
•②点受术者脾俞穴、肾俞穴、阴陵泉穴。
•③横擦大椎穴、命门穴,以热为度。
•3)寒湿伤脾
•①术者以手掌搓热受术者腰骶部。
•②按揉受术者上巨虚穴、下巨虚穴、风池穴、合谷穴。
第二节 妇科病
月经不调
•(1)概述妇女月经周期和经量改变,就是月经不调。表现为出血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先期,多因肝郁化火,血热妄行,阴虚内热,迫使经血先期而下。月经后期,多为寒凝气滞、气虚所致。先后无定期,多因肝郁气滞、肝肾亏损所形成。经量多或少,多因血热及心脾亏损所致。
•(2)治疗及手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1)术者用单掌按揉小腹,用拇指揉按关元穴、盲俞穴,用双拇指压按气冲穴。
•2)自股内上方阴廉穴、足五里穴向下,术者拿揉受术者阴包穴、血海穴至阴陵泉穴,揉按大腿内侧敏感点。弹拨三阴交穴。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 3)术者分推受术者腰背部,按压背部膀胱经,用拇指指腹按压肝俞、脾俞、肾俞、三焦俞等穴。
• 4)以手掌揉推八穴,手法由轻至重。                    
5)血热者,加按揉大椎穴,点按曲池穴、神门穴,搓涌泉穴。气虚者,加点按太溪穴,顺时针摩法,并以掌振颤关元穴。气滞者,加点按膻中穴,推腋中线。
 
痛经
•(1)概述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有剧烈的疼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气滞血瘀者,情志失调,肝气不疏,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者,久居阴湿之地,或行经期间涉水受寒,或食生冷,血行不畅而作痛。气血虚弱者,平素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两亏,血海空虚,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小腹且有下坠之感。肝肾亏损者,禀素体弱,或房事不节,损伤肝肾,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表现为经来色淡量少,经后小腹作痛。
 
•(2)治疗及手法
•1)术者用两掌重叠按揉腰骶部,点按三焦俞穴、次廖穴、天枢穴、血海穴、三阴交穴。
• 2)掌摩气海穴、关元穴,术者以拇指按揉足三里穴。
• 3)术者以两手掌根反复揉搓腹部两侧,掌搓命门、肾俞穴。                     
    4)除上述手法外,气滞血瘀者,加分推两肋,按揉膻中穴、章门穴、期门穴、肝俞穴、三焦俞穴、太冲穴等。按颤腰骶,叩打八廖。寒湿凝滞者。术者以双掌反复推摩小腹部,揉压盲俞穴、中极穴、阳陵泉穴,揉按脾俞穴、腰阳关穴、环跳穴等,分推腰背部,推股内侧。气血虚弱者,加直擦背部,加按揉脾俞穴、胃俞穴、肝俞穴、中脘穴等。肝肾亏损者,加揉压肝俞穴、血海穴、涌泉穴等。
第三节 外科五官病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概述此症是一种慢性节段性闭塞的血管炎性病变,常常侵犯下肢中小动脉及静脉,祖国医学称之为“脱疽”。早期因血管痉挛,肢端缺血而引起患肢不适,有沉重、发凉、间歇性跛行,后期疼痛难忍。由于肢体末端缺乏血液供应,可发生坏死,所以早期治疗效果好。要早期活血化瘀,避免血管闭塞。
 
• 2、治疗及手法
•(1)术者以掌推股外侧、下肢内侧。
•(2)以双掌小鱼际按压气冲穴。
•(3)双掌颤压腰骶部。
•(4)点揉合谷穴、三阴交、太溪等穴。
•(5)如上肢痛者,加点内关穴、曲泽穴、极泉穴等。
•(6)术者以拿、揉、滚四肢,由近端向远端进行操作,反复操作,以有热感为度。
慢性鼻炎
•   (l)概述受术者长期鼻塞流涕,鼻黏膜弥漫性充血,肥厚或萎缩,嗅觉减退。多因肺气虚弱、脾气虚、肾气虚及外界影响所致。
•(2)治疗及手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1)术者以拇指点上星穴、印堂穴、迎香穴。                     2)揉推鼻的两侧,自山根穴至迎香穴。
• 3)按揉中府穴,拿曲池穴、合谷穴。
• 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1)术者以拇指、食指拿风池穴,再以双手拿肩井穴,点揉风门穴、肺俞穴。               
•  2)搓大椎穴。
耳鸣
• (1)概述在外界没有声音的情况下,受术者耳内自觉有响声,严重的出现耳聋。
• (2)治疗及手法
•  1)术者以拇指点揉耳门穴、听宫穴、完骨等穴。揉、捏、揪耳轮与耳垂,再以双掌置于耳部进行挤压。
•2)在头部进行分抹五经法,在耳后部进行搓、擦。
• 3)以拇指点按肾俞穴、支沟穴等。
肥胖症
1、概述肥胖症是指机体内脂肪过多堆积,超过正常标准20%以上者。中医认为本症与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劳作、脾虚湿盛、痰湿流溢肌体有关。形成体态臃肿,腹部前凸,疲倦乏力,动则气喘、多汗、腰痛、便秘等症。治以健脾化痰,理气宽胸,活血通络为主。
2、治疗及手法                    
(1)受术者俯卧位,术者以拇指腹依次点揉脾俞、肝俞、大肠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八穴,每穴点按各半分钟,用平补平泻法,手法用力宜稍重,使力透达深部。
(2)局部减肥手法                     
1)颈部以拇指腹点揉大椎穴1分钟,用泻法,力度以气串感沿督脉到达尾闾效果最好。点按风池与百会,点按新设穴,点揉到皮肤红润为宜。                     
2)胸部仰卧位,术者以三指点按库房、屋翳、膺窗穴,用泻法,以局部微胀疼为宜;依次以拇指点按天池、乳中、乳根穴,每穴半分钟;平补平泻法;点按时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3)腹部仰卧位,术者双手拇指腹点按期门、章门、京门、梁门穴各半分钟,用泻法,要迎随呼吸;点按中脘、气海、天枢穴,用震颤法,施较强刺激1分钟;点按两侧三阴交穴各1分钟,用补法。
4)上肢坐位,术者依次点按少冲、内关、劳宫、大陵、少海、神门、灵道、青灵、极泉、天泉等穴,每穴半分钟,用平补平泻法。
5)臀部侧卧位,以肘尖点按居、环跳穴,每穴点按半分钟,用泻法,强刺激,酸、胀感传到下肢,效果最好。
6)大腿部俯卧位,术者以拇指点按环跳、风市、阳陵泉、伏兔、气冲、髀关穴各半分钟,用泻法。
7)膝关节仰卧位,双手拇指点按膝眼各半分钟,用泻法。点按阳关、犊鼻、血海、曲泉、梁丘穴各半分钟,平补平泻法。
8)小腿部拇指依次点按跗阳、承山、承筋、阳陵泉、委中、委阳穴各半分钟,用泻法。
9)踝部拇指依次点按金门、申脉、什参、昆仑、丘墟、商丘穴各半分钟,乎补平泻法。
3、腹部点按穴位时可配合全腹掌摩法,以掌置腹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摩动各72次,腰背部于点穴后可沿膀胱经进行滚法5~7次。推足太阳膀胱经,自上向下5~7遍,最后以拍打法拍打背部、腰部及大小腿部约3分钟。平时要注意节制饮食,抑制摄入热量过多,晚餐宜少食。加强体育锻炼,消耗脂肪。
 
 
第四节 小儿科病症
小儿肌性斜颈
       病因: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⑴与损伤有关⑵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⑶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侧偏斜所致。
       临床表现: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形肿物,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
       治疗:①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②拿患侧胸锁乳突肌③让患者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胸锁乳突肌侧④在患侧施用推揉法。
疳积
     疳积是积滞和府证的总称。积滞是由于饮食失调,恣食维冷,肥甘,停聚中焦,积而不消,气机阻滞加失健运,升降失司而成。临床以纳呆厌食,腹满胀痛,唆腐呕吐,大便腥臭,干稀不调为其特征。瘠证是由于积滞久而化热,耗伤气阴)或虫积内聚或由攻伐太过,气血津液虚耗,脏腑受损所致。临床以形体赢瘦,腹大筋露,毛发干枯,神疲乏力为特征。由于积滞通常进一步发展成为瘠证,故古人有:“积为瘠之母,无积不成瘠”;“痕之成多起于积,治瘠必先去积”之说,因此临床常把积滞和瘠证统称为瘠积,
    一、中医病因病机
    (一)食积伤脾
    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儿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致脾失健运,胃不受纳,升降失调,而成积滞。积滞日久,郁而化热,耗伤津液,乃成俯证。
    (二)脾胃虚弱
    大病之后,或先天秉赋不足,或医者攻伐太过,或虫积内聚,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乳食窒阻,气机失调,脏腑失养,饮食不为肌肤,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成瘠证。
      三、辨证施治
      (一)食积伤脾
      主证:形体略见消瘦,毛发略见变稀,面色萎黄,不恩乳食或多食易饥,腹部胀荡,精神不振,夜寐不安,大便于稀不调,常见恶臭,舌昔厚腻,脉象滑数。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健脾和中。
      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烷,揉天枢,摩腹,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捏脊。
      方义:补脾经,揉中院,摩腹,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消食和中;揉天枢,分腹阴阳,揉板门消积导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捏脊理气导滞,调和气血。
      (二)脾胃虚弱
      主证:面色苍自,毛发干枯不泽,形体赢瘦,腹大如鼓,囚肢不温,夜寐不宁,哭声低微)纳呆便溶,唇干喜饮,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原则:温中健脾,益气补血。
      处方:补脾经,补胃经,补大肠,推三关,揉外穷官,掐揉纹,运内八卦、揉中胰,摩腹,揉天怄,揉足三里,捏脊。                                  ;
    方义:补脾经,补胃经,补大肠,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健脾补血;运内八卦,揉中肮,揉天枢理气消食导滞:掐揉四横纹调中行气,和血除满,为治瘠积之
要穴。
    若便溏者加推上七节,揉龟尾,便秘者去补大肠,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揉龟尾;五心烦热,盗汗者去椎三关,揉外劳宫,加补肾经,揉上马,清肝经;烦躁不安者加掐五指节,清肝经
心烦失眠
•本症多因思虑忧郁、劳倦过度所致。其表现为心中烦躁、懊恼、情绪不宁、失眠、多梦、头晕、头胀、体倦神疲、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按中医辨证分析,主要表现为:
•(1)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肢倦体疲,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苔淡薄,脉细弱。
•(2)阴虚火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散。
•(3)肝郁化火不寐,性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弱而散。
•(4)痰热内扰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
•(5)心胆气虚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脉弦细。
•(6)胃气不和胸闷嗳气,腹中不舒,失眠,口臭嗳腐,大便不爽,苔腻,脉弦滑。
2、治疗及手法受术者仰卧位,闭目,术者以指腹点揉印堂,神庭穴各2分钟,太阳穴1分钟,神门、内关穴各2分钟,均用补法。
(1)肝郁化火点京门、期门,点揉太冲穴,用泻法,掐大敦穴,使出血少许。
(2)痰热内扰点按丰隆穴、内庭穴。掐厉兑穴,使出血少许,用泻法。
(3)阴虚火旺,若揉气海穴、关元穴。点揉太溪、三阴交,用补法。
(4)心脾两虚点揉心俞、膈俞、脾俞,点揉血海、足三里,用泻法。
(5)心胆气虚点百会,用泻法。点揉心俞、膈俞穴,用补法。点按丘墟,用泻法。
(6)胃气不和以振颤手法点中脘、梁门、大横穴。点揉脾俞、胃俞穴,均用泻法
消化不良
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本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如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及生长发育。重症患儿还可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本症除以腹泻为主外,还兼有呕吐、腹痛、肠鸣、大便酸臭等。其病因多为下内伤饮食、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
治疗及手法
2、治疗原则:行气导滞,理气和胃。                         
3、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其侧,以一手中指端指揉膻中、璇玑穴各1分钟。以两手拇指沿肋间隙进行胸部分推法2分钟。然后中、食指自上向下直推胸骨柄50次。再以小鱼际于胸骨柄往返直擦,以温热为度。推按中脘、气海穴1分钟,三指摩神阙穴2分钟,顺时针掌摩全腹3~5分钟,拇指按揉内关、足三里、上巨墟、内庭等穴各1分钟。受术者俯卧位,术者手握拳于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上向下拳推八穴止,反复操作3~5分钟。最后以大鱼际擦脾俞、胃俞及八穴,以透热为度。受术者坐位,术者以双手自下而上地搓两胁肋部3~5分钟而结束治疗。
腹胀
1、概述正常人胃肠道存有气体100到150毫升,如胃肠内存有过量气体而感觉腹部胀满时,称为腹胀。主要症状:上腹及全腹胀满感时,嗳气,肠鸣,排气多,腹痛,餐后加重。
2、治疗及手法治疗原则:行气导滞,理气和胃。
3、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其侧,以一手中指端指揉膻中、璇玑穴各1分钟。以两手拇指沿肋间隙进行胸部分推法2分钟。然后中、食指自上向下直推胸骨柄50次。再以小鱼际于胸骨柄往返直擦,以温热为度。推按中脘、气海穴1分钟,三指摩神阙穴2分钟,顺时针掌摩全腹3~5分钟,拇指按揉内关、足三里、上巨墟、内庭等穴各1分钟。受术者俯卧位,术者手握拳于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上向下拳推八穴止,反复操作3~5分钟。最后以大鱼际擦脾俞、胃俞及八穴,以透热为度。受术者坐位,术者以双手自下而上地搓两胁肋部3~5分钟而结束治疗。
急症
凡是突然发病、意外损害、中毒或慢性病的急性发作等等,需要立刻采取紧急处置的病症,称为急症。
1、高热
       高热是指多种致病原因导致人体体温升高至39摄氏度以上。高热常伴有心悸气促、关节疼痛、胸痛咳嗽等症状,此时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治疗及手法按摩治疗高烧,需先鉴别是否为按摩禁忌症,后禁忌症引起的发烧不可施以按摩,另外,发烧后尽量先送医院治疗,确诊后可施以按摩配合治疗。
治疗手法为:1)按摩可用推、擦、掐、揉等手法,常用穴位有大椎、曲池、合谷、印堂、太阳、风池、风府等穴,或在颈胸、腋下、腹股沟、窝等处用酒精擦浴,使体温下降至正常,以防止病情恶化。 2)取大椎、曲池、尺泽、太冲、涌泉、委中等穴位。手法可用切法、点法、掐法、捏法、揉法、按法、推法、擦法。先切点大椎穴,揉按曲池,掐太冲,捏拿尺泽,掐委中,擦涌泉。手法宜重,以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连治3日如热仍不退,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2、中暑
       中暑是指人在高热或高湿环境中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头昏眼花、出汗口渴、甚至昏倒抽搐等现象。开始可见患者面色潮红,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皮肤湿冷,脉搏细数,逐渐出现神志模糊、呼吸急促、四肢抽搐、血压下降。此刻应速将患者脱离高热环境,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平卧休息,给予淡盐凉开水或清凉饮料,及口服仁丹、十滴水等药物,同时可用按、拿、揉、推等方法治疗。常用穴位有人中、大椎、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太阳、肩井、涌泉等穴,当出现脱水、严重病症时,应采取静脉输液等综合疗法进行抢救。
3、晕厥
       晕厥是指突然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大多由脑一时供血不足引起,也有因脑组织缺氧所致。根据病因,可分为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及其他原因所致晕厥四种。                     
症状可见突然晕倒、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抽搐等,且有一些前驱症状,如头晕眼花、出汗恶心、四肢发麻等,应引起注意。血压、脉搏、心率也可能出现异常,可作其他辅助检查以协助诊断。按摩以掐、按、点、拿、揉等方法施治,常用穴位有人中、内关、十宣、涌泉、承山等穴。病情急重者,应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待其苏醒后,应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以便针对治疗。
4、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和缺氧而引起的突发症候,以阵发性的心前区压挤或疼痛为特点。常于饱餐、疲劳过度、受寒和情绪激动变化时发作。多见胸心后突然发作的挤压性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前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发作时间数分钟,很少超过20分钟,如20分钟以后疼痛仍不缓解,就应该考虑其他的病症。按摩时用按、揉、指推、按摩等方法治疗。常用穴位有心俞、肺俞、膈俞、厥阴俞、内关、神门、足三里等穴。手法宜轻柔,不要重滞,以免症状加重。同时可口含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治疗。症状不缓解者,应迅速转院进一步诊治。
5、休克
1)概述休克是急性的循环功能不全,使全身组织缺氧而产生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皮肤潮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表情淡漠、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从原因分析,有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低血溶量性休克、过敏性及神经性休克。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热毒壅盛,邪气内陷,正气受损,脏腑衰弱,以及心肾两虚或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
2)治疗及手法对于休克的愚者有条件的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急救,并施以按摩急救,手法为:宜醒脑开窍,升阳救逆,调节阴阳。术者掐点人中,涌泉,施以喜鹊搭桥法(以拇、食两指指甲掐于手或足指甲根部两侧的方法称喜鹊搭桥法),点按关元。四肢发凉者,揉按手三阴,点按内关、合谷。烦躁不安者加用提拿足三阴经,点按太冲、足三里。待紧急处置后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处理,休克的按摩治疗在于回阳救逆。用点、按、掐等手法施治,常用穴位有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重症时应同时给予吸氧、静脉输液等对症处理,以防病情恶化而危及患者生命。
6、溺水
溺水是指因为缺乏游泳能力或丧失游泳能力而沉没水中,引起呼吸道堵塞而窒息。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及心跳停止而死亡。溺水者可见面部肿胀、青紫,两眼充血,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发凉,烦躁不安或神志昏迷,并伴有抽搐、腹部膨胀。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应迅速清除口、鼻腔堵塞的泥沙、杂草等污物,并使其俯卧斜坡上,或腹部垫起头处低位,头偏向一侧,把舌头拉出口腔,使水流出。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采用俯式人工呼吸较好。心跳停止者,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术,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对症处理。
7、电击伤
    电击伤指机体组织受到电击后而发生的电休克。一般接触10千伏以下电压的电流者多为电击伤,10千伏以上者多为电灼伤,其损伤程度取决于电流的性质(交流或直流)、强度、电压、接触部位的电阻和时间等。触电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麻痹和心室纤颤,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往往在数分钟内死亡。治疗时应立即使受伤者脱离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绝缘体(木棒、竹竿等)将伤者与电源分开,切勿直接用手触及伤者或用导电体移动电源。呼吸已停止者,应立即作人工呼吸;有心室纤颤或心搏停止时,应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术。对抢救要有耐心,不要过早放弃。伤病情况允许时,可用点、按、掐等手法治疗,常用穴位有人中、内关、曲池、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
 
附篇:
推拿实践操作指导手册
 
 
推拿实践操作(一)  摆动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二)  摩擦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三)  振动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四)  挤压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五)  扣击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六)  运动关节类手法
 
 
推拿实践操作(一)  摆动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熟悉摆动类手法的概念,掌握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峰推法,滚法和揉法的动作要领。
                      一指禅推法
(一)动作要领
沉肩:肩关节放松
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使肘尖于最低点,肘尖距胸壁2厘米,约3个拳头的距离。
悬腕:腕关节自然悬曲,在保持腕关节放松下,尽量使腕关节悬曲90度。
掌虚:手掌部与其余四指放松,自然弯曲。
指实:拇指自然着力,使拇指罗纹面吸定于一点,不可摩擦。            
(二)注意事项
1.起始动作: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盖住拳眼,拇指吸定。
2.力量来源:放松的力
3.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移动:紧推慢移。
 
一指禅偏峰推法
 
(一)动作要领
医生掌指部自然伸直,拇指内收,以拇指桡侧偏锋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放松,然后,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反复摆动和拇指的掌指关节或拇指的指骨关节的屈伸活动,使用所产生的功力作用于治疗部位。
(二)注意事项
腕关节要放松,不可有向下按压的动作。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2.动作要轻快、平稳而有节奏感。
 3.着力点要吸定,不可有来回的摩擦运动。
 4.频率为每分钟160次左右。
 5.腕关节不可作主动外展摆动。
 
 
                        
(一)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略前屈外展,使肘部与胸壁相隔一虎口距离。
肘关节屈曲,约130-150度
腕关节放松,伸屈的幅度控制在120度,腕关节屈约80度,伸约40度。
(二)注意事项
起始动作:手指自然弯曲如握空杯状,置于沙袋上。
站姿:前丁后八
方向:前后左右斜45度
频率:120-160次每分钟
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
操作时手法的加力来自:1)上身前倾所增加的力。
2)伸直肘关节增加手法的压力
 
(一)动作要领
    1.所施压力要小。《厘正按摩要术》“揉以和之……是从摩法生出者”。
    2.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性。
    3.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4.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而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二)注意事项:
揉法应吸定于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能在体表上有摩擦运动。操作时向下的压力不可太大。
 
 
推拿实践操作(二)  摩擦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摩法、擦法、推法的动作技巧及三者在操作上的异同点操作注意事项。
 
 
                       摩法
(一)动作要领
      1.肩臂部放松,肘关节屈曲约40~60度左右。
      2.指摩法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法时则腕部要放松。
      3.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一般指摩法宜稍轻快,掌摩法宜稍重缓。《厘正按昆要术》:“摩法较推则从轻,较运则从重。”
      4.要根据病情的虚实来决定手法的摩动方向。临床一般以环摩应用较多,直摩还用相对较少。就环摩而言,传统以“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故虚证宜顺时针方向摩动实证宜逆时针方向摩动。
(二) 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摩动的速度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压力不宜过轻,也不宜过重。《圣济总录》:“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取之”。
揉法和摩法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指掌吸定一个部位,带动皮下组织运动,和体表没有摩擦动作;摩法则着力较轻,操作时指掌在体表作环旋摩擦,不带动皮下组织。不过在临床应用时,两者可以结合起来操作,揉中兼摩,摩中兼揉。揉法刺激轻柔,为加强刺激,临床上常和按法结合使用而成按揉法。
 
                           擦法
(一)动作要领
    1.肩关节宜放松,肘关节宜自然下垂并内收。
    2.操作时,着力部分要紧贴体表,压力要适度,须直线往返运行,往返的距离多数情况下应尽力拉长,而且动作要连续不断,有如拉锯状。
    3.指擦法时应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为动力源,擦动的往返距离宜小,属擦法中的特例。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及小鱼际擦法均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为动力源,擦动的往返距离宜大。
透热为度。
(二)注意事项
    1.压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擦法操作时,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易擦破皮肤;如压力过小,则不易生热。
    2.擦动时运行的线路不可歪斜。如忽左忽右,滑来滑去则不易生热。
    3.不可擦破皮肤。擦法除要掌握好手法动作要领,以免擦破皮肤肤,为保护皮肤可使用润滑油,红花油等,既可保护皮肤,防止破皮,又可使擦的热度深透,提高手法效应。
    4.擦法操作完毕,不可再于所擦之处使用其它手法,以免造成破皮。
不可隔衣操作,须暴露施术部位皮肤。
 
推法
 
(一)动作要领
1.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
2.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
3.单向直线推进,
4.拳,肘推法宜顺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5.拇指端推法与拇指平推法推动的距离宜短,属推法中特例。 其它种推法则推动的距离宜长。
 (二) 注意事项
    1.推进的速度不可过快,压力不可过重或过轻。
    2.不可推破皮肤。为防止推破皮肤,可使用冬青膏,滑石粉及红花油等润滑。
不可歪曲斜
 
 
搓法
(一)动作要领
 1.操作时动作要协调连贯,搓法含有擦、揉,摩,推等多种成分。
 2.搓动的速度应快,而上下移动的速度宜慢。
 3.夹搓法双手用力要对称。
(二)注意事项
施力不可过重。夹搓时如夹的太紧或推搓时下压力过大,会造成手法呆滞。
 
 
 
     推拿实践操作(三)  振动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抖法和振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技巧。.
 
                           抖法
(一)动作要领
  1.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并应使肌肉处于最佳松弛状态。
  2.抖动所产生的抖动波应从肢体的远端传向近端。
  3.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一般抖动幅度控制在2~3cm以内;上肢部抖动频率在每分钟250次左右,下肢部抖动频率宜稍慢,一般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
  4.抖腰法属于复合手法,要以拔伸牵引和较大幅度的短阵性抖动相结合,使受术者腰部放松后再行抖动,要掌握好发力时机。
(二)注意事项
    1.操作时不可屏气。
    2.受术者肩,肘,腕有习惯性脱位者禁用。
受术者腰部疼痛较重,活动受限,肌肉不能放松者禁用。
 
                        振法
(一)动作要领
    1.前臂与手部必须静止性用力。所谓静止性用力,即是将前臂与手部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
    2.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掌指部。古有“意气相随”。“以意领气”之说,所以一般认为振法属内功流派手法,它是靠意念和静止力的结合完成的,无外在表现。
    3.要有较高的振动频率。振法由于手臂部肌肉的静止性用力,所以手部容易产生不自主的细微的运动,这种细微的运动就形成了振动波,与工厂的机器在运行时所发出的振动相类似。一般认为,振法的振频率较高,大约在每分钟600~800次左右。
    4.以掌指部自然压力为准,不要施加额外压力。
(二)注意事项  
操作时手臂部不要有主动运动,即除手臂部静止性用力外,不能故意摆动或颤动,也不要向受术部位施加压力。振法易使操作者术后感到疲乏,应注意自身保护。
 
 
     推拿实践操作(四)  挤压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重点掌握按法、压法和拿法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掌握按法和压法的区别。
 
(一)动作要领
1.指按法宜悬腕。当腕关节悬屈40~60度时,拇指易于发九余四指也容易支撑助力。
2.掌按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当肩关节成为支点后,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很容易通过上,前臂传到手掌部,使操作者不易疲劳,用力又沉稳着实。如将肘关节作为支点,则须上、前臂用力,既容易使操作者疲乏,力度又难以控制。
3.按压的用力方向多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4.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肌体组深部。
5.要有缓慢的节奏性。
(二)注意事项
1.指按法接触面积较小,刺激较强,常在按后施以揉法,有按一揉三之说,即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予揉的连续手法操作。
2.不可突施暴力。无论指按法还是掌按法,其用力原则:均是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手法操作忌突发突止,暴起暴落,同时一定要掌握好患者的骨质情况,诊断必须明确,以避免造成骨折。
 
 
压法
(一).动作要领
    1.指压法与掌压法的手法形态与准备动作同指按法与掌按法。
    2.肘压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操作时可以巧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使操作者不易疲惫。肘压的力量,以受术者能忍受为度。
    3.要持续用力。持续施力是压法区别于按法的根本点。压法与按法从手法动作来看,无严格的区分标准,故有将按法称为压法者,有的甚至将两者统称为按压法。但一般认为按法动作偏动,带有缓慢的节奏性,而压法动作偏静,压而不动。
    4.用力须由轻而重,结束时再由重而轻。肘压法因刺激较强,可间歇性施用。用力的方向一般多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
(二)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不可突施暴力,以免造成骨折。
  2.肘压法在结束操作时,要逐渐减力,注意不可突然终止压力。
 
 
拿法
(一)动作要领
    1.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的指面着力,不能用指端内扣。
2.捏提中宜含有揉动之力,实则拿法为一复合手法,含有捏,提,揉这三种成分。 
  3.腕部要放松,使动作柔和灵活,连绵不断,且富有节奏感。
(二)注意事项     
拿法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不可死板僵硬。初习者不可用力久拿,以防伤及腕部与手指的屈肌肌腱及腱鞘。
 
 
    推拿实践操作(五)  扣击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拍法和击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注意事项。
 
拍法
(一)动作要领
      1.拍击时动作要平稳,要使整个掌,指周边同时接触体表,声音清脆而无疼痛。
2.腕部要放松。上下挥臂时,力量通过放松了的腕关节传递到掌部,使刚劲化为柔和。
      3.直接接触皮肤拍打时,以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
(二)注意事项
  1.拍击时力量不可有所偏移,否则易拍击皮肤而疼痛。
 2.要掌握好适应症,对结核,肿瘤,冠心病禁用拍法。
 
                       击法
 
(一)动作要领
      1.击打时用力要稳,要含力蓄劲,收发自如。
      2.击打时要有反弹感,当一触及受术部位后即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拉。
      3.击打动作要连续而有节奏,快慢要适中。
      4.击打的力量要适中,应因人。因病而异。
(二)注意事项
      1.应避免暴力击打。
      2.须严格掌握各种击法的适用部位和适应症。
 
    推拿实践操作(六)  运动关节类手法
通过本类手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扳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
 
扳法
(一)动作要领
      1.要顺应,符合关节的生理功能。各关节的构成要素虽然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其生理功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把握好各关节的结构特征。活动范围,活动方向及其特点,宜顺应。符合各关节的各自运动规律来实施扳法操作。   
    2.操作时要分阶段进行。扳法操作第一步是使关节放松,可使关节做小范围活动或结合摇法而使关节逐渐放松。松弛;第二步是将关节极度地伸展或屈曲,旋转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实施第三步的扳法。
    3.扳法所施之力须为“巧力寸劲”。扳法在扳动时所施之力,一为“巧力”,二为“寸劲”,故名为“巧力寸劲”。所谓“巧力”即指手法的技巧力,是与蛮力,浊力而言,须经长期的习练和临床实践才能获得;所谓“寸劲”指短促之力。即所施之力比较快速,能够充分的控制扳动幅度,作用越快,消失的也快,做到中病即止。
      4.扳动发力的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如发力时机过早,关节还有松弛的运动余地,则未尽其法;如发力时机过迟,关节在极度伸展或屈曲,旋转的状态下停留时间过长,易使松弛的关节变得紧张,而不易操作。若用力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用力过大,则易导致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1.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超越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的扳动,容易使关节自身及附着于关节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对于脊柱而言,属半关节性连接,其中椎管内有脊髓,马尾及神经根组织。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于颈,胸部做扳法时,尤其应加以注意,决不可逾越其生理活动范围。
      2.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所谓粗暴用力,是指操作时手法粗糙,无准备动作,不分操作过程的阶段性,入手即扳,且扳动时所施力量不知大小,不能有效控制。所谓蛮力,是指所施扳法力量有余而灵巧不足,能发而不能收,呆板笨拙。简而言之,施用暴力和蛮力,是不得手法要领。未掌握手法的技巧力,不懂“巧力寸劲”之故。其后果轻则患者不适,重则造成损伤,而发生推拿医疗事故。
      3.不可强求关节弹响。在颈。胸及腰部施用扳法,操作过程中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是关节弹跳或因扭转摩擦所发出的声音,一般认为是关节复位,手法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未能出现这种响声,也不宜过于追求。若反复扳动,易使关节紧张度增大,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4.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5.老年人伴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于骨关节结核,骨肿瘤患者禁用扳法。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62]
我的日志[2]
学习传真[8]
网络传真[13]
推拿按摩[39]